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DoNews Autumn

責編/楊博丞

錯失旺季

直到7月底,林虎的泳裝廠都沒有等來所謂的“報復性消費”。

下午5點,他把一批兒童泳衣和泳帽裝上發往義烏的車後感慨道,“往年的這個時候正是泳裝行業的旺季,如果發貨晚了都裝不上車,但如今大環境不好,隔兩三天才能走一趟車,我們廠也由之前的每週發三次貨改成現在的每週五統一發貨。”

林虎在遼寧興城經營着一家生產泳衣泳帽泳鏡等泳具的小型工廠,產品主要銷往義烏南通鹽城等華東地區。和當地大多數以海外訂單(外單)爲主要市場的泳裝廠不同,他的工廠從十年前成立以來就一直專注在國內訂單(內單)上。

用林虎的話說,正是多虧了多年來在國內市場打下的基礎,他的工廠才能勉強撐過這一段艱難時期。

據他介紹,在國內疫情最爲嚴重的二三月份,內單需求幾乎可以說是暴跌了100%,那兩個月他的工廠基本上屬於停產狀態,18名工人也全員放假。直到4月初國內疫情得到控制,這一情形才稍微有所好轉。

“復工以來,訂單開始零零散散地進來。到目前爲止,我們廠的產能已經基本恢復,但銷量卻只恢復了往年的一半左右。”林虎對「DoNews」解釋道,“主要是因爲下面的經銷商普遍都很謹慎,他們也不願意拿太多貨壓在手裏。”

河北石家莊的王建便是謹慎的經銷商之一。

晚上6點半,在自家店裏忙了一天的王建又匆匆趕到信譽樓百貨新樂店的內衣部,爲接下來的泳衣專場直播做準備工作。

此前,作爲供應商的王建並不會參與到商家的銷售環節,但隨着疫情導致各大商場的人流量驟減,受困於此的商家們只能選擇近來流行的直播帶貨進行自救,將銷售場景由線下轉到線上。

“我們現在與河北的各大連鎖商場都有合作,他們利用自身的會員基礎進行線上銷售,而我們正好可以藉此去一下庫存,也算是一種雙贏吧。”

對王建來說,雖然目前泳裝的銷量有所回升,但因爲疫情的不確定性,他也不敢盲目樂觀。

“你看,上個月北京一有疫情,河北就立馬賣不動了,所以我跟興城廠家那邊也不敢拿太多貨,今年大概只拿了去年同期的五分之一。”王建說道。

除了廠家和經銷商,泳裝裁剪工人王明海的日子也同樣不好過。

“往年的這個季節,泳裝廠天天加班是常事,我們最忙的時候月入過萬都不是問題。”隨着工廠的訂單大幅減少,王明海的工作也因此受到影響。

“雖然現在也偶爾加加班,但你能明顯感覺到今年整個興城的泳裝廠都沒往年火爆,不少工廠甚至還有一些閒着的機器,廠裏的兩班倒也變成了三班倒,我們到手的工資也少了近三分之一。”

儘管如此,王明海對目前的現狀似乎還算滿意,他表示有的工人如四線、雙針等因爲接不到活都改行送外賣或者搞直播去了,而他至少還有活兒幹,“畢竟我還算有一門手藝”。

泳裝行業有一個說法——一年之計在七月,作爲一年當中需求最爲旺盛的月份,每年的盛夏時節就成爲了泳裝行業的銷售旺季。

但從當前的情況來看,消費者對疫情依然敏感、經銷商拿貨又十分保守,廠家的銷量始終無法回到從前。由此可見,興城泳裝行業錯過2020年的銷售旺季,已經成爲不爭的事實。

內外交困

雖然錯過了今年的銷售旺季,但林虎的工廠尚且還可以憑藉日漸增多的內單需求緩慢恢復,但對興城大部分以外單爲主的泳裝廠來說,隨着海外疫情不確定性的增加,他們的復原之路仍然充滿未知。

貝貝便是諸多爲此苦惱的泳裝廠商之一。

4月初,國內疫情剛剛好轉,國外卻在快速蔓延,從這時起,貝貝開始不斷收到國外客戶要求取消訂單或是工期延後的消息。“但好多客戶訂金都付了,所以廠裏在年前就備好了幾百萬的布料,現在倒好,這批貨全砸手裏了。”

爲了應對這次危機,貝貝同時準備了兩套方案——擴充產品線和外單轉內單。

“剛開始內單需求也還沒起來,但國外對防護用品的需求量暴增,所以我們就決定轉型做口罩、防護服和護目鏡。”

由於上游原材料的價格猛漲、歐美國家對防護用品的要求較高以及各種進出口限制,貝貝的泳裝廠在這一轉型上並沒有成功。

“我們先趕製了一小部分成品做試驗,結果從採購到銷售整個過程中遇到了太多問題,所以我很快就放棄了,又開始做瑜伽服。”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疫情期間全球瑜伽用品的銷售額增長了154%。正是由於這一需求的大幅增加,貝貝年前的囤貨才得以消化近半,資金也迴流了一部分。

“瑜伽服和泳裝的面料相同,生產工藝也類似,所以往這條產品線轉對工廠來說相對容易,而且我們在德國和西班牙也有一些之前合作過的客戶,他們的泳裝訂單減少,但瑜伽服健身服的需求卻有所上漲,我們可以幫他們做一些代加工。”

儘管工廠向瑜伽服的轉型還算成功,但其銷量卻遠遠趕不上往年的泳裝銷量。“只能說是彌補了泳裝訂單的一部分損失”。隨着運動產品的需求回落,泳裝銷路依然是貝貝面臨的主要難題。

由於海外的泳裝需求仍不明朗,於是逐漸回暖的內單需求便成了貝貝的下一個目標。但想要搶佔這一市場卻並不容易,原因在於目前內單市場的競爭已經到了白熱化的階段。

首先,內單市場本來就“僧多粥少”。雖然近幾個月內單需求有所增長,但還遠沒有達到往年的同期水平,再加上各大外單廠商前來“搶食”,內單廠商們的處境也更艱難。

林虎表示,自從外單廠商加入以來,“價格戰”就成了他們之間爭奪市場的主要手段。

“本來我手裏就壓了好多貨,每天要發N條朋友圈搞特價處理,結果他們一來就給個特價中的特價,你說我跟着降還是不降?”說到和外單廠商的價格戰,一直笑呵呵的林虎似乎有些急了,“降了我就虧本了,不降的話客戶就要被人家搶走了。”

但對外單廠商來說,他們也沒有其他的選擇。“主要是我們的客戶都在海外,在國內根本沒有銷售渠道,如果不跟他們拼價格的話,我們的泳裝要賣給誰呢?”

談到“價格戰”,貝貝言語間也充滿無奈。“我現在最大的期望就是外單儘快恢復正常,這樣內外單就互不打擾了。”

尋找出路

Bob和家人剛剛取消了今年八月的希臘海島度假。

由於疫情反彈,希臘官方宣佈從羅馬尼亞入境到該國的所有人員必須提供核酸陰性證明,考慮到測試程序的複雜以及高昂的檢測費用,Bob一家無奈只能放棄每年的希臘之旅。

根據希臘旅遊局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該國的遊客人數僅爲去年同期的四分之一。對於這個三面環海的旅遊國家來說,它將迎來有史以來最爲艱難的一個夏天;而對於8000公里之外的興城來說,這一情形持續得越久,其打破當前困局的機會就愈發渺茫。

以女士內衣起家的西班牙品牌Oysho近年來將產品線擴充至泳衣和健身服領域,並且有部分商品在中國工廠代爲生產。該品牌羅馬尼亞一家門店的銷售人員Alina告訴「DoNews」,在五月中旬解封之前,該店泳衣的線下銷售爲零;隨着國家的全面解封,這一情況並沒有得到太大的改善。

“本來今年公司發給我們的庫存只有往年的一半,但從現在的銷售情況來看,也大概只消化了60%左右,相當於實際銷量不到去年的三分之一。”

今年夏天已過大半,第二波疫情又帶來不小衝擊,Alina對該公司泳裝市場的發展並不看好。在她看來,如果疫情持續反彈,再加上經濟因素,近兩三年內泳衣的銷售情況都不會太樂觀。

內單競爭日趨激烈,外單恢復遙遙無期,對興城一千多家泳裝廠來說,這無疑是一個致命打擊。但其實早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興城就面臨過同樣的困境。

彼時,隨着全球經濟遭受重創,世界各地的泳裝訂單幾乎全部取消,興城大大小小的廠房也在一夜之間變得安靜。最終,幫助其化解上一次危機的,是泳裝產業的電商化和品牌化。

在線上銷售體系建成以前,興城以內單爲主的廠家需要自己去全國各地“跑市場”,這一傳統做法導致當時泳裝市場過窄,難以在國內全面鋪開。隨着興城泳裝產業的全面電商化,這一局面纔有所突破。

根據興城市泳裝協會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底,興城的泳裝網店已達4萬多家,全國泳裝電商銷售中的80%在興城出貨,而當地第一家試水電商的“小桃泳衣”也完成了近4億的年銷售額,成功搭上了互聯網這輛高速列車的發展。

對外單廠家來說,爲海外品牌做代加工終究屬於“靠他人賞飯喫”,命運也掌握在對方手裏。只有建立自己的品牌,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擺脫對對方的依賴。也是在此時,“範德安”、“蝶姿”、“波尼士”等興城本地泳裝品牌開始嶄露頭角,並迅速在國內外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十二年後,金融危機變成了全球疫情,讓興城再一次陷入危機。不過,與此前不同的是,隨着電商化和品牌化多年來的加持,如今的興城有更夯實的產業基礎以及更大的底氣去面對這次挑戰。

結語

從北京出發,一路向北直驅450公里,便來到了遼寧葫蘆島的一個縣級城市——興城。

上世紀八十年代,一件樣式簡單“泡泡泳衣”讓這個原本以重工業爲核心的東北小城瞬間變得時尚起來。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興城也順利完成了由“東北老工業區”向“中國泳裝名城”的完美蛻變。

如今,在這座面積只有2417平方公里的海濱城市裏,已經聚集了1200多戶泳裝生產企業,從業人員超過10萬人。僅2018年,興城泳裝的年產量就高達2.2億件(套),年產值超140億元,其在全國泳裝銷售額佔比達40%,佔全球泳裝銷售額的25%,相當於全球每賣出4件泳裝,就有1件來自興城。 蛻變雖美,但過程卻並不易。

受疫情影響,興城在今年遭遇了自金融危機以來的第二次困境——先是國內市場遇冷,導致工人無單可做,被迫長期放假;等到內單需求稍有回暖卻又面臨海外市場告急,導致外單開始與內單“搶食”。

但直到七月底,由於消費者的敏感和經銷商的謹慎,泳裝行業並沒有迎來往年的銷售旺季。雪上加霜的是,從海外目前的現狀來看,當前這一情形很有可能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爲了走出這一困境,各大泳裝廠家和經銷商們也使出渾身解數進行自救,他們或藉助直播這一新興形式爲工廠帶貨,或開發新的產品線來拓寬銷路。

但在自救過程中,興城泳裝同行間“產品同質化嚴重”、“低價惡性競爭”等問題也層出不窮。因此,一場針對泳裝廠家和整個行業的重新洗牌以及產業轉型將不可避免。

“疫情總有一天會過去,人們終究會重新回到海邊。”

晚上23:43,林虎發送了今天的第22條朋友圈,並配上他爲自家工廠泳帽代言的照片。

注:林虎、王建、王明海、貝貝、Bob、Alina均爲化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