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道

用心呵護生命的讚歌

——記蚌醫二附院康復醫學科護士長沈傳業

“初心不會因來路迢遙而改變,使命不會因風雨坎坷而淡忘,作爲一名與生命同行,護佑健康的護士,我當用熱血、真誠、智慧去延續生命,用理想、奉獻和熾熱的心履行‘做護士、做天使’的諾言!” 這是蚌埠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康復醫學科護士長沈傳業在談到人生價值時吐露的心跡,也是她二十餘年如一日,在平凡的護理崗位上,用熱忱、果敢、隱忍、溫情爲自己書寫的標籤。

生如夏花,心清如蓮

你知道我們的護士平均每天要走多少步嗎?”採訪前,沈傳業問。

“5000步?8000步?還是……”看着記者猜測的神態,她打開微信運動圈,令人驚訝的是,這些看似柔弱的姑娘,每一個班次下來,步數基本都在一萬多步以上!

“這就是我們護士,或許沒有做過什麼驚天動地的壯舉,但卻擔當着守護生命的責任。” 沈傳業動情地說,在康復醫學科,打針、喫藥、輸液、康復,翻身、叩背、餵飯、吸痰是護士每天不知要重複多少遍的工作,平凡而瑣碎。可如果我們把這些小事與時間聯繫起來時,就會感悟出一種堅守的力量,而這種堅守也足可以讓平凡變得偉大動人起來。

沈傳業已在護理崗位堅守了28年,自2010年擔當起護士長以來,她像大姐一樣關心愛護着身邊的每一個人,始終以積極向上的態度引導團隊奮力前行。

細節決定品質,也成就完美。在病人身邊陪伴是護士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作爲病區護士長的沈傳業帶領她的團隊着力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優化服務流程,精業、創新、提效,提升病人就醫體驗,只爲能讓患者感受到更有溫度護理。都說久病磨人心,在這個以腦血管後遺症患者居多的科室,或許只是一時疏忽,就會讓病人身上多幾處褥瘡,就會讓創面感染、惡化,更別說長久癱躺臥牀的患者了……。對此,沈傳業經常告誡大家,現在的醫學手段是有限的,許多時候我們還無法與命運抗衡,但爲患者服務是無限的,作爲護士,可以運用所學、所長進行有效預防。比如,多關護、勤翻身、鼓勵患者多活動,甚至僅僅是多一分陪伴都會減輕一些病人身體上的痛苦。

正是在沈傳業身先垂範和潛移默化的培育下,康復醫學科護理團隊形成了文化暖心、服務創新、技術更新、用具革新、充滿信心的良好人文氛圍。當她們運用嫺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一次又一次地幫助病人戰勝病痛,走出陰霾,那一聲“謝謝!”那豎起的拇指和燦爛的笑容就是她們收穫的最大快樂。

敬畏職業,敬畏生命

“世界吻我以痛,而我報之以歌”,是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所著《飛鳥集》中的詩句。儘管沈傳業並不十分了解這位老人是在怎樣的心境下寫出如此悲切的詩句。但20餘年的護理生涯,經歷了許多委屈,許多不理解的沈傳業完全可以理解和體會其中的情感。

那是一個冬日,一位年過八旬顱腦損傷的病人突發癲癇陷入昏迷,臉上和衣服上都是嘔吐物,大小便失禁,沈傳業和夥伴們立即投入搶救,擦掉老人臉上髒物,清除口腔分泌物,併爲老人擦拭被大小便污染的身體,換上乾淨衣物。當老人的兒女趕到時,不是對醫護人員的感激,而是疑爲治療不當大吵大鬧,面對無端的責罵,沈傳業在耐心疏導解釋的同時,更加強了對患者的照護,看着醫護人員們盡心盡責的工作,聽着周邊病友們講述救治老人的情景,老人的兒女們羞愧難當。

幾周後,老人安祥辭世,他的兒女們卻專程來到醫院,只爲當面向沈傳業和醫護人員們深鞠一躬。道一聲“感謝您們,替我們盡了孝道,讓我父親走的如此有尊嚴!

“還要幫患者洗頭,洗腳,不是吧?”面對記者驚訝的目光,沈傳業說,護理本身起源於生活照顧,也是患者最需要關懷照顧的重要內容,所以在臨牀護理服務過程中,護士不但要通過掌握的專業知識對患者開展有效的治療,還需要通過實施護理,讓患者切實感受到來自於我們的關愛,拉近彼此間的距離,促進護患之間的良好溝通和理解。她表示,儘管有少量患者家屬對護理工作存在偏見,甚至不屑一顧,但更多的是來自於患者和家屬的肯定和讚揚,這也是我們堅守護理崗位的源動力。

如果說這些只是職責所繫,那麼,當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時,在沈傳業身上折射出的則是使命擔當。

疫情發生後,沈傳業聞聽醫院組織醫護力量馳援武漢,她第一時間寫下請戰書,堅決要求到抗疫戰鬥的最前沿去。考慮到她當時身體狀況,護理部要求她堅守待命,可轉眼間她的身影就出現在籌建發熱門診的隊伍中。協助搬運防護物資,清空整備隔離病區,完善防控流程制度……。當市防疫指揮部下達在蚌醫二附院建立發熱觀察病區指令後,按照醫院統一部署,她一邊做好科室醫護人員思想工作,一邊率領大家壓縮原本就不富裕的醫療用房,把通風采光較好的房間交付給合併科室使用。在聽到發熱門診急需轉移平車、輪椅等物資時,又是她,以最快的速度把自己科室最好的醫療設備送到了最需要的地方。

嚴峻形勢下,如何才能讓醫護人員和病人認識到疫情的嚴重性?沈傳業憑着職業的敏感,迅速在科室成立了科學防疫宣講小組,科室交班會、醫患微信羣、護理查房等都成爲了她的宣教平臺。與此同時,沈傳業還在科室實施了最嚴格的手衛生督查令,手把手教病人“七步洗手法”,勤巡查督促病房開窗通風,還鼓勵患者們早期下牀進行功能鍛鍊,指導患者家屬製作合理均衡膳食,以增強患者自身抗病能力,從而在病區營造出了良好的疫情防控小環境。

跳出農門,未忘鄉親

1985年,沈傳業考取了鄭州鐵路衛校,成爲走出鳳臺縣沈莊村的第一人。在她的記憶裏,印象最深的莫過於離別那天,簇擁着自己走出村口很遠的父老鄉親。她說,現在家鄉的變化很大,但由於地處偏僻,這個如今擁有三千多人的行政村醫療條件還很差,僅有一個衛生室很難滿足鄉親們的就醫需求。爲此,她就自願擔當起了這個村的衛生健康義務幫扶人。老鄉們需要就醫,她總是熱情的安排檢查就診,需要住院治療時,她竭盡全力提供生活照料。爲方便鄉親們問病詢藥,她還建起了微信羣,搭起了衛生科普宣教、健康生活指導的“連心橋”。

爲進一步改善家鄉醫療資源缺乏的困境,沈傳業還充分藉助自己所在省屬三甲公立醫院的優勢,在醫院的大力支持下,邀請醫學博士、知名專家和護理骨幹走進家鄉開展義診活動、舉辦“健康課堂”、普及中醫藥知識,參與活動的醫護志願者不僅有針對不同病症做出專業診斷,還耐心講解均衡飲食和規律作息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真的是太好了,我一直以爲自己心臟有毛病,看了很久都不能解決,上次您們來村義診給開了幾副藥,這不,現在身體棒棒的,到底是專家,太感謝您們了!”看着醫護人員個個忙得滿頭大汗,一位村民把一瓶瓶礦泉水送到了醫護人員手中。

“非常感謝蚌醫二附院的專家們不辭辛苦來這免費義診,指導健康生活,讓當地百姓不用出門就能享受到了大醫院的服務,也要感謝沈傳業心繫家鄉,爲保障鄉親們的身體健康、改善農村不良衛生習慣做出的努力。”談到開展共築鄉村健康美好生活的貼心活動,鳳臺縣丁集鄉沈莊村的村民們讚不絕口。

“以前總是病人來找醫生,現在我們來找他們,上門送服務,減少百姓的病痛,是我們醫護人員應該做的”。8月2日,參加了上沈莊村義診活動的蚌埠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康復科專家張春俠動情地說。

這就是沈傳業,她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精業進取,在不平凡的救死扶傷路上從未怠慢,用心、用情、用愛把自己的職業素養化作了永不熄滅的蠟燭,照亮着每一位需要關愛的人。這種歸於沉靜的神聖,表達了她們對生命最真情的理解與關愛!

2020年3月,在人們的期盼中,充滿現代感的蚌醫二附院總院投入正式使用,較過去擴大數倍的康復醫學中心舒適、寬敞、明亮,如何把新家佈置的更溫馨舒適?於是,沈傳業放棄了午休,放棄了休息日,時常忙碌到晚上22點纔回到家中。從內部區域劃分到各類功能用房的設計佈置,從各類醫療傢俱定位到被服備品申領,幾乎每個細節她都會親力親爲。搬遷了,總院區的康復中心如期有條不紊地接診運行。而此時她卻主動要求留在老病區守護患者,把更高的施展平臺,更多的發展機會留給了年輕的護理骨幹。

無疑,作爲護理戰線上的“老兵”沈傳業是可敬的。只因爲她用堅強的信念和甘於奉獻的精神,完美地詮釋了爲什麼“生命”二字最重,“責任”二字最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