小編導讀

脂肪肝是指肝內脂肪沉積過多的病證。高脂血症是指各種原因導致的血漿中膽固醇和/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的一類疾病。二者皆是現今臨牀常見的疾病,嚴重威脅着人們的健康。治療這兩種疾病,應該這樣用藥。


獨特用藥

治療脂肪肝、高脂血症的常用藥物有:

①瀉利清下類:大黃、草決明、茵陳、澤瀉、番瀉葉;

②祛痰化濁類:山楂、荷葉、葛根、瓜蔞、昆布、海藻、薤白;

③化瘀瀉濁類:丹蔘、鬱金、三七、蒲黃、水蛭;

④補益輕身類:黃精、女貞子、炙首烏、生地黃、枸杞子、玉竹、雞血藤、黃芪、黨蔘、絞股藍等。


我以健脾補腎養肝、祛痰化瘀降濁爲法。組方用藥方面,我將傳統減肥降脂藥分爲上、中、下三品。下品以瀉利清下類藥物爲主;中品以活血化瘀、祛痰化濁類藥物爲主;上品以輕身益氣、滋陰生精類藥物爲主。

現今治療脂肪肝、高脂血症的常用藥物多爲中、下之品,而其中又以下品者居多。似乎是爲了追求速效,而選擇此類藥力峻猛者。如是治法,乃業醫者只見病而不見人,只見標而不見本,只治標而反傷本。更有以此謀利之輩,見利忘義之心時時可見。所以時常可見廣告語“月減多少多少斤體重,無效退款”云云。至於用藥者正氣是否戕傷,肝腎功能是否損害,腸道黏膜是否黑變,皆不在考慮之中。

 

有鑑於此,我們在論治脂肪肝、高脂血症之時,更注重在整體觀念上的辨證施治。遣方用藥多以上品爲主,取其輕身益氣、滋陰生精的功能以治本。現代研究證明,此類藥有很好的調節血脂、降脂減肥作用。但是此類藥物在發揮療效之時,大多有膩膈厭食,或腹瀉滑腸的副作用。而我認爲針對不同的疾病和病機,此類藥物的這一類副作用,如果運用恰當,這些所謂的副作用可以恰到好處的成爲第二個、第三個治療作用。如膩膈的副作用,恰好可治療脂肪肝、高脂血症這一類患者大多都有的食慾亢進的病證,其療效不遜於西藥芬氟拉明、二甲雙胍等藥物抑制食慾的作用。而滑腸反應,對這一類患者的腹脹、便祕等症狀也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如果患者不便祕或本有輕度腹瀉,多可在處方中酌加山藥固脾、五味斂腸,可保無虞。更何況這一類補益藥物滋膩滑腸作用,本身對人亦無損傷,與瀉利攻下類藥物的通腑瀉下作用完全不同。

這一類藥物常用者有黃精、女貞子、炙首烏、生地黃、枸杞子、靈芝、玉竹等。例如,黃精甘平,補氣益陰,“寬中益氣,使五臟調和”(《本經逢原》),“爲滋膩之品,久服令人不飢”(《本經便讀》)。靈芝甘平,有補益強壯輕身之功,又可祛痰濁,平喘咳,“療虛勞”(《本草綱目》),“保神,益精氣”(《神農本草經》)。我以此類上品作爲主要藥物治療脂肪肝、高脂血症,在培補精氣中,達到治療的目的,患者在降脂、減肥、治療脂肪肝的過程中,精力日益充沛,體質更加健康。

讀醫論醫話,益臨牀——



祛除病因重預防

對本病的預防,還應祛除病因,調整飲食結構,調理情志,加強運動。

01
祛除病因

例如酒精性脂肪肝主要是戒酒,並給予足量蛋白質飲食。肥胖病與肝炎後肥胖症、糖尿病等要減肥。

02
調整飲食結構

飲食以清淡、高維生素食物爲主,肥胖者應限制熱量,減輕體重;酒精性脂肪肝則應戒酒,進低糖及含不飽和脂肪酸食物爲主;營養不良性脂肪肝應合理給予高蛋白食物。

03
適當運動和心理調適

每天堅持體育鍛煉,心情開朗,不暴怒,少氣惱,注意勞逸結合等也是相當重要的。

 


病案舉例

重度脂肪肝、高脂血症案

王某,男,48歲,企業幹部。患者平素飲食不節,嗜食肥甘厚味,形體肥胖,10年前出現脂肪肝,多處求醫,療效不顯,1周前於門診化驗甘油三酯12.1mmol/L,總膽固醇9.8mmol/L,全血黏度增高。腹部彩超提示重度脂肪肝。爲進一步治療而求診於中醫,來診時患者肥胖,食慾旺盛,嗜酒,多食易飢,時有腹脹,右脅部不適,口苦,倦息乏力,大便略溏,舌淡紫胖大,舌苔白膩,脈沉滑。

診斷:重度脂肪肝,高脂血症,肥胖病。

辨證:氣陰兩虛,兼夾痰瘀脂濁。

治法:輕身益氣,滋陰生精,祛脂化濁。

方藥:黃精30g,靈芝20g,首烏15g,生地黃20g,玉竹15g,葛根15g,水蛭6g,膽南星6g,焦山楂30g,山藥3g,柴胡6g,丹蔘15g,紅花10g。每日1劑,水煎服。囑清淡飲食,加強運動。


1個月後複診:化驗甘油三酯7.6mmol/L,總膽固醇7.8mmol/L,體力明顯好轉,口乾渴亦不甚明顯,大便次數減少,但食慾仍然比較亢進,多食而易飢。上方改黃精40g。

2個月後三診:化驗甘油三酯5.8mmol/L,總膽固醇5.8mmol/L,腹部彩超提示輕度脂肪肝。自覺身體輕快許多,體力增強,飢餓感明顯緩解,胃脘時覺飽脹。

以前方爲基礎,加減治療3個月後臨牀症狀緩解,而且體重也下降了5kg。化驗甘油三酯2.5mmol/L,總膽固醇4.2mmol/L,腹部彩超提示輕度脂肪肝。繼以“祛脂化瘀丸”口服鞏固治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