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中國畫,瞭解一些傳統的美學法則極其必要,對於指導我們的藝術探索實踐大有裨益。“似”與“不似”的辯證法對於初學者來說,似乎是高大上,可望而不可及,畢竟這一成熟的理論是畫家長期實踐的領悟,是畫家集繪畫經驗之大成。因而初學者一時無法領會和有效地運用。個人觀點認爲,在初學者尚不具備傳統筆墨功底和寫生能力的情況下,宜先了解其辯證關係,再嘗試運用。

圖片來自網絡

01“似”與“不似”美學法則的演進

中國畫講究“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句出自唐代畫家張璪的不朽名言,說明了藝術來自於生活中美的事物。但這種生活中的美,在成爲藝術美之前,已經過了畫家主觀情思的熔鑄與再造,已不再是原有事物的翻板,而是客觀事物的形神與畫家主觀情思的有機統一。畫家作品所反映的客觀事物已帶有了畫家主觀情思的烙印。

圖片來自網絡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一美學思想,可謂影響深遠!明末清初著名畫家石濤提出的“不似之似”也未脫離這一思想,它與“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都強調藝術形象不是完全照搬對象的一切,而是畫家通過“內營”,再現其形神。如果說“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是對藝術的總體把握,那 “不似之似”則是藝術形象更加具體的體現。

圖片來自網絡

石濤的“不似之似”說,揭示了藝術形象 “形”與“神”的辯證法。這一藝術法則,同樣在中國畫的創作和欣賞中得到遵循。近現代繪畫大師齊白石作爲傳統繪畫的代表,在中國傳統繪畫遭遇重大挑戰的二十世紀,他認爲好的畫就是“妙在似與不似之間”。他 以中國傳統美學思想爲基礎,繼承和發展了石濤的"不似之似"說,形成了自己的繪畫形神觀。

圖片來自網絡

齊白石的繪畫形神觀,仍然要求形神兼備,提出“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爲媚俗,不似爲欺世。”他作爲一位出生於農村,由“畫工畫”進入“文人畫”領域的畫家,其藝術歷程和創作經驗,是從追求“似”到追求“似與不似之間”的最佳範例。可說他在對藝術的探索實踐中,對傳統繪畫的形神關係、物我關係作了獨特闡釋,豐富和拓展了傳統美學思想。

圖片來自網絡

02“似”與“不似”的辯證關係

“似”與“不似”既是矛盾的,但又是辯證統一的。白石老人將好畫的標準界定在“似與不似之間”,說明了藝術作品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辯證關係,說明了“形”與“神”的統一,以及“神似”在繪畫中的重要地位。藝術品作爲自然界中的事物和人類社會生活現象在藝術家頭腦中反映的產物,它包含了藝術家的生活理想和審美理想,這種理想正是介於“似與不似之間”的。

圖片來自網絡

藝術作品的功用在於傳達作者的思想感情,並通過人們的感受和理解,幫助其認識生活,並給他們帶來美的享受。任何藝術家用作品反映生活的時候,都不可能完全刻板地、冷冰冰地複製生活。他們在面對大千世界時,其概括,選擇往往受到自身社會立場、生活理想、審美趣味、創作方法的影響,從而表達出自己的主觀感受,最有力地創造出自己認爲最美的藝術形象。

圖片來自網絡

當然,藝術是要力求真實地反映事物的形象的,這是人們認識生活、感受美的基礎。但藝術和科學畢竟是人類認識生活和世界的兩種不同方式,前者追求的主要是美,後者則是真。因此,我們如果一味地用科學意義上的“對不對”,是否毫髮畢肖來要求藝術作品,那就等於用解剖圖取代靜物畫,從而使審美走入絕境。因而,藝術所求的真不等於科學要求的真。

圖片來自網絡

齊白石之所以能悟出“似與不似”,正是在繼承傳統、師法自然,於“不教一日閒過”的不懈鑽研探索中,明白了藝術求“逼真”、求“神似”、求“有我”的真諦,認識了藝術作品“太似則媚俗,不似則欺世”的道理,毅然在“衰年”變法,使畫風大變,求得了從“似與不似”中產生絕妙的藝術效果,創造出了高度的“真實”,即藝術典型的佳作了。

圖片來自網絡

03嘗試運用“似”與“不似”的辯證法

“似”與“不似”與其他傳統美學思想一脈相承,無不貫穿着主客一體、物我交融的辯證法則。我們對“似”與“不似”的辯證關係有所瞭解後,是否對運用這一辯證法有一定的畏難情緒呢?答案是肯定的!任何藝術的實踐都需要藝術理論的指導,理論與實踐有一個磨合過程,這一過程必定是艱辛付出的過程,唯有堅持纔會收到成效。

圖片來自網絡

對於初學者來說,要克服畏難情緒,應以瞭解爲主,嘗試運用爲輔,再逐步深入。要拋棄功利心和投機取巧。有的沒學幾天畫便冠以畫家之名,他們用所謂“標新立異”、“塗鴉”等曲解“似”與“不似”實不可取!即使像齊白石那樣的大家在求“似”的道路上也探索了半輩子,才“衰年變法”創造出前無古人的“似與不似之間”的藝術世界。這對初學者無不是一種最好的啓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