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睡晚起到底

行不行?

不知從何時起,年輕人早睡成了不可能完成的目標,熬夜卻是家常便飯。

有人認爲超過11點睡覺就算熬夜;而有的人則認爲,只要保證睡眠時間充足,即使晚睡也不算熬夜。

那麼請問:“如果每天凌晨2點入睡,上午10點起牀,這算不算熬夜呢?”

不算。

怎樣纔算熬夜

睡眠規律和時長

由於個體差異,熬夜並沒有標準的定義,但目前有兩個公認的影響睡眠的因素,分別是睡眠規律和睡眠時長。

簡單的解釋這兩個因素就是平時幾點睡、幾點起和到底能不能睡飽。也就是說,破壞了睡眠規律和睡眠時長才是熬夜。長時間的晚睡晚起,並保持睡眠時間足夠的情況是不算熬夜的。

看到這兒,有人高興了,那我連續半個月都是晚睡晚起,我是不是也能保持不錯的睡眠呢。

理論上講,是的。

但是,請問問自己是不是能夠堅持晚睡晚起,每天是不是真的睡夠了?

授時因子

持續性的晚睡晚起不算熬夜這一結論是建立在“不考慮任何先天和外界因素”的條件下成立的,是一個理想狀態。這裏我們要提出一個新的知識點:授時因子(爲了便於後續理解,我們將它簡單理解爲“外界因素”)

“授時因子”是一種來自外界環境的信號,它能夠將生物體內的晝夜節律與外部的 24 小時或者 12 個月週期進行同步化。

常見的外界因素包括有光線、溫度、社交活動以及藥物的調節等環境信號的改變,這些都會對人的晝夜節律產生影響。

也就是說,由於某些外界因素干擾體內生物鐘,強迫我們成爲一個正常作息的人,這個“強迫”就使晚睡晚起的身體受到了傷害。

舉例:如果你每天凌晨2點入睡,上午10點起牀,但有一天你忘記拉窗簾,早上8點的太陽讓你清醒。這時的你不能保證睡眠時長就算熬夜啦。

總結

綜上所述,持續性的晚睡晚起理論上沒問題,只要保持規律和睡眠時間足夠,早睡早起和晚睡晚起是一樣的。但要做到真正的晚睡晚起要比早睡早起難多了。別的不說,就光線這一點就很難克服。

儘可能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是最最最簡單的健康睡眠方式!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科普山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