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讀:社區產品是市面上數量最多的產品之一,它滿足了用戶被尊重和自我實現的精神需求,因此很受歡迎。本文將從四個方面對社區產品設計進行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本文可以相當程度上解決如下問題:

  1. 社區、社交、內容、問答、討論,這些名詞的異同是什麼?
  2. 一個社區產品的運作機制是什麼,需要對哪些元素進行設計?
  3. 如何在龐大的社區概念中,梳理用戶需求,並找到可落地的MVP模式?

一、「社區」產品的概念

社區是我非常喜歡的產品形態,相信很多人也一樣。

其原因是:社區滿足了我們生活中大部分馬斯洛高階需求,比如被尊重和自我實現等。

很多人在知乎解惑,在天涯感嘆人生,在虎撲認識了一堆家人。一個社區,就是一個身份,也是一段人生。社區讓我們從一些共同點開始,不斷髮現新朋友,彼此熟悉,在共同的興趣和方向上共同進步。

但一個好社區的搭建並不容易,社區並不是燒錢就能做起來的。

社區的興衰往往壯烈,比如百度帝吧寸草不生的出征,再比如即刻轟轟烈烈的封禁歸來,社區氛圍和文化重於一切,又捉摸不透。因爲這本身就是人之間社交發生化學反應的產物,而人的複雜和善變無須多言。

所以爲了分析清楚社區,我們必須先認知社區。不妨從社區和社區相關概念聊起,釐清社區、社交、內容、社羣等強關聯概念之間的關係。

社區和社交有什麼異同?

社區更強調場,社交更強調關係。舉例看下這句話,我今天的社交活動是和鄰居一起去參加鄰里社區的活動。

社交軟件側重沉澱的是關係,社區和內容爲輔(微信的公衆號和朋友圈)。

人之間的關係要想穩固,需要更多維度的瞭解和接觸,從一個類短信產品,到支持紅包、表情、視頻和語音,社交軟件能夠支撐的維度越來越多,但並沒有人能夠指望新的聊天模式能夠顛覆微信,因爲大家普遍認可微信贏在沉澱了熟人關係。

沉澱了用戶什麼樣的關係,有多複雜和穩固?這就是社交產品的衡量維度。

而社區產品,講究的是用戶粘性,而吸引用戶留存的,往往是社區的氛圍和文化。氛圍和文化來自於沉澱,沉澱需要環境和場地,最後就落到了社區。社交是用戶主導,要有私密性,而社區是環境主導,要開放包容。所以朋友圈雖然是社區形態,但因爲其私密性,更應被定爲社交產品的附屬功能。

社交圖個深刻,社區圖個熱鬧。

社區量級如何決定?

基本原則是:共同點,可以是經歷、看法、愛好、興趣或者是身份。越有相似深刻經歷的羣體,越容易走入同一社區。

比如老鄉(共同文化),進一步老鄉+校友(共同文化和成長環境),進一步老鄉+校友+遊戲愛好者就更強烈深刻了。但並不是越深刻越好,越深刻意味着羣體越垂直,量級越小。

對於社區來說,就會造成頭部用戶集中的情況。頭部用戶越集中,就會產生馬太效應,整個規模起不來,會走向小衆(小衆其實也並不是什麼問題,社區用戶的價值更重要)。

社區和內容有什麼關聯?

社交的沉澱產物是關係鏈,社區的沉澱產物往往是內容。

剛纔講到,社區需要沉澱文化和氛圍,這些表現出來就是B站的彈幕、虎撲的亮評論、知乎的瀉藥文化等。這些信息要流通和沉澱,產品必須提供廣播、評論等功能,久而久之,社區和內容就彼此促進了,所以大部分內容產品,是很好社區化的。

除了內容,商品交易平臺也是很好社區化的,因爲商品的背後其實是某種需求和愛好,這可以作爲社區的基點,比如閒魚社區、淘寶店家的私域羣就是很好的例子。

社區和社羣有什麼關係?

人們在社區討論,有了認可之後出現了社交訴求。而社交的結果就是形成關係,關係聚類就成了社羣,所以社羣還是和社交一樣,更強調關係而非場地。

更進一步說,社區沉澱的關係,幫社羣用戶找到了一樣的價值觀和目標,讓他們產生了歸屬感,在社區認識新朋友,在社羣維護老朋友。

社羣更像是社區和社交的綜合體,比如在即刻離開的那段日子,即刻就是用無數個微信羣(分地區、分話題)來把老用戶沉澱在社羣之中。

這些微信羣除了小範圍討論會增加噪音之外,羣主和管理仍然會組織話題討論和線下活動,從業務模式上,和即刻如出一轍。

問答、討論和社區有什麼關係?

問答和討論是社區的二級概念,問答和討論只是社區信息組織的一種方式。

比如小紅書作爲圖片社區,信息組織方式是:圖文、視頻加評論區。

比如知乎作爲主打問答的社區,信息組織方式是:問題、答案、認同推薦。

比如虎撲作爲論壇討論社區,信息組織方式是:帖子、回覆、亮評。

是問答還是討論,是從社區內容和角色需求出發,形成的一種表現形式而已,最後殊途同歸,社區都會不斷豐富自己的信息組織形式,從而包容更多人。

比如知乎的近兩年新增的想法板塊:不再基於問答,而是基於類朋友圈的用戶動態組織信息。一開始的問答版知乎更像是一個工具,用戶的心智是在這裏提問能得到回答。隨着互動變多、問題飽和、話題延展,大家探討的問題越來越廣了,僅限於一個問題,已經無法滿足大家的交流需求了。所以文章、想法等更加豐富的載體出現了,生產者的形象和表達形式更加豐富具體了。

所以問答僅僅是一種組織方式,也可能會成爲一個工具產品(在行、分答、百度知道),但同時其實是切入到社區的一個很好的方式。

二、構建「社區」產品

釐清了概念,接下來聊聊我理想的社區和如何從產品側構建。

理解社區的關鍵,就是理解它的業務模式:

人和人基於某個信息(內容、商品…)進行交互(討論、交易…),不斷拓信息的深度廣度。

所以核心就是要理解這個人蔘與、以信息爲中心的交互過程,而社區的信息流通過程是:

一部分人發聲,經過傳播後,被聽見、附和、回應,不斷髮酵。

所以這裏面的幾個關鍵環節是:

  1. 誰發聲
  2. 發什麼聲
  3. 如何傳播
  4. 被誰聽見
  5. 誰來附和
  6. 誰來回應
  7. 如何發酵

產品支撐好這些環節,一個社區的場就形成了,功能就具備了。具體怎麼做,拿一個案例來說:

比如,假設超級保險師APP有100萬保險代理人(賣保險的)用戶,想給這些人做一個社區,該如何操作?

在基點上,要確保這個羣體裏面,有一部分人願意發聲(無論是出於利益還是自我滿足,有就行,而具體發聲內容是什麼,可以落地再分析),有一部分人願意附和,有一部分人願意傾聽。

首先第一步,要解決誰發聲的問題。

對於這100萬保險代理人,共同的目標、職業和經驗已經足以充當共同點,交流的需求是存在的。但對於發聲這件事他們有什麼需求?

代理人羣體馬太效應明顯,從馬斯洛需求層次來說,不同層級的需求肯定差別很大,調研下來發現:

  1. 頭部代理人:接近財富自由,希望得到榮譽並擴大影響力,走向高端
  2. 腰部代理人:生活小康,希望不斷提升向頭部學習,成爲頭部
  3. 尾部代理人:出單隨緣,壓力較大,需要安慰喜歡吐槽

所以從需求上講,如果要搭建一個良性發展的社區,必須要包容這個羣體以上需求。他們會發出不同的聲音,所以產品側要設計不同的鏈路,讓合適的聲音在合適的環境下發酵,共同沉澱成爲羣體智慧。

這個不同的鏈路設計方案很多,比如分話題、用關鍵路徑對用戶分級、會員付費,都是產品側的不同方案,需要基於用戶的特質來設計。

如何傳播?其實是如何高效傳播。

傳播機制不好,讓不喜歡A內容的人聽見A內容,對他來說就是噪音。一個充滿噪音的社區,就像週六早上隔壁裝修的小區,難以忍受,體驗極差。

所以社區分板塊是解決方案之一,但一般分板塊僅僅是按照話題來分,哪怕是百度貼吧的自定義式,也難以阻擋內容維度的增加。

所以推薦算法就出現了,比如虎撲把主頁變成了推薦信息流,同時會把同一話題合併討論,這都是降噪的方法。

被誰聽見、誰來附和、誰來回應,這就不得不談社區角色的問題。

發聲者其實是生產者,不同羣體的生產者會發出不同的聲音,就像不同物種的不同聲音頻率一樣。不是同一物種,互相之間是很難聽懂的。所以發聲者的訴求其實是尋求認同、回應和共鳴。

聽聲者,其實本質是消費者,花自己的時間消費別人的內容,換取知識或愉快感。

在這兩者之間其實還有一部分人,我稱爲附和者。附和者和消費者不同,附和者會給出回應並參與討論發酵,從而助推整個人羣產生更多智慧和價值。

生產者往往可以通過付費和鼓勵來獲取,俗稱大V。但獲取什麼樣的大V、生產什麼內容、怎麼驅動,這就是產品側要考慮的問題。比如頭條號用青雲計劃補貼邀請大V加入,再通過推薦算法驗證內容,篩選掉不適合自己平臺內容調性的生產者,逐步構建自己的核心大V羣體。

附和者的運營,是體現社區調性的關鍵,產品設計方式也很多:比如脈脈的機器人曾柔、有招的瑞思拜機制。舉例來說,在B站,就是因爲有好的附和者,這樣當評論區出現負能量的時候,無需平臺出面,附和者就把問題對峙清楚了,讓平臺內容和風氣走向正循環。

如何發酵?

其實是講我們要鼓勵什麼、不鼓勵什麼。首先三觀肯定要正,但在三觀之外仍然還有很多可以個性化的部分,比如B站鼓勵二次元,虎撲很鄙視裝X,這些都是調性方面的東西。調性決定了你可以吸引什麼樣的人,沉澱什麼樣的內容,整個價值產出往哪個方向轉化。

不單單通過運營,很多產品機制也是有引導和規範作用的。比如B站和虎撲步行街的答題機制,就有效提升了社區居民的質量。

相反方向是匿名社區,特點是流量高,但很難沉澱關係,因爲匿名,所以身份脫敏了,幾乎無法關係沉澱。所以更適合作爲流量入口,雖然可以沉澱一定內容,但往往匿名社區內容因爲沒有身份的禁錮,導致有虛假和負能量的傾向,也不如實名社區內容優質。

要進入設計產品階段我們發現,社區機制的形式可能有上萬種,N個羣體想發聲、M個羣體要傾聽、P個羣體在附和,最多可能有N*M*P種情況,這之間的化學反應十分複雜。所以要想這套機制RUN起來,我們必須找到一兩個case,做MVP驗證。如果MVP能夠找到,就可以複製相同的模式,不斷拓寬羣體和內容範圍。

三、找到MVP

從產品設計上來說:

假設我們拿職場社區舉例,比如脈脈,提供了什麼價值?總結起來有兩點:更多信息和更多機會。

更多信息,是脈脈一直在運營職場話題討論區,來滿足大家對於風向、企業動向、八卦的討論需求。尤其是涉及到薪資、裁員、跳槽等敏感話題,互聯網社區廣度和高效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更多機會,是通過我們對於脈脈身份的運營,能夠獲得更多社交貨幣,比如:別人的評價、和他人的互動、公司之外的朋友關係,這些都可以爲我們帶來新的機會甚至爲面試做背書。

背書和職場是有天生契合的,職場本質是個信息場,企業要求保守敏感信息、高層級員工意味着更上游的信息、尋找候選人也需要背景調查,這是職場用戶對於背書的獨特需求。

所以對於職場社區舉例,簡單來說就是,養成自己的社區身份作爲背書,轉化成人脈和機會。

回到一開始的例子,其實100萬保險代理人羣體,也有類似職場羣體的特徵:

相同點是:

  1. 職場心態和生活經歷
  2. 對於八卦、信息的需求

不同點是:

  1. 很少跳槽(因爲對考覈影響很大)
  2. 很少合作(往往只在自己團隊內交流)

所以市面上的職場社交產品是不能直接照抄的,起碼跳槽、招聘類的信息幾乎不需要,代理人這個崗位是資源積累型的,並不是螺絲釘。留住自己的客戶,比頻繁變動坑位的收益要大很多。

那麼如何找到MVP呢?即刻和多抓魚的例子給了我靈感。

即刻在APP下架後,微信羣牢牢鎖住了用戶羣體,這說明對於社區產品來說,微信羣就是很好的MVP形態。反過來講,如果一個微信羣能夠穩定活躍,那麼基於這個微信羣的業務做一個APP,也是講得通的。

多抓魚就是這樣:初期通過微信羣來收書和下發書籍信息(C2B收書業務+B2C信息流),跑通之後再形成小程序,把收書和買書的信息交互效率提升,體驗最優化。

所以,如果說我們能找到代理人當前活躍的微信羣,抽象一下產品形態,也許就能找到MVP模式。

深入研究之後發現,壽險的核保核賠微信羣是比較大的一塊業務。

代理人出單需要覈保,服務客戶需要核賠,這兩個關鍵節點就是保險的契約建立和履約,是保險業務的根基,也是保險區別於其它商品的獨有特質。

同時,保險的履約是一種平臺行爲,代理人只是站在客戶立場出面協調,所以讓代理人和客戶能夠在一起看到公開透明的核保核賠標準,是提升平臺公信力的重要手段。

那麼,不妨以覈保核賠微信羣爲MVP,構建起以代理人爲主要提問者,覈保核賠專家爲回答者的問答形態社區。這樣能夠把諸多非標case沉澱在平臺內,爲後續的契約簽訂做參考,有效提升效率。

對應一開始的問題:代理人覈保核賠業務的社區,發聲者是代理人和核保核賠專家,以覈保核賠案例爲內容,圍繞曝光和討論熱度來分發,給到其它類似問題的代理人高效解決他們的問題。鼓勵嚴肅探討覈保核賠的代理人活躍,打擊和屏蔽試圖套取規則、鑽空子的用戶。

產品設計上以問題推薦爲核心,優質回答優先展示。鼓勵用戶對有幫助案例進行點贊或收藏,對於惡意發言和點讚的用戶進行警告及考覈。

原型圖如下:

四、說在最後

總結一下:

對於社區產品,我定義了發聲者、附和者、消費者三大角色,以信息高效交互、內容沉澱爲中心,提出了社區運行的7個基本機制。

基於這7個基本機制,我以100萬代理人用戶羣體爲例,進行了社區搭建MVP產品的思考,得出了覈保核賠微信羣社區化的方案。

重點闡述了三部分思考:

  1. 從需求和業務思考去理解一個產品的本質,並抽象出業務模型
  2. 根據抽象出的模型,思考產品化應該考慮到的設計
  3. 從現有信息和業務入手,找到可最快複製的MVP模式

一些建議:

  1. 做產品設計時,產品概念和範圍是理解本質的基礎,不做梳理很容易讓思維禁錮,既感覺想不全又感覺很容易。最好的辦法就是把相關概念全都一起考慮一遍,這是不可省略的paperwork。
  2. 信息皆可聚類,想抓到本質,就要用抽象和聚類的辦法,體會每一種信息的相同和差別,所有的產品設計就是基於這些而差異化的。
  3. MVP模式往往簡陋,但如果驗證成功,那後續的工作就是按部就班的體驗提升和平臺搭建,出錯的坑會少很多。從0到1做的越好,從1到100就越輕鬆。

希望我的思考能爲你節省時間,感謝!

#專欄作家#

花生醬先生,微信公衆號:產品之術,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金融業資深產品經理,對職涯規劃與個人發展有豐富經驗,產品涉獵廣泛,ERP、金融領域較多。

本文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