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

有不少人向在脫貧攻堅中幹得熱火朝天的扶貧幹部“潑冷水”:除了一些“老弱病殘”戶,勤勞能幹的早就脫貧了,剩下一些好喫懶做、沒本事的人,你們不該扶,也扶不起。

的確,在貧困地區我們有時會看到一些酗酒的、“靠着牆根曬太陽,等着政府送小康”的羣衆,他們因爲自身發展能力及發展意願不足等主觀因素,成爲脫貧攻堅工作的難點、痛點。但這不應成爲他們被時代發展、被全面小康拋棄的理由。

不拋棄,是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的具體體現。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兩極分化也不是社會主義。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提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省阜平縣考察時強調,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里程碑,是社會主義本質要求在現階段的集中體現。我們堅持人民的主體地位,堅持共享發展的理念,堅持“全面小康,不落一人”的目標,絕不能出現“富者累鉅萬,而貧者食糟糠”的現象,實現全體人民共同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不拋棄,是中國共產黨人初心和使命的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爲中國人民謀幸福,爲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彰顯的是中國共產黨人人民至上、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赤子之心、公僕之心。中國共產黨因初心而生、爲使命而行:革命戰爭時期,“打土豪、分田地”的政治主張,“土地法大綱”的制度設計,把勞苦大衆從剝削和壓迫中解放出來;新中國成立之初,僅用3年時間就在滿目瘡痍的爛攤子上,全面恢復了國民經濟,解救了在生存線上苦苦掙扎的勞苦大衆;改革開放後,“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廓清思想迷霧,以扶貧開發爲標誌,消除絕對貧困的實踐駛入快車道。歷經風雨、初心如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向人民承諾、向世界宣誓: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在戰勝貧困的道路上,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繼續踐初心、擔使命,帶領人民櫛風沐雨、接續奮鬥,“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繼續朝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不拋棄,是脫貧攻堅偉大事業的要求。歷史上,擺脫貧困一直是中華民族執着的願望。從孔子的富民思想,到朱熹的“足食爲先”,對富民裕民的追求從未停止。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把貧困人口脫貧作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誌性指標,把脫貧攻堅納入“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與過去相比,這次脫貧攻堅“不留鍋底”,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2018年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強調,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存在的絕對貧困問題,將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裏歷史性地得到解決。這是我們人生之大幸。

貧有百樣,困有千種。但在承載着億萬人民小康夢想的脫貧攻堅偉大事業裏,沒有不該扶的“貧”;在無私奉獻、執着堅定的扶貧幹部的雙手中,沒有扶不起的“困”。

來源:《中國扶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