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小夥子被固定在一輛飛馳皮卡的貨鬥上,雙手不停地往路上扔雜物。面對突如其來的障礙物,尾隨其後的傳祺GS4COUPE左穿右插,不斷躲避着。

一時間,輪胎的尖叫聲此起彼伏。

這不是在拍電影,而是廣汽研究院給我們安排的一場名叫"極限障礙躲避"的表演。

"這難度非常高啊,你要給我們展現GS4COUPE的操控,也用不着這種方式。"在表演後,我和汽研院的人聊天道。其實,能展現一臺車操控性能的項目有許多,常規如麋鹿測試、"8"字繞樁,難度再大一點的也就漂移甩尾。

廣汽研究院的這種方式屬於"作死"級別!因爲上述幾種方式都有固定的線路,操作起來就如按劇本行事一樣,很是簡單。這種躲避移動障礙物的方式,因其本身有一種不確定性——誰知道那東西會往哪裏滾,很容易就讓測試車輛陷入困境。

"那些常規的項目固然能展現一臺車的操控性能,但對於消費者來說,它們不夠接地氣。我們想讓消費者知道,好的操控能帶給他們什麼。我們這次模擬的就是消費者平時可能會遇到的情況,也即在高速行駛中遇到飛馳而來的障礙物時,車輛的極限操穩是如何化險爲夷的。"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們認識到的操控就是爲了好玩,爲了駕駛樂趣。雖然這幾年,廣汽研究院一直強調操控是汽車安全的一部分,但靠PPT的演示顯然並不能讓媒體觀衆對此有深刻的認識,經此一演繹,大家總算是有目共睹了。

可以說,這一屆祺技萬里行是過去五屆裏,最生動、最接地氣的一屆。這一轉變的動力或許就是廣汽集團這一年來經常掛在嘴邊的"用戶思維"。

今年,廣汽傳祺提出了"迴歸產品本身,以用戶爲中心"的發展路徑。前不久,廣汽新能源副總經理肖勇也提到:"所謂極致,就是不僅要爲用戶解決痛點,更要提供甜點。"這兩句話的表達方式雖不太一樣,但意思大體是一致的,就是產品要回到用戶體驗這個原點上。

而這一出發點的基礎就是技術研發也要基於用戶的需求出發。

就如廣汽研究院院長王秋景在祺技萬里行的開幕式所說的:"真正的亮點,不是華而不實的技術堆砌,也不是由技術思維主導話語權。真正的亮點,應該能切實解決用戶痛點,照亮用戶心智,以‘不驚豔,不交卷’的呈現,讓用戶眼前一亮!"

廣汽研究院黨委副書記、院長王秋景

如何從用戶的需求出發?顯然,理解用戶的需求是第一步!這也就是爲什麼廣汽研究院在這次祺技萬里行中如此強調"二次翻譯"的重要性——就連活動的形式也經過重重"翻譯",最終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展現給媒體觀衆。

這裏不免有人生疑:"大家都說中國話,還需要什麼翻譯?"的確,拋開外籍工程師不說,廣汽研究院裏的大部分工程師都是中國人,說的也是中國話,理解別人說話當然不是難事,但問題就在於研究院的工程師和那些非專業的媒體觀衆是活在兩個不同的語系上的。

曾經,在某品牌組織的底盤技術分享會上,主講的工程師談到這款車的平順性相當不錯。在場的許多媒體,包括我在內,都以爲他說的平順性指的是這款車的動力總成,但其實他嘴上說的是指底盤過濾震動的平順性。

這樣的溝通不暢也導致工程師沒法很好理解消費者的需求。就好比消費者說:"我需要更多的充電插頭。"工程師就給你多安排了幾個點菸器。雖然消費者的需求是得到滿足了——點菸器加個轉接頭也能實現充電,但"能滿足"和"完美解決"是兩碼事。

所謂的"二次翻譯",也即把枯燥的工程語言轉化爲消費者容易接受的生動語言,反過來,把消費者口語化的語言轉化爲條理清晰的工程語言。

就如上述的案例,消費者想要得到的插頭是何種形式的?是USB形式的,還是220V形式的,還是TYPEC形式的......籠統的表達對於工程師來說容易造成困惑,最終,他們就只能用萬能的點菸器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了——究竟想要什麼形式,自己加個轉接器就對了。

用抽菸的方式直觀展現傳祺GS4COUPE健康座艙淨化空氣的能力。

當然了,想要得到準確無疑的"翻譯件",首先需要汽研院攤開心扉,直接聆聽用戶的聲音。這也是本屆祺技萬里行和往屆不太一樣的地方——過去參與祺技萬里行活動的,除了工程師,就是媒體朋友們,很難看到奮戰在一線的銷售經理和真正的傳祺車主,但這一次他們都出現了。

過去,汽研院、經銷商和車主用戶的溝通大多是單向的,也即用戶告訴經銷商,而經銷商整理成表格後傳遞到汽研院。信息經過這一層層的傳遞必然容易造成失真,不僅降低了溝通的效率,同時也容易造成誤解,更別說還要二次翻譯了。

藉助祺技萬里行這一場活動,廣汽研究院打通了與用戶溝通的"任督二脈"。正如廣汽研究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羅紅霞所說,"我們堅持洞察用戶的需求,堅持秉匠心打造讓人心動的產品,也堅持用祺技萬里行與大家真誠交流,碰撞火花,沉澱智慧!"

祺技萬里行是廣汽研究院一場用戶研究與洞察之旅、技術品牌內涵傳遞之旅。2020祺技萬里行,也是廣汽研究院追求精工極致的求索之旅。

從2016年到現在,祺技萬里行一辦就是五屆,雖然每一屆的歷時都不長,但我們都能從中看到廣汽研究院從用戶需求出發的決心。這五年來,從廣汽研究院走出來的技術,不僅帳面數據好看,在實際中也非常好使。

就如傳祺GS8的動力總成,其帳面數據——最大功率185kW,最大扭矩390Nm——不僅讓寶馬530Li身上的2.0T汗顏,其0.18秒的動力響應速度更是讓GS8、GM8這類龐然大物也能成爲馬路上靈活的胖子;

就如新近上市的傳祺GS4COUPE,它不是別人眼中的"花瓶",實際上,它的底盤性能也進行了全面的升級——雙移線最高車速72km/h,遠超同級車型,讓其不僅有"COUPE"之型,更是有"COUPE"之實;

還如基於GPMA平臺架構打造的首款插電混動車型——傳祺GS4PHEV。它不僅在電量充裕的情況下能實現百公里綜合油耗1.3L,哪怕在蓄電池電量已經"耗光"的情況下,它還能實現混動模式綜合油耗4.6L,重構消費者對插電混動SUV的想象……

諸如種種,廣汽研究院的技術創新並未止步於"紙面創新",還在於他們的每一個創新技術都能到用戶中去,改善他們的用車體驗。

祺技萬里行這五年,我們見證了車市的繁華,也見證了車市的退潮;我們見證了巨星隕落,也見證了新星崛起……不管車市如何動盪,廣汽傳祺從用戶出發的決心沒有改變。這一點,彌足珍貴!

文|大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