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圖譜的成功繪製有助於對國內肝內膽管癌患者的分類實施,進一步改善預後。


日前,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肝臟外科主任王魯教授團隊發表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該團隊成功繪製出基於中國人羣的肝內膽管癌的“基因圖譜”,揭示其基因變異特徵。這也是國內首次針對肝內膽管癌的大人羣、大規模基因組學研究,將爲國人肝內膽管癌患者的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等“精準治療方案”的制訂提供基礎數據。相關研究在國際權威期刊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發表。

論文題目截圖

65%患者初診即晚期,精準方案需求迫切
“在人體消化系統中,肝細胞產生的膽汁經肝臟內膽管流出,並匯聚通過總膽管到達膽囊內儲存。肝內膽管癌即是指肝臟內的膽管發生了癌變,”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肝臟外科主任、肝臟腫瘤多學科綜合診治團隊首席專家王魯教授表示,“作爲第二常見的肝臟原發惡性腫瘤,肝內膽管癌佔所有原發性肝癌的15%-20%。然而,由於早期無特異性症狀,65%的肝內膽管癌患者在出現症狀前往診時已經到了晚期。”
據瞭解,不同階段肝內膽管癌的療效差異顯著。外科手術是目前根治肝內膽管癌最爲有效的手段,經過根治手術,肝內膽管癌有望獲得長期生存;而錯失根治手術的患者,通過放化療或姑息治療手段的5年生存率不足20%。
另一方面,晚期或無法進行外科手術的肝內膽管癌患者可選擇的治療方法非常有限。目前,吉西他濱和順鉑的聯合化療方案是這部分患者的標準治療方案,尚無標準的靶向治療方案,特別是關於肝內膽管癌靶向治療等研究非常匱乏。
“基因數據研究是制定精準方案的關鍵基礎,而在肝內膽管癌領域的基因研究相對缺乏”,王魯教授表示,“雖然二代基因測序技術較爲成熟,是對肝內膽管癌進行分子特徵分類的理想手段,但是目前將該技術用於中國人羣肝內膽管癌的大規模基因組學研究很少,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精準方法的實施。”

繪製國人肝內膽管癌“基因圖譜”,
分類施治效果顯著
針對國人肝內膽管癌基因數據研究的不足,王魯教授團隊領銜開展了一項大人羣、大規模的臨牀研究。該項目納入了122例肝內膽管癌患者,研究者通過二代基因測序技術對這些患者的組織樣本進行基因測序,並對其中的基因變異特徵進行分析,繪製出國人肝內膽管癌的“基因圖譜”。
經過大數據分析和比對錶明,在122例肝內膽管癌患者組織樣本中有34%存在TP53基因突變,25%存在KRAS基因突變,17%存在ARIDIA基因突變。研究者進一步對整體基因變異特徵進行了深入分析,發現“細胞傳遞信息的載體”FoxO信號通路、PI3K-Akt信號通路等也存在明顯變異。

肝內膽管癌患者常見基因突變

“找到基因變異的位點,就意味着有可能找到相應的‘靶向治療’。大規模基因測序的結果爲肝內膽管癌的分類施治指引了方向。”王魯教授說,“我們根據初始的研究結果,對參與研究的患者分別進行相應的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後續治療效果令人振奮——相關方案均顯著讓患者獲益。”
在研究中,王魯教授團隊對存在KRAS、NRAS、BRAF基因野生型患者予以西妥昔單抗進行靶向治療,對存在ERBB2基因擴增的患者予以曲妥珠單抗進行靶向治療……結果證實接受基於基因特徵的靶向治療或免疫治療的患者,疾病控制率和緩解率均顯著高於接受傳統治療的患者。總體統計結果顯示,90例接受靶向治療或免疫治療的患者無病生存期達到了19.3個月,顯著高於單純接受化療的患者6.7個月的生存期,整體療效提升近2倍。

總體上,接受靶向或免疫治療相比接受化療的患者無進展生存期更長

“轉化”肝內膽管癌,術後療效“亮眼”
該項研究還爲肝內膽管癌的轉化治療中表現“亮眼”:10例在初始評估中沒有達到手術指證的患者,在接受聯合治療後符合手術標準,這部分患者經過手術後的無病生存期達到了28.9個月,高於既往研究中單純接受手術治療的18個月。“這提示基因測序技術在肝內膽管癌轉化治療中同樣是值得探索的方向。”

接受術前全身治療的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更長

“應當注意的是,早期預防仍然是避免病情貽誤的有力手段,我們倡導肝內膽管癌的早期預防和診治”,王魯教授提醒,“肝內膽管癌的發病主要與肝炎病毒、肝吸蟲病感染及肝內膽管結石等因素有關,45歲以上合併高危因素的人羣是肝內膽管癌的發病主體,應當進行定期的B超檢查和CT診斷,以有效早期發現肝內膽管癌。”

本文來源: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