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屈原《離騷》中的這句話,振聾發聵,響徹千古。人生在世,信仰可貴。這是我心中追求的美好,哪怕多次死亡也不後悔!

這句話,屈原做到了,言行一致。

時光過去千餘年,中唐有一個叫劉禹錫的大文豪,也做到了"苟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蔑視權貴,勤政愛民,著作等身,流芳百世。

劉禹錫的一生,可用這四句話概括。

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籍貫河南洛陽,生於河南鄭州滎陽。唐代大臣、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

劉禹錫進士及第,本爲朝官,卻屢遭貶謫,前後長達二十三年,命運坎坷。

本來劉禹錫完全可以在一線城市生活,是社會上層人物,因爲想改變社會現狀,銳意革新,得罪了權貴,一再遭貶,下放到二三線城市工作。

按理說,被貶一次,應該吸取教訓,回到京城,多到權貴府上走動,寫點詩文討好,這樣不但能留在一線城市,還有升遷空間。

劉禹錫這個楞頭青,倔得很呢,始終沒有向權貴低頭。我勤政愛民,爲陛下分憂,爲大唐效力,我錯在哪兒?你們這些權貴說呀!你們爲什麼打壓我!

好,你們打壓我,可我是打不死的小強!

憂國憂民是我的強項,吟詩作文是我的愛好。

唐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劉禹錫被王叔文看中,被任命爲屯田員外郎、判度支鹽鐵案,參與對國家財政的管理。這段時間裏,劉禹錫是工作狂,和柳宗元一道成爲革新集團的核心人物。

可惜好景不長,許多惠民措施觸犯了藩鎮、宦官和大官僚們的利益,在保守勢力的聯合反撲下,改革很快宣告失敗。

唐順宗被迫讓位於太子李純,王叔文賜死,王丕被貶後病亡,劉禹錫與柳宗元等八人被貶爲遠州刺史,後加貶爲遠州司馬,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八司馬事件"。

此後,劉禹錫在朗州工作了近十年,寫下了大量寓言詩,抒發對現實的不滿,主要是同情百姓疾苦、諷刺權貴。其間他多次深入民間採風,寫下不少清新活潑的民歌。

唐元和九年十二月(815年2月),劉禹錫與柳宗元等人一起奉召回京。

劉禹錫見不少權貴醉生夢死,和十年前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憤慨不已,遂寫《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一詩。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裏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這首詩呀,可捅了馬蜂窩啦!

詩的字面意思通俗易懂:京城的大路上行人車馬川流不息,揚起的灰塵撲面而來,人們都說自己剛從玄都觀裏賞花回來。玄都觀裏的桃樹有上千株,全都是在我被貶離開京城後栽下的。

看什麼花呀,花非花!

這千樹桃花,指十年以來由於投機取巧而在政治上愈來愈得意的新貴。而看花的人,是那些趨炎附勢之徒。他們爲了功名富貴,奔走權門,吹牛拍馬,令人作嘔。就如同在紫陌紅塵之中,趕着熱鬧去看桃花一樣。

結句指出:這些似乎了不起的新貴們,也不過是自己被排擠出外以後被提拔起來的罷了。他這種輕蔑和諷刺相當有力,十分辛辣,他的政敵看了,芒刺在背,感到非常難受。所以此詩一出,作者及其粉絲們便立即受到以武元衡爲首的權貴打擊!

本來劉禹錫被貶播州,在裴度、柳宗元等人的幫助下,改貶連州。

在連州,劉禹錫一呆五年。

後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劉禹錫一直在地方工作,夔州(今重慶奉節縣)、和州(今安徽和縣)都有他活動的證明。

唐寶曆二年(826年),劉禹錫終於被調回京師洛陽,此時他已54歲。

唐大和二年(828年),劉禹錫重遊玄都觀,感慨萬千。想到奸相武元衡已死14年,而14年前,正是武元衡的打擊,他纔再度被貶。觸景生情,感慨萬千,劉禹錫一揮而就,寫下《再遊玄都觀》。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盡淨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詩人以"玄都觀"喻朝廷,以"桃花"喻得意小人,以"種桃道士"喻頑固官僚,以"菜花"自喻,表現了對小人得志的輕蔑和對守舊不化的官僚們的嘲諷,句中詩人那種從不屈服的意志力和充滿自信的喜悅是不言而喻的。

因爲此詩,劉禹錫又接連被貶蘇州、汝州、同州刺史。

唐開成元年(公元836年),劉禹錫終於回到東都洛陽,擔任太子賓客。

晚年的劉禹錫,常和白居易、裴度等人詩詞唱和,著名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是唱和傑作。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在詩中,劉禹錫豪情不減當年,充滿了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一切都會過去的,新生事物不斷湧現,今天聽歌,我增添了勇氣!

唐會昌二年(公元842年),劉禹錫病故,終年70歲。

一代詩豪劉禹錫死後,被葬在了河南滎陽(今鄭州滎陽)。鄭州滎陽市政府在劉禹錫墓的基礎上,耗巨資建設了佔地280多畝的大型文化主題公園--劉禹錫公園,並免費向市民開放。

如今中國有不少劉禹錫的景點,證明了後人對他的推崇認可。而當年打壓劉禹錫的權貴們,早已被後人唾棄。劉禹錫泉下有知,亦當笑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