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豬佩奇,

你的鼻子又……又抽了?

又動了?

日常生活中,鼻子出現了不舒服的情況時,我們都會做出皺鼻子、吸鼻子的動作,或者發出吸鼻聲、反覆清嗓聲、乾咳等。但是這些一般都是偶爾纔會出現的動作。

但是如果孩子反覆出現不自主地皺鼻子、吸鼻子的情況, 許多家長把這種現象當成壞毛病、壞習慣,但是越批評孩子,越明顯。那這是怎麼回事呢?慢性鼻炎: 是鼻黏膜及黏膜下層的慢性炎症。常見症狀如鼻塞、流黏鼻涕、頭痛、頭暈、嗅覺減退,反覆發作,遷延不愈。慢性鼻竇炎: 爲鼻竇的慢性化膿性炎症。急性者多見,常見症狀爲流膿鼻涕、鼻塞、嗅覺障礙、頭痛、慢性咽炎等。過敏性鼻炎即變應性鼻炎: 典型症狀主要是陣發性打噴嚏、清水樣鼻涕、鼻塞和鼻癢;兒童常常會出現鼻腔部位有癢的感覺,但不會訴說,而出現吸鼻子的動作。其他如鼻息肉、鼻中隔偏曲、鼻竇腫瘤等。抽動症: 然而很多人去看耳鼻喉科用了好多鼻炎藥也不管用。許多家長把這種現象當成壞毛病、壞習慣,打罵孩子也沒有用。BUT,憑經驗,小編覺得孩子是得了一種叫“抽動症”的疾病,須要及時就診兒科神經專業醫生。

劃重點啦!

抽動症

抽動症,醫學上稱爲抽動障礙,其實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運動障礙之一,是一種不隨意的突發、快速、重複、非節律性、刻板的單一或多部位肌肉運動和(或)發聲爲特點的複雜的慢性神經精神障礙,多發生於兒童期,少數可持續至成年。不僅兒童有,成人也有抽動症。

抽動症以反覆眨眼最常見。臨牀表現有反覆眨眼、皺鼻、吸鼻子、搖頭、撅嘴、聳肩、擠眉弄眼等各種怪異動作,部分病人伴有喉中乾咳、清嗓等聲音。

如未及時就診,很多患兒可能會伴有多動症、強迫症、學習困難、品行障礙、焦慮障礙、睡眠障礙等共患病,增加疾病的複雜性和嚴重性,使病程遷延,影響日常生活和學習,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

因此當你家的小孩老喜歡皺鼻子、吸鼻, 千萬不要以爲只是小孩子鬧着玩的, 應及早就醫去耳鼻喉科鼻腔檢查,必要時做鼻內鏡檢查、鼻竇CT或鼻竇MRI檢查,以便及時治療。如果治療效果不滿意,建議 去兒科神經科多學科會診,以排除是否有抽動症,以免延誤疾病診斷治療。

臨牀醫生應該學會仔細觀察,大部分兒童除了皺鼻子,吸鼻聲外,很多有其他異常動作如眨眼、噘嘴、張口、搖頭、伸脖子、聳肩等,多數病人在診室內觀察數分鐘即可明確診斷。

供稿 | 周輝

編輯 | 謝星宇

如需轉載,請後臺留言獲得授權

消化內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