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悲歡並不相同,肥胖的苦惱總有相似。

穿不上的低腰牛仔褲,撐爆的修身小馬甲,越來越懶得動,還有埋伏在肥胖之下的慢性病危害。一般人的肥胖都是因爲喫得過於油膩、不規律的飲食、過度飢飽形成脂肪沉澱在身體裏,導致的肥胖。

話雖然是這樣,爲什麼有些人就是喫不胖呢?是否真的是易瘦體質。

其實易瘦體質是真實存在。帶有基因遺傳人羣就不用說了,他們未出生前就做好身材管理了。但還有一些人就不得不研究一下,他們在“易瘦體質”管理上的小心思了。經我們一番研究發現,易瘦體質的人都有以下共性:

1、健康睡眠

有研究發現,睡眠時間不足會導致糖耐受量受損,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糖耐量下降表明人體對血糖濃度的調節能力下降,餐後血糖升高幅度比正常人高,恢復到正常血糖水平的時間變得更長。我們之前一直說,血糖波動是影響肥胖的重要因素之一。

2、多喫水果

雖然許多水果都是熱量炸彈,But!新鮮水果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最新的國家膳食指南建議:每人每日水果攝入量應控制在200-350克。低熱量的水果代替高熱量的食物,健康減肥兩不誤。

3、粗糧代替主食

說到粗糧就不得不提食物中的GI值了。GI值就是血糖升糖指數。簡單說,喫下去的食物經過消化道分解後,會左右身體的血糖濃度。一般而言,含碳水化合物越多,越精細,消化吸收越快的食物,就會讓你的血糖濃度提升越快,反之就越慢。低GI的食物進入胃腸道後停留時間長,吸收率低,飽腹感好,血糖波動小,自然也不容易長胖。

粗糧相比較於米飯麪食都是低GI食物,可以有效控制糖分。

4、多做運動

運動燃脂+1111...,減肥必經之路。有些人不太能承受住大量運動。建議飯後散散步,或做做瑜伽,來減少脂肪的堆積。

運動時,要注意控制運動的時間和量,做到微微出汗即可,不需要太勞累。

想要瘦的健康,瘦的營養還是離不開飲食加持。一日三餐怎麼喫很重要。美國農業部給出一個三大營養素每人每日攝取量標準:

糖類:55%—65%,脂類:20%—25%,蛋白質:20%—25%。只要在這個區間攝取都是健康的。

其實易瘦體質核心還是在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哪怕減肥成功還是會有反彈的時候,所以,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從現在開始吧。

(圖片/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