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智谷趨勢(ID:zgtrend)

作者|朝陽

今年,中國科技公司的命題是“渡劫”。

一道肉眼可見的鐵幕,包圍着中國大大小小的科技公司,通往未來的道路被封鎖了。

美國拉起一票夥伴,圍剿中國“走出去”的通路。科技戰、外交交鋒、金融戰爭都愈演愈烈,走向癲狂的美國大選高潮,把全世界拖向一個更不確定的未來。

扎克伯格宣揚中國互聯網威脅論,特朗普將發佈命令強行拆分收購TikTok,金融資本都等着從傷口上奪食。

美國的霸權這纔可見一斑,白宮、華爾街、硅谷,纔是這個國度真正的三權分立。

而在南亞次大陸,印度作爲全球公司必爭之地,靠着多方博弈而左右逢源,一邊加入洗劫中國公司,一邊討好美國硅谷,成爲全球資本的寵兒。

科技公司貌似走到末路,可在驚濤駭浪的資本市場,天量資金爲了逃避空轉,一股腦湧入“最優質資產”的科技巨頭,抱團推出一個個估值新高。

在財富自由的歡呼聲中,埋下了泡沫吹大的隱憂。

從新基建,到金融讓利,到“內循環”。

中國打出的一張張牌,都是在引導產業升級、穩住實體經濟、激活科技創新。

既想要突圍,更想承托住國運向上的轉折點。

01. 科技也沒有理想國

所有信奉科技理想主義、秉持互聯網精神的人,在面對時代顛覆和政治裹挾時,都陷入了幻滅和迷茫。

7月29日,美國國會叫來亞馬遜的貝索斯、蘋果庫克、谷歌皮查因和臉書的扎克伯格,就反壟斷問題召開了聽證會。

毫不客氣的說,這是美國硅谷權力最大的4個人。也正因如此,華盛頓的政客們無法坐視硅谷的影響力超過白宮和國會山。

4位大佬都知道這一趟去就是被炮轟,唯有扎克伯格在參會前,又把“中國威脅論”這道免死金牌扔出來。

扎克伯格總會在不同時候,拋出不同的人設。當要接近中國市場時,他可以是“中國女婿”;當中美摩擦加劇時,他又鼓吹中美互聯網價值觀對立,中國科技的威脅。

在新冷戰格局下,所謂“中美互聯網價值觀”的對立,就像用新新人類的語言翻譯了一下“意識形態的對立”。

美國牽頭,英國、日本、印度等國跟着下場,一道科技鐵幕把中國的出口都圍住了。

日前,Canalys發佈全球二季度手機商中,華爲以5580萬的出貨量超過三星,成爲了全球最大手機銷售商。

有人說這是迴光返照,有人看到了“內循環”的強支撐。

聲音怎麼會這樣不同?

從表面數據看,華爲的勝出,是因爲三星的下滑更嚴重:華爲二季度全球出貨量同比下降5%,而三星跌了30%。

華爲在前虎後狼的危局裏,海外市場份額下跌了27%。但是,依靠在國內市場的主導地位,而中國早已從疫情中復甦,華爲在國內市場同比上升了8%。

已經退出中國市場多年的三星,其核心市場在歐美、南美、印度等地,全部都還還是疫情高發、反覆的危險區。

這不僅抑制了消費者需求,更是對三星整體供應鏈體系的震盪。

但這個疫情創造的窗口,壽命註定是短暫的。各國供應鏈都在加緊恢復,而美國掀起的對中國的科技封鎖只會愈演愈烈。

手機只是華爲戰場上的一隅。5G,芯片,半導體,操作系統,纔是左右整個戰局中心。

7月29日,華爲和高通宣佈達成“和解”,雙方簽訂了長期專利許可協議,華爲一次性支付18億美元,也僅是通信領域的放開,芯片仍然被禁止合作。

華爲輸不起了。

中國第一大科技巨頭的境遇,只是這場科技戰“由暗轉明”的第一槍。

芯片、通訊、航空航天、互聯網,中國“硬”科技遭人封鎖,“軟”科技也被人拿捏。

華爲之後,另一個被針對的就是字節跳動。

今天,外媒傳來消息,特朗普將要通過命令的方式,強行要求字節跳動出售TikTok,而微軟可能會是那個買家。

在中國所有出海的企業中,TikTok的大獲成功是獨一份的,所以被打擊時也首當其衝。

字節爲了守護TikTok,又是挖來迪士尼高管,又是從業務、數據到公司架構都作出分割,但這在有心爲難之下都擋不住。

隨着各國加大對TikTok的審查和抵制,字節出海也被逼到了牆角。

外媒同時報道,爲了對付TikTok,美國政府還準備有多種制裁方案。

所謂的自由市場、公平貿易,都被一個精緻的美國夢綁架上了政客的戰車。

今年渡劫之難,不是一個兩個小戰役攻堅,而是面對一場無法避免的持久戰。

更可怕的是,在身後還有人在磨刀霍霍。

02. 印度,向“下一個中國”狂突猛進

這一週,微信正式停止了在印度的服務。

印度地方法院高調地向馬雲、阿里巴巴等開出了傳票。

因爲阿里旗下UC Web的一名前印度僱員,聲稱自己因爲對公司審查制度、假新聞提出異議而被解僱。

近幾年,中國巨頭們都在搶奪印度市場,把中國的商業模式一一嫁接到恆河畔。

他們眼中的對手只有彼此,眼前是錢景無限。

但當印度開動國家機器反噬中國資本時,一場滿是山寨、洗劫、突圍的“圍剿反圍剿”打響了。

可以理解,印度是一個擁有13.5億人口的國度,一個2019年GDP總量排名世界第5的大國。

當印度的GDP超越其宗主國——英國之後,它的眼前只剩下美中日德了。

這樣一個國家,怎麼會沒有膨脹的野心呢?

2019年GDP排名前十國:美國、中國、日本、德國、印度、英國、法國、意大利、巴西、加拿大。圖源:世界銀行

印度的焦慮是,經濟增速還不夠爆炸,國際地位還不夠配位。

從中國改革開放的騰飛,印度看到了太多相似性;

從中國投資者源源不斷輸出的模式、資本和技術上,印度又看到了太多捷徑。

爲了當“下一個中國”,印度也顧不上喫相了。

一個月前,印度當局以“國家安全”的名頭,封禁了59款與中國有關聯的APP,名單上寫滿了熟悉的巨頭名字。

7月28日,印度的封禁名單又追加了47款中國應用。

據外媒報道,印度還在對275款中國應用進行審查,這一次囊括了更多手機遊戲、電商等熱門業務。

加勒萬河谷事件的風波漸漸平息,但這一套連環拳又讓人看出其“去中國化”的態度。

印度精英們,始終想着“要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種姓制度的廣大下層,又遠沒到洗腳上岸的時刻。

大國多方博弈,是印度苦等的良機。所以它加入了鐵幕的戰線,想憑藉左右逢源、暗度陳倉,在借力打力中成爲一個巨無霸。

印度一邊與中國脫鉤,一邊抱緊美國大腿,扶持印度本土公司,複製和山寨全球的一切模式。

這個套路我們很熟悉,但現在才知道其中利害。

如今,印度成爲了全球最火熱的吸金地。

這造就了印度首富,如今的亞洲首富——穆克什·安巴尼,一個財富超越馬雲、巴菲特、馬斯克的男人。

全球富豪榜第5,身家809億美元。

國內很多人知道他,是因爲他有一棟天價、奢侈和古怪的大樓。

可他的商業帝國橫跨多個領域,能源、製造業、電信、零售……每一個都不是一般人能涉足的領域,但他全都參與了。

穆克什靠着國家輸血,聯合谷歌、臉書、高通等美國巨頭,獲取全球頂級資本,在2個多月時間裏又炮製了Jio Platforms公司,涉足社交媒體、移動支付、通訊等領域。

穆克什商業版圖及對標公司

中國要一衆財富達人做的生意,他一個人在印度全包了,說全印度都是他的造富機器也不爲過。

在印度抵制華爲5G後,他又官宣了“印度自研”的5G技術,合作開發手機,操作系統,通信網絡和各類應用程序。

華爲成了他的商業帝國最新的獵殺對象。

而相似的,複製中國奇蹟的事情,正在全球各地發生。

03. 科技鏖戰,資本徹夜狂歡

聽證會之後,硅谷四巨頭的股價反而上漲,推動整個納斯達克狂升。

政治爲權力而鬥爭和妥協,資本只講究趨利避害。

彷彿一夜之間,全球最有名的獨角獸公司都放出了上市信號。

比如,字節跳動、螞蟻集團、滴滴出行;已經上市的巨頭,又想把部門和業務拆分出來單獨IPO,比如京東、百度;而在風口上的公司,還想着迴歸A股,在一個更熟悉的資本市場尋求更高估值,比如康希諾。

這些蟄伏了多年的龐然大物,沒有一個傻子。在市場上火熱的資金,爲了避免空轉、避免風險,必然會傾入“最優質資產”的公司。

越是被針對打壓的公司,越是優質傑出的資產;越是行業困難的時刻,越是行業向龍頭集中的時候。這就是科技戰中資金的邏輯。

所以市場上看着錢多,把估值高的被推得更高,但腰部和臀部的公司一分錢也看不到。

拿下蘋果供應商資格的立訊精密,估值一路突飛猛進;疫苗概念的康希諾、智飛生物、復星集團,都是資本新寵;美的集團這樣的傳統龍頭,在數字化改革後,又一次被外資買爆。

一些人看來是泡沫,是資本抱團遊戲,是千禧年的崩潰重演;一些人覺得估值還不夠高,速度還不夠快,格局還能更大。

科創板一週年,先後迎來了國盾量子、中芯國際、寒武紀三家。隨後螞蟻集團、京東數科也爲其背書。

同時,在這個中概股的低潮期,尋求赴美上市的公司並沒有減少,尤其是新能源汽車中理想、小鵬這些新秀。

國家層面要考慮的更多,既要兜住避險資金出逃,又要把錢導向最需要的地方,從上到下,從廟堂到江湖,都忙得腳不沾地。

不斷背書科創板、打通銀債市場、推動1.5萬億金融讓利、資本市場改革,都是爲了把錢導向最需要的地方——實體經濟、產業升級、科技創新。

7月31日,最高層出席並宣佈了,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這是我國突圍科技封鎖的重要一步。

技術只要落後一步,脖子就被勒緊三分。核心東西要抓在自己手上。

在供應鏈全球化的時代裏,所有優勢都只是比較優勢。所以中國雙循環的構建,是要從受制於外部,變爲受益於外部。

政策明顯向科技公司、創業公司們傾斜。

在全行業艱難的時刻,中小企業面臨大洗牌的生死局。這是我國經濟、就業的主體,是今年要保護的重中之重。

從這個角度看,資本綁定實體經濟,既是利益共享,也是風險同擔。

渡劫,是爲了活下去;危機,是風險與機遇並存。

週期不斷起落,理性和狂熱不斷交替。

7月30日政治局會議定了調:

所有心懷理想、相信價值、篤信長期主義的人,都要做好長期面對一個不確定未來的準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