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阿爾茨海默病2018年報告》顯示,每3秒鐘,全球就有一名癡呆症患者產生。目前,全球至少有5000萬的癡呆症患者,其中60%~70%爲阿爾茨海默病患者。

目前尚無特效療法能阻止或逆轉阿爾茨海默病的病情進展,但越來越多的流行病學研究表明,阿爾茨海默病是可以預防的,有效控制危險因素、合理利用保護因素可以顯著降低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率和患病率。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鬱金泰教授臨牀研究團隊聯合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新加坡、希臘等該領域國內外知名學者,歷時5年研究,對現有的研究證據進行了系統回顧和薈萃分析,制定了全球首個阿爾茨海默病循證預防國際指南。

該指南對於疾病預防策略的制定有重大意義,相關研究成果近日以“阿爾茨海默病循證預防”爲題,發表於本領域國際頂尖雜誌《英國醫學雜誌》(BMJ)的子刊《神經學、神經外科學與精神病學雜誌》上,並被BMJ出版社選爲媒體發佈,向全球5000家國際媒體發佈此項研究結果,引起了國際醫學界的廣泛關注。

這份指南針對相關影響因素和干預措施,對預防阿爾茨海默病給出瞭如下10點建議(I級推薦、強烈建議):

①65歲以上人羣應保持體重指數在一定範圍內,不宜太瘦;

②多從事認知活動,如閱讀、下棋等刺激性腦力活動;

③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罹患糖尿病,對於糖尿病患者應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減退情況;

④保護頭部,避免外傷;

⑤65歲以下人羣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罹患高血壓;

⑥避免直立性低血壓發生,對於直立性低血壓患者,應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狀態;

⑦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對已有抑鬱症狀的患者,應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狀態;

⑧放鬆心情,平時避免過度緊張;

⑨早年應儘可能多地接受教育;

⑩定期檢測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對於“高同型半胱氨酸”患者應用維生素B和/或葉酸治療,同時密切監測其認知功能狀態。

上述建議近三分之二與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和生活方式密切相關,說明了保持良好的心腦血管狀態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對預防阿爾茨海默病的重要性。

延伸閱讀

同型半胱氨酸會讓人“變傻”

《阿爾茨海默病循證預防》一文中第十條建議“定期檢測同型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到底是什麼物質?危害大腦的祕密又在哪裏呢?

同型半胱氨酸傷害神經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血液中一種對血管有損傷性的含硫氨基酸,當其檢測值大於或等於10微摩爾/升時,臨牀上稱之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高Hcy)。

認知功能損害和癡呆形成的關鍵是神經元的喪失,導致局部腦萎縮及不溶性蛋白質沉積。研究發現,“高Hcy”會產生神經元纖維纏結和澱粉樣蛋白斑塊物質,致使神經元死亡。大量動物實驗結果也表明,“高Hcy”能從基因表達水平進行調控,使大腦中澱粉樣蛋白沉積增加,最終絞殺了神經元。而且,Hcy水平的增高也會直接戕害神經系統,帶來血管損傷,釀成各種認知功能缺損,最後加速了癡呆發生、發展進程。

只因雞鴨魚肉喫太多?

追本溯源,“高Hcy”究竟從何而來?Hcy是人們在日常食用的雞鴨魚肉中代謝而來的,這些食物都含有蛋氨酸。正常情況下,人體能將蛋氨酸分解成Hcy,此時體內如有足夠B2、B6、B12、葉酸輔酶等維生素B族參與催化的話,Hcy則能夠繼續被分解爲良性物質,如谷胱甘肽、S腺苷蛋氨酸等,這些化學物質有抗氧化、抗衰老、抗抑鬱和保肝等效果。

若是體內缺乏上述B族維生素,Hcy就無法被分解,並積蓄在人體內,表現爲“高Hcy”,使體內的甲基化和抗氧化能力下降,破壞人體生化平衡,從根本上動搖健康根基。

膳食平衡才能趨利避害

怎樣才能將“高Hcy”降下來?膳食方面,給大家如下建議:

一是少喫肥肉,多喫大豆製品,如豆腐、豆漿、豆皮等;

二是注重低鹽飲食,方便麪、火腿、鹹菜、辣椒醬、豆瓣醬等加工食品裏的隱形鹽要高度警惕;

三是少飲濃茶和咖啡,控制酒量;

四是多食用富含維生素B2、B6、B12、葉酸、鋅及鎂的食物,可有效降低“Hcy”代謝含量,減少體內積蓄,如糙米、燕麥、小米、鮮玉米、大豆類、小白菜、菠菜、萵苣、獼猴桃、香蕉、堅果類、魚類、奶酪、納豆等;

五是多進食鱈魚、帶魚、三文魚、沙丁魚、山核桃、胡桃、亞麻籽、亞麻油、紫蘇油、火麻油等,以抑制慢性動脈炎症,遏制Hcy水平,防範心腦血管疾病的偷襲;

六是及時補充高效的膳食補充劑,如具有活性的葉酸、B6、B12、B2,以及鋅元素和甜菜鹼等;尤其是在Hcy指標大於10微摩爾/升的時候,應該及時服用葉酸、維生素B6、維生素B12單方或複方製劑。

文: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神經內科主任 張卓伯

整理:衣曉峯 嶽金鳳 王建影

編輯製作:鄭穎璠

審覈:方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