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河南汝州市老城區的文廟附近區域因城市建設,該區域及周邊出土了大量高質量的青瓷標本,種類繁多,有清涼寺汝窯、張公巷汝窯、鈞窯、磁州窯、臨汝窯、東溝窯類型等。

這些既不同於寶豐清涼寺汝窯典型產品,又區別於汝州張公巷汝窯的高質量“類汝”青釉標本。因首見出土地點位於文廟附近,故被稱爲汝州“文廟類型”青瓷。

汝州文廟窯青瓷標本

關於汝州文廟窯青瓷,有學者認爲:

一、汝州文廟汝官窯址可能是宋宮壟斷的汝官窯址。

二、汝州新窯器出自汝州文廟汝官窯址,北宋人徐競在《奉使高麗圖經》中對“汝州新窯器”的記載是正確的。

三、汝官瓷應分兩期生產,北宋中期應在寶豐清涼寺生產,禁燒後應在汝州文廟汝官窯址生產,並同時生產“汝州新窯器”。

四、天青色汝官窯瓷可能僅供宮廷陳設,而“汝州新窯器”是供宮廷使用,從“汝州新窯器”沒有傳世品流傳下來,可說明這一問題。

文廟窯址位於古建築羣下,出土瓷片標本造型主要以盤、碗、洗子爲主,數量較多,器形較大。

釉色以青釉爲主,青中泛綠,釉質細膩勻淨,也有天青、天藍、青綠、卵青和月白。釉面光亮,玻璃質感強,釉的流動性較大,玉質感不及清涼寺汝窯。

汝州文廟窯青瓷標本

胎色多以淺灰爲主,香灰胎少,胎質細膩堅實,瓷化程度高。器物多采用支燒或墊燒,支燒產品支釘痕與清涼寺汝窯相類似,圈足外撇幅度較小,個別圈足呈滾圓狀,且足壁及圈足上偶有漏釉現象。墊燒產品多以直圈足爲主,修足乾淨利落,極爲講究。

文廟窯和寶豐清涼寺汝瓷的區別是:

1、文廟窯比清涼寺窯汝瓷精細,胎薄。

上圖爲清涼寺窯,天青、粉青、灰青、灰白淺色釉較多,月白極少

2、文廟窯汝瓷普遍呈現淡天青,釉層非常薄;而寶豐清涼寺窯汝瓷普遍呈現重天青,釉層較厚。

清涼寺汝窯窯有土黃、淺灰或灰白色,又稱香灰胎

3、文廟窯汝瓷開片紋非常統一,均呈現蟬翼紋開片,瓷胎胎色比清涼寺窯偏白;而清涼寺窯汝瓷開片紋雜亂,有魚鱗紋,也有蟹爪紋。

文廟類型瓷片高玻化釉面特寫

清涼寺窯汝瓷開片

4、文廟窯瓷支釘痕普遍比清涼寺窯汝瓷支釘大。

文廟窯瓷標本

清涼寺汝窯足底支

根據考古發掘的地層關係和出土的實物標本,爲北宋晚期。汝州文廟窯的燒造年代,應爲寶豐清涼寺汝窯停燒後,汝州文廟窯宋末或金代早中期延續寶豐清涼寺汝窯而繼續生產的汝瓷產品。

河南汝州市東溝瓷窯址出土宋代青釉盞託

河南汝州市東溝瓷窯址出土宋代青釉瓷枕

東溝窯遺址位於汝州市大峪鄉東溝村東,在大峪鄉越山即入禹縣,是鈞瓷故鄉的近鄰。始建於北宋初年,北宋時期達到了鼎盛時期。

元代繼續燒造,元代後停止燒。

窯址面積大,9000平方米,厚2米,遺物堆積豐富。

北宋汝州東溝窯青釉盤

該窯址出土的宋代器皿胎體較薄,顯得清秀,元代器皿胎體則厚,顯得敦拙。在施釉方面,宋代器物除圈足根無釉外,裏外均施釉。元代則在盤、碗內部有一圈露胎,盤、碗外部只施半截釉。

河南汝州市東溝瓷窯址出土宋代青釉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