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公衆號:國家人文歷史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在勇猛無敵的呂布出陣欲戰時,《三國演義》將其描繪爲“頭戴三叉束髮紫金冠,體掛西川紅棉百花袍,身披獸面吞頭連環鎧,腰繫勒甲玲瓏獅蠻帶;弓箭隨身,手持畫戟,坐下嘶風赤兔馬”,一股英霸之氣躍然紙上。

你可能以爲,《三國演義》中霸氣十足的呂布應當和電影《斯巴達三百勇士》中的斯巴達戰士一樣,有着線條清晰的發達肌肉,那閃耀着的八塊腹肌,甚至能使腹鎧反射的金光都黯然失色。不過,中國古代歷代畫師對戰將的描繪可能會令你大失所望:在他們的作品裏,從漢代的淮陰侯韓信到《水滸傳》中的豹子頭林沖,看起來都有些“大腹便便”。

“武聖”關羽像,鼓出的腹部清晰可見

有趣的是,在我們的印象裏,好萊塢電影裏的施瓦辛格、史泰龍和巨石強森這類肌肉硬漢似乎纔是男性審美和勇猛戰力的代表,那麼,爲何中國古代名將都是“將軍肚”而沒有八塊腹肌呢?

《斯巴達300勇士》中的斯巴達王列奧尼達斯,腹肌線條清晰可見

從雅典城到好萊塢:

肌肉型男簡史

爲什麼好萊塢電影會有“肌肉型男”的審美?我們又是如何接受這種“肌肉型男”的審美呢?

米隆:《擲鐵餅者》,公元前5世紀

在西方,對人體肌肉線條的偏愛早在古希臘就已開始。例如,公元前5世紀希臘雕塑家米隆的作品《擲鐵餅者》,就通過對肌肉線條和身體動感的描繪,將古希臘人的青春力量和健美體魄表現了出來。從米隆的作品來看,古希臘藝術對身體線條的描繪已近大成,這是繼承傳統希臘藝術的結果:希臘藝術在首創時就偏愛幾何圖形,在公元前7世紀左右的古風時代就廣泛吸取了世界各地的數學知識,希望在數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藝術設計。

爲了更好地展現人體,古希臘藝術家一方面通過解剖學不斷地研究人體本身,另一方面則引入黃金比例,打造理想中的人體形象。總體而言,古希臘雕塑對人體的創作也是理想主義的,它的實質是利用科學測量、分析試驗來刻畫數學模型般的完美人體,以達到審美上的和諧。古希臘的藝術創作受到了古希臘哲學(特別是柏拉圖主義和畢達哥拉斯學派)影響,可以說,正是古希臘哲學家對理想世界、宇宙規律和數理幾何的思考,催生了藝術上的完美人體,激發了古希臘人對肌肉線條的喜愛。

波呂克里特:《執矛者》,公元前5世紀

不過,對人體肌肉線條的強調不僅是古希臘哲學理念和藝術思想的產物,還是古希臘人社會生活的直接體現。衆所周知,古希臘還是奧林匹克運動發源地,這裏有着源遠流長的健身文化,體育競技既是一種向神祭祀的方式,又是一種獨特的社交方式,可以在和平年代幫助城邦和個人賺取聲望。

在古希臘城邦繁榮發展的過程中,不僅出現了賽跑、鐵餅、標槍、跳遠、拳擊等運動,還出現了體育場(Stadion)、賽馬場(Hippodrome)和摔跤場(Palestra)等多種運動場所。現代英語中的健身房一詞(Gym),就來源於古希臘語中的訓練場(Κυνοσαργε?),原意爲“赤裸地進行體能訓練的地方”,可見古希臘人在體育訓練時有赤裸着展示身體的傳統,這也難怪他們會仔細欣賞並且刻意塑造完美的肌肉線條了。

龐貝古城的摔跤場(Palestra),公元75年

此後,隨着健身運動的發展,古希臘人開始把擁有健美身材的人奉爲偶像與楷模,健美之人被頌爲英雄,其地位與天上的神明無異。當代藝術家漢密爾頓(Richard Hamilton)乾脆認爲,古希臘最完美的神赫爾墨斯(?ρμ??)就是古希臘藝術家通過觀察正在訓練的運動員雕刻出來的。

還有研究表明,柏拉圖本人也是體育運動的愛好者,他不僅喜歡舞蹈和摔跤,還大力推行體育教育,認爲它與知識教育同等重要。因此,柏拉圖與其思想追隨者在雅典城聚會的地點Akadēmíā就是一處可以鍛鍊肌肉的體育訓練場,後來這個詞則乾脆演變成了Academy,泛指如大學、研究院、學會等高等教育機構或組織,可見體育運動與健美文化在古希臘的地位。

雖然在後來的中世紀,重視靈魂拯救的基督教教義一度將身體看作邪惡腐朽,使得健身文化消失,但文藝復興和啓蒙運動則重拾了西方人對古希臘健身文化的興趣。英國哲人兼教育家約翰·洛克在其著作《教育漫話》(Some Thoughts Concerning Education)中曾反覆強調擊劍、拳擊和舞蹈等對教育的重要性,德國哲人尼采則希望德國人不僅成爲精神上的古希臘人,還能夠身體強健,成爲身體上的古希臘人。

曾經的古希臘人對肌肉線條的熱愛並沒有隨着西方文明的嬗變而慢慢消失,反而在西方世界得到了很好的繼承,20世紀好萊塢電影中那些一身腱子肉拳打四方的斯坦森們,便是西方傳統肌肉審美得以延續的產物。

傑森·斯坦森,好萊塢著名影星,曾出演《速度與激情》

與西方人不同,中國人並沒有欣賞肌肉的歷史傳統。曾幾何時,80年代所流行的型男還是唐國強、蔡國慶和蘇有朋這類“奶油小生”。

“奶油小生”唐國強

直到日本影星高倉健主演的《追捕》在大陸公映,剛毅勇敢的男性才靠“進口”登上審美的歷史舞臺。

日本影星高倉健及其主演的《追捕》

風水輪流轉,到了今天,00後爲之瘋狂的各種“哥哥”,也和肌肉男形象相距甚遠,足見肌肉審美很難在中國紮根。

總而言之,當我們問“爲何中國古代名將都是將軍肚,而沒有八塊腹肌”時,潛意識裏,已經將“八塊腹肌”與理想的男性形象劃了等號。但實際上,“八塊腹肌”是地地道道的“舶來品”,它根植於古希臘文化,又通過西方影視作品等影響了一代人。

不過,即使中國人民並不崇拜肌肉,我國古代畫師爲什麼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把武將都畫得大腹便便呢?“將軍肚”的形象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從兵馬俑到水滸圖:

大肚型男簡史

與古希臘雕塑不同,中國歷史時期的早期人體雕塑——兵馬俑,更加註重刻畫現實條件下的人體形象。秦漢以前,中國古代大人物的喪葬往往需要活人人殉或人祭。秦漢以後,這種喪葬風俗被強行壓制,木俑和陶俑隨之興起,以替代活人殉葬。

“千人千面”兵馬俑

古人講究“事死如事生”,在墓葬中,隨葬的人俑則多模仿活人在現實中的生活情態。兵馬俑作爲秦漢隨葬人俑的巔峯和典範,在模仿現實方面亦不遑多讓:秦兵馬俑“千人千面”的特色便是秦俑造像模仿現實生活的明證。

高級軍吏俑,秦始皇帝陵博物館藏,公元前3世紀

有趣的是,秦始皇兵馬俑羣有一個神奇的規律:地位越高的兵俑,肚子越大。兵馬俑的衣服是上片押着下片,但是到了高級軍官的將軍俑,由於肚子變大,衣服的上片已經押不住下片了,“將軍肚”的說法也就由此而來。那麼,武力值高的人爲什麼會肚子大?也是和今天人們的“啤酒肚”一樣,是喝酒造成的嗎?

在湖北雲夢睡虎地發現的秦代簡牘中,考古學家發現了有關秦兵在戰前戰後大量飲酒的記載。這也好理解:酒可以緩解戰士的恐懼,使得秦軍的作戰更加勇武;作戰後倘若倖存,由於秦人採取按軍功受爵的制度,飲酒慶功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飲酒並不只是秦人的習俗,古今中外的士兵都有類似的習慣,更重要的是,秦將的“將軍肚”,難道不會影響他們的戰鬥力嗎?

在格鬥競技的實戰中,人體在格鬥中所發揮的力量與最大肌肉量相關,這也就意味着,在體脂率相同的情況下,體重越高的個體,肌肉量越多,力量也就越大,戰鬥力也就越強。因此,在體脂率出入不大的情況下,大體重在近戰格鬥中往往意味着“降維打擊”,這也是大多數格鬥競技爲保持公平,要分爲輕量級、中量級和重量級的原因。例如,由於人體肌肉的增加程度有限,日本相撲選手甚至會刻意增肥來增加體重,以獲取優勢。

與日本相撲選手類似,中國古代將軍的腹部並非是完全由懶惰享樂的脂肪而堆成的“啤酒肚”,而是包裹着厚厚肌肉的“將軍肚”。在古代戰爭中,軍隊長途行軍對戰將和士兵都是巨大的考驗,這意味着軍士必須有一定量的脂肪儲備,否則體力續航很成問題。

《水滸傳》畫像中的大刀關勝有清晰可見的“將軍肚”

戰國時期魏國名將吳起所訓練的精英士兵魏武卒,曾多次大破秦軍這種“虎狼之師”,而在出戰時,魏武卒需要“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意思是,魏武卒每當出戰行軍時要披上三層重甲,滿弓拉力達到十二石的弩,手持長戟,腰懸鐵劍,背五十隻弩矢,帶三天糧食,半天急行軍一百里。這種級別的負重行軍,沒有大量脂肪作爲能量儲備,是難以想象的。

與魏武卒相似,中國古代戰將因爲長期騎馬,不僅需要足夠的腰腹力量承受鎧甲和武器的重量,還需要有一定的脂肪儲備以應對長途行軍的消耗。因此,《後漢書》在提到漢代名將班超時,將其描述爲“燕頷虎頸,飛而食肉,此萬里候相也”,大意是說班超脖子粗得像老虎,就暗指其身材魁梧,英偉不凡。實際上,與“燕頷虎頸”相似,“虎背熊腰”“五大三粗”(本爲褒義詞,“五大”指手大、腳大、耳大、肩寬、臀肥;“三粗”指腰粗、腿粗、脖頸粗)、“牛高馬大”“腰闊十圍”等,都是古代軍士理想的身材標準。考慮到行軍打仗和近戰格鬥的實用性,這種身材雖然與“八塊腹肌”相距甚遠,卻是中國古代畫師描繪武將形象的“模板”。

“世界上最強壯的男人” Martin Licis,

體重350磅(約160公斤),“燕頷虎頸”的典型代表

在南宋劉松年的《中興四將圖》中,猛將岳飛就是經典的大肚形象。

《中興四將圖》,(南宋)劉松年

不唯如此,這種武將“模板”還遠隔重洋,影響到了東瀛等地。例如,在日本浮世繪版的《水滸畫譜》中,“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同樣也是挺着大肚腩的經典形象。

(日)歌川國芳:《水滸畫譜》,清

“豹子頭”林沖的大肚腩清晰可見

中國古代武將的“將軍肚”,雖然與今天的“啤酒肚”看起來相似,但卻是典型的“脂包肌”,是戰鬥力量性和持久性的代表。對這些將軍而言,從實戰上看,訓練肌肉線條是毫無性價比的行爲,而提高體重卻有益於增強戰鬥力;從社會風氣上看,中國古代也缺乏古希臘社會般偏愛肌肉線條的審美文化。

因此,由於實戰考慮和審美習慣,中國古代的武將形象不可能是“八塊腹肌”,而是“大腹便便”了。所謂“宰相肚裏能撐船”,古人誠不我欺。

李曦 本文來源:叨叨歷史 責任編輯:李曦_NN258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