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治局會議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這些重大判斷、重磅政策信號不可錯過!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開會議,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

本次會議對當前經濟形勢有哪些重大判斷?又釋放了哪些重磅政策信號?對資本市場有什麼影響?中證君爲您一一剖析。

幾個重大判斷

會議認爲,“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同時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強。

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同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

做好“六穩”“六保”

會議強調,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爲主線,堅持深化改革開放,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大力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維護社會穩定大局,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國盛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熊園表示,穩增長仍是硬要求,後續經濟有望逐步修復,全年GDP有望增長2%-3%,對應下半年GDP可能需要增長6%左右甚至更高,預計Q3、Q4的GDP增速分別爲5.7%、7.6%。

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爲、注重實效

會議指出,要確保宏觀政策落地見效。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爲、注重實效。要保障重大項目建設資金,注重質量和效益。

本次會議對財政政策的提法除了“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爲”之外,還強調了“注重實效”,且特別指出,要保障重大項目建設資金,注重質量和效益。

分析人士認爲,“注重實效”可以理解爲已出臺的政策要確保落地落實。今年,專項債、抗疫特別國債等政府債券的資金供給量大幅增加,並且這些資金都被要求重點支持“兩新一重”等建設。在資金充足的情況下,要確保資金用到實處、形成實物工作量,才能對經濟形成有效支撐。

日前,財政部印發《關於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有關工作的通知》明確,加快新增專項債券資金使用進度,抓緊安排已發行未使用的新增專項債券資金投入使用,既要督促加快專項債券資金使用進度,儘快形成實物工作量,也要確保項目質量,提高債券資金使用績效,決不能亂花錢。

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

會議指出,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要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推動綜合融資成本明顯下降。要確保新增融資重點流向製造業、中小微企業。

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貨幣政策靈活適度,要求貨幣政策根據經濟增長、物價變化、外部環境等因素進行相應調整。如果經濟增長恢復得較好,那麼前期階段性政策退出步伐可以快一些;反之,如果恢復低於預期,不但退出步伐可以放緩,還可以出臺新的政策。下一步,降準、降息應該仍在貨幣政策工具箱。

董希淼認爲,下一步可以探索制定針對製造業貸款的辦法和信貸計劃,創新制造業貸款考覈獎懲機制;通過加大發債、上市等直接融資支持力度,幫助企業在獲得融資的同時,穩定企業槓桿率。

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

會議要求,要推進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促進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推進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方面,今年以來,以註冊製爲引領的基礎制度改革按下“加速鍵”,新三板精選層已於本週落地,註冊制下首批創業板公司將在下週申購,科創板制度創新漸次落地。改革沒有休止符,包括研究在精選層推出混合交易制度以提高流動性等諸多改革舉措將在未來一段時間落地,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將展現更多新亮點。

業內專家強調,政治局會議強調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釋放出了最強信號,即打擊各種造假和欺詐行爲,淨化資本市場生態。

“未來基礎制度改革和打擊違法行爲將助力完善投融資良性生態。”華泰證券研究所研究員沈娟表示。

實施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

會議要求,要更大力度推進改革開放,用深化改革的辦法優化營商環境,實施好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繼續擴大開放。

業內預期,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將很快公佈。

國務院國資委祕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之前表示,下半年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爲重要抓手,堅持問題導向,指導推動中央企業在健全現代企業制度、推進三項制度改革、深化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積極穩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大剝離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等方面發力攻堅,力爭取得新的明顯成效,不斷激發企業市場主體活力,切實提升國資國企改革成效,有力對沖經濟下行壓力。

加快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會議指出,當前經濟形勢仍然複雜嚴峻,不穩定性不確定性較大,我們遇到的很多問題是中長期的,必須從持久戰的角度加以認識,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建立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長期協調機制,堅持結構調整的戰略方向,更多依靠科技創新,完善宏觀調控跨週期設計和調節,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長期均衡。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表示,國內大循環在需求端要促進消費和擴大投資,特別強調投資領域的“兩新一重”,也就是新基建、新型城鎮化和重大工程建設。從長遠來說,擴大內需更重要的還是要擴大中等收入羣體,加快收入分配結構調整。供給端則要着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當前要加快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現代化水平。

持續擴大國內需求

會議要求,要持續擴大國內需求,克服疫情影響,擴大最終消費,爲居民消費升級創造條件。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經濟學院常務副書記王晉斌表示,要促進消費回暖,想方設法增加就業、提高居民收入、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提高中低收入羣體的收入,是治本之策。對湧現的新消費趨勢,在監管上應秉承包容審慎的原則,在資金、稅收等政策上給予關照。同時,從供給側來看,也要不斷提升供給水平、產品質量、服務品位,從而更好滿足消費需求。

積極擴大有效投資

會議要求,要着眼長遠,積極擴大有效投資,鼓勵社會資本參與。要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深入推進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加快國家重大戰略項目實施步伐。要以新型城鎮化帶動投資和消費需求,推動城市羣、都市圈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創新。

在提振投資方面,“兩新一重”是擴內需的發力重點。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夏丹表示,“兩新一重”是新與舊的組合。其中,既有新基建、新型城鎮化,又有“鐵公基”等重要且必要的傳統工程。它們的共同意義在於“既促消費惠民生,又調結構增後勁”,體現了以民生爲導向拉動內需,着眼長遠擴大投資有效性。

堅持房住不炒定位

會議要求,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近期,不少熱點城市收緊了房地產調控政策,嚴防房價過快上漲。

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表示,未來房地產調控將更具差異化。當前及未來,不同類別城市房地產市場面臨的問題截然不同,有的城市主要防止房價過快上漲,有的城市要防止市場轉冷。面對不同城市的不同問題,堅持問題導向,從各地實際出發,採取差異化調控措施。因此,未來城市之間政策差異會成爲常態,調控精準性將會進一步增強。

本報記者:彭揚 趙白執南 昝秀麗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