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爾電器私有化迎新進展,掉隊的海爾智家能追趕上美的、格力嗎? 

記者 |張藝

編輯 |

1

海爾電器(01169.HK)私有化終於有了新的進展。

7月30日海爾智家(600690.SH)和海爾電器雙雙停牌。當晚,海爾智家公告,公司正在推進潛在私有化海爾電器集團有限公司事項,相關情況尚待進一步覈實,公司申請A股股票7月31日(週五)開市起停牌一天,並於8月3日(週一)復牌。

海爾電器私有化給資本市場帶來了想象空間。私有化後海爾系兩大家電上市平臺合而爲一,家電行業分析人士認爲,平臺整合後,海爾智家的估值將得到顯著的提升。

在資本市場上掉隊的海爾智家,能通過此次對海爾電器的私有化,迎頭趕上美的集團(000333.SZ)、格力電器(000651.SZ)嗎?

海爾智家面臨價值重估

海爾電器的私有化市場已有預期。

2019年12月,海爾智家在一則澄清公告中首次明確透露出計劃私有化海爾電器的信息。公告稱,“公司目前正在初步探討私有化海爾電器的方案,該等可能的私有化安排將通過換股的方式進行,對價股票爲將於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的H股股票,如該交易實施完成,海爾電器將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終止上市。”

之後,海爾智家連續7個月7次披露私有化海爾電器進程公告。

最近一次私有化進展披露中,海爾智家公告稱,公司一直在持續探討有關潛在私有化的方案,在考慮潛在私有化的潛在條款和架構,包括建議對價及其潛在時間表。“關於潛在私有化的多項工作如財務報告、盡職調查等正在進行中,目前向海爾電器提出的潛在私有化方案尚未形成,潛在私有化仍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此次是首次以停牌的方式來進一步覈實私有化進展。就在停牌前一個交易日,敏感的資本聞風而動,海爾智家以漲停收盤。

海爾智家和海爾電器爲海爾集團旗下分別在A、H股的兩個上市平臺,海爾智家又是海爾電器的重要股東。截至2019年末,海爾智家持有海爾電器14%股份,海爾股份(香港)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爲31.87%。

市場對海爾電器私有化的預期較高,普遍認爲,私有化的下一步便是將海爾集團家電業務裝入A股海爾智家這個平臺,進而對海爾智家形成利好。

首先,利於解決海爾智家與海爾電器之間的同業競爭。

“海爾智家與海爾電器之間業務重疊,都是做家電業務的,這屬於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間的同業競爭,這兩家上市公司之間還存在一定的關聯交易。這種情況並不正常,也不利於公司的規範化治理。”家電行業分析師是梁振鵬對界面新聞表示。

因此,家電業務裝入同一個上市平臺後,同業競爭問題得到解決。

其次,利於提升海爾集團內部經營決策效率。

家電業務在兩地上市,海爾集團需要配備兩套董事會,兩套高管團隊。梁振鵬認爲,這是一種資源浪費,一套人馬即可。合併後利於經營成本的壓縮,利於公司經營決策效率的提升。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利於海爾智家估值的提升。

在A股二級市場上,美的集團(000333.SZ)、海爾智家、格力電器(000651.SZ)三大白電巨頭之間,海爾智家的體量遠不及美的和格力。

“這是市場對海爾的一個誤解。業務在多平臺上市,使得市場低估了海爾。”家電行業分析師丁少將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稱。

從總市值來看,截至發稿日,海爾智家總市值1184億元,海爾電器市值756億港元(約合人民幣683億元)。與此同時,美的集團總市值4981億元、格力電器總市值3458億元。

海爾集團兩個上市平臺市值之和不及美的集團總市值的一半,也遠不及家電業務單一的格力電器。

“海爾智家遠不足以代表海爾集團,導致資本市場上,海爾體系從市值到營業額到淨利潤明顯不如美的。不利於海爾的整體品牌形象的提升。”梁振鵬稱,事實上,海爾集團和美的集團二者營業額差距不大,海爾比格力規模明顯要高。

以2019年年報數據對比,從營收和淨利潤來看,海爾智家與格力電器營收規模基本相當,2019年全年營業收入均在2000億元左右,不過盈利能上,海爾智家82.06億元的淨利潤大幅落後於美的和格力合超過240億元的淨利潤。

若加上海爾電器的體量,海爾智家+海爾電器2019年營業收入超過2700億元,與美的集團相差無幾,也甩開了格力電器。淨利潤上,海爾體系合計155億元的規模,還有追趕的空間。

因此,兩家公司合併同一上市平臺後,海爾集團家電業務的真實水平被A股投資者看到,海爾智家將面臨價值重估。

“不管是從現在來看,還是從未來發展來看,白電行業中海爾集團都是與美的集團並駕齊驅的公司。合併成同一個上市平臺後,市場就對海爾智家能有一個正確、合理的估值。”丁少將分析。

不過海爾集團需要爲海爾電器的私有化花費較高的成本。具體私有化價格等細節,還需要等相關方案披露方知。

向海爾系出售成長期子公司股權

海爾智家的資本動作還不止此。

海爾智家在7月29日還披露了一則關聯交易公告。海爾智家擬向海爾生態投資轉讓公司持有的海爾卡奧斯物聯生態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卡奧斯)54.5%的股權,交易價格爲40.6億元。

交易完成後,海爾生態投資將持有卡奧斯54.5%的股權,海爾智家仍直接持有卡奧斯10.74%的股權,並通過公司控股子公司間接持有卡奧斯8.01%的股權,合計持有卡奧斯18.75%的股權。卡奧斯將不納入海爾智家合併報表範圍。

值得注意的是,卡奧斯是海爾智家旗下一家正處於成長期的優質子公司。

卡奧斯是一家工業互聯網公司,主要包括工業互聯網平臺、智能控制、工業智能與自動化、精密模具、智慧能源等,爲企業提供互聯工廠建設、大規模定製、工業應用定製或交易等產品和解決方案,是面向智能製造和現代化工業所構建的工業互聯網生態平臺。

當前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總體處於研發投入高,回收週期長的產業培育期。

然而,成立才三年時間,卡奧斯業務已達一定規模,並實現了盈利。

卡奧斯2019年營業收入規模已超過200億元,相當於海爾智家的十分之一。淨利潤還在攀升之中,2019年盈利2.50億元,2020年1月-5月疫情之下也保持了上億元的淨利潤。

正是這樣一家業績在攀升,並代表着未來生產製造業高地的工業互聯網企業被海爾智家以40.6億元的價格出售,這一舉動引起了市場的質疑。

對於出售的原因,海爾智家稱,這有利於公司聚焦主業。

“公司的發展戰略方向與卡奧斯擬發展的工業互聯網業務在商業模式、客戶羣體、戰略定位和資源上分屬不同行業,差異較大。”海爾智家認爲,公司需要聚焦主業,避免多頭出擊。出售卡奧斯股權有利於公司更加專注於主業,將資源集中在智慧家庭虛實結合的體驗雲平臺建設,渠道網絡、技術研發、運營等方面的投入和創新上。

海爾智家稱,將卡奧斯撤出上市公司合併報表,爲其發展提供更多的獨立性及彈性。海爾智家對卡奧斯由股權控制變更財務投資。海爾智家稱,“可繼續分享卡奧斯獨立發展帶來的價值。”

接盤的海爾生態投資股東爲海爾電器國際股份有限公司,100%持股。也就是說,這次交易是將卡奧斯由海爾的上市公司體系內,轉讓至海爾的非上市公司體系。

丁少將對界面新聞表示,未來卡奧斯是大概率要獨立上市的,就像美的集團分拆美智光電在創業板上市一樣。

資本市場對於工業互聯網企業十分友好,科創板和創業板均可接納,且卡奧斯的當下財務水平已達到一個正常上市公司體量。

但若如此,上市公司海爾智家對卡奧斯的投資收益將大幅縮水,由此前的73.25%的絕對控股縮水至18.75%。

這也並非海爾智家首次出售子公司。

2018年6月,當時的青島海爾(海爾智家前身)與海爾生物醫療控股簽署《股權轉讓協議》,將其持有的海爾特電22%的出資份額轉讓給海爾生物醫療控股,轉讓價格爲5.05億元。

海爾特電在變更爲海爾生物(688139.SH)後,2019年10月成功登陸科創板。

與卡奧斯一樣,海爾生物從事主業與海爾智家的家電不相關。海爾生物是一家生物科技綜合解決方案服務商。公司主要爲生物樣本庫、藥品與試劑安全、血液安全、疫苗安全、生命科學實驗室等五大應用場景提供低溫存儲解決方案。

當下疫苗冷鏈正被市場所熱捧。截至最新收盤海爾生物的股價已經漲到75.58元/股,總市值已達240億元。兩年時間海爾生物市值較轉讓時估值已增值超過9倍。

將標的的培育期放在上市公司,待發展到一定規模後,剝離至非上市公司,再從非上市公司手中完成上市融資。最終上市公司享有標的上市的少部分收益,而非上市公司享有更多上市收益。

嚐到甜頭的海爾集團故技重施,但這種做法值得討論。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