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我國約有600萬活動性癲癇患者,每年新發癲癇患者40萬。目前,約有70%的患者經正規治療後癲癇發作得到有效控制,但仍有30%的患者對各種治療無效,稱爲難治性癲癇。難治性癲癇反覆發作,對藥物療效差,在一定程度上對患者造成了智能、神經功能等軀體的損害,同時使患者極易出現抑鬱、焦慮、甚至自殺等嚴重心理問題,給患者、家庭、社會帶來了嚴重的危害。

今天我們就有幸請到了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小兒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楊繼學做客我們健康大河南的直播間,來跟大家講講難治性癲癇的知識。

採訪提綱:

問題一:楊主任,我們家的小孩就患有難治性癲癇,目前治療難治性的手術方案大概有三種,分別爲致癇竈的切除手術、阻斷癲癇傳導通路的手術和增高癲癇閾值,您能講下這三種治療方案的區別嗎?目前來說哪一種方案的效果最好,也比較安全呢?

問題二:我們家孩子今年七歲了,準備做難治性癲癇的手術,但是現在我最擔心的是這個手術是怎樣做的,難治性癲癇的手術具體分爲幾個步驟?在術前術中和術後我們應當做什麼樣的準備?

嘉賓介紹:

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河南省神經外科及腦血管病專業、抗癲癇學會、顯微外科學會、臨牀神經電生理專業學會委員。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6篇、國家級文章10餘篇、編著1部、河南省科技成果1項。2012-2016年供職於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神經外科從事癲癇外科,在豫北完成第一例神經調控技術(VNS)治療難治性癲癇。完成第一例難治性癲癇外科手術切除。通過外科手術治療難治性癲癇三百餘例。在豫北獨立完成第一例微球囊壓迫技術治療三叉神經痛,目前運用微血管減壓及球囊壓迫技術成功治療三叉神經痛千餘例。應用神經內鏡技術在豫北完成第一例顱小骨窗內鏡下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擅長難治性癲癇外科手術、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舌咽神經痛、帕金森病、顱內腫瘤,腦出血的手術治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