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訊 (記者/王佳欣 通訊員/粵消宣)“敞開喫,血糖不升高”、“讓控糖人士也能正常喫飯”……近年來,隨着健康飲食觀念的普及,市場上出現了一種宣稱“低糖”“降糖”或“脫糖”的電飯鍋產品(下稱“低糖”電飯鍋),引發不少消費者的關注。

作爲新興消費品,“低糖”電飯鍋產品性能如何?確實具有“低糖”功能嗎?筆者從廣東省消委會獲悉,爲掌握“低糖”電飯鍋產品真實情況,引導科學消費,推動行業健康發展,省消委會於今年3月至7月聯合佛山市消委會,委託第三方檢測機構——威凱檢測技術有限公司,開展了“低糖”電飯鍋商品比較試驗。

本次比較試驗20款測試樣品,均由消委會工作人員通過線上線下渠道,模擬實際消費購得,價格從198元/臺到1699元/臺不等,覆蓋高中低檔產品,基本涵蓋了市場上“低糖”電飯鍋產品的主流品牌和重點型號。爲突出針對性、實用性、客觀性,本次比較試驗在測試產品安全性的基礎上,重點選取了蒸煮米飯的還原糖含量、抗性澱粉含量兩項行業認可度高、性能代表性強的功能指標進行測試。

從比較試驗結果來看,在功能效果方面,20款樣品中有18款樣品低糖檔位蒸煮的米飯與普通米飯相比,還原糖含量有不同程度減少,而抗性澱粉含量不同程度增加,說明大多數“低糖”電飯鍋樣品具有一定的“減少米飯糖類含量”的功能效果。但值得特別注意的是,本次比較試驗未涉及消費者實際食用“低糖”電飯鍋煮出的米飯後的血糖變化情況,即雖然“低糖”電飯鍋能在不同程度上減少米飯的還原糖含量,增加抗性澱粉含量,但並不等同於食用“低糖”米飯就直接降低人體血糖含量。廣大消費者應科學看待“低糖”電飯鍋的功能效果,必須清楚食用“低糖”米飯不能作爲“降血糖”的主要方式,特別不能取代有關藥物的作用。

此外,本次比較試驗發現,低糖電飯鍋關於“降糖”的功能宣傳,容易產生誤導,讓消費者誤以爲該產品具有“降血糖”的功能。宣傳同時還存在該類產品宣稱的功能指標和參照對象不明確、大部分樣品宣稱的效果與測試結果不一致等問題。因此,消費者要正確看待產品的廣告宣傳,購買前可向導購員問清楚產品功能效果是否有技術鑑定報告,如果產品宣稱的降糖率高達60%以上,又沒有第三方檢測機構的鑑定報告或證書做技術支撐,建議慎重購買。如果產品宣稱降低澱粉率,與實際的降糖效果核心指標關聯性不大,也建議慎重考慮購買。

結合本次比較試驗情況,廣東省消委會向生產廠家提出以下建議:重視消費者食用體驗,重視產品質量研發提升,爲消費者提供更多優質創新產品;加強研究,推動“低糖”電飯鍋性能標準的制定和發佈,促進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