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一片葉,萬物已驚秋。“秋”就是指暑去涼來,意味着秋天的開始,暑氣至此,仍有餘熱。立秋後,雖然一時暑氣難消,還有“秋老虎”的餘威,但總的趨勢是天氣逐漸涼爽,這也是人體最適宜進補的季節,稍加食補,對身體大有脾益。

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立秋時節爲人體最適宜進補的時候,科學地攝取營養和調整飲食,可補充夏季的消耗。如何科學進補才能起到養生的效果?

立秋的氣候是由熱轉涼的交接節氣,也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爲陰盛的時期,是萬物成熟收穫的季節,也是人體陰陽代謝出現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因此秋季養生,凡精神情志、飲食起居、運動鍛鍊、皆以養收爲原則。而作爲近年養生的新寵——海蔘,在這個季節,更好的體現了其滋陰潤燥的食補之勞。

過去人們在炎熱的夏季因胃口差、飲食清淡,不少人都會瘦一些。立秋以後,由於食慾逐漸好轉,人們開始“貼秋膘”進行滋補養生,很多人準備把夏天流失的“膘”補回來。如今在家家戶戶的食譜裏“油水”都不少,隨之而來的“三高”等一些慢性病人羣也急劇增多,這個時候一味“以肉貼膘”無疑雪上加霜。初秋暑熱未退,雨水較多,空氣溼度大,由於溼易傷脾,影響人體對食物的消化,以致出現食慾不振的現象,因此應當選擇防燥不膩的營養物質進行滋補。而海蔘千百年來以其高蛋白、低脂肪,幾乎不含膽固醇,富含十八種氨基酸等多種微量元素,海蔘食補,備受現代養生人羣推崇。

據《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海蔘,味甘鹹,補腎,益精髓,攝小便,壯陽療痿,其性溫補,足敵人蔘,故名海蔘”。海蔘除含有蛋白質、鈣、鉀、鋅、鐵、硒、錳等活性物質外,還含有其它活性成分如海蔘素、酸性粘多糖和海蔘皁甙等,適宜人羣廣泛,“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會走”。其溫補的效果,更是適合一年四季的食用。

立秋海蔘如何喫,食補效果才最佳?

立秋要以清淡爲主,而清淡也正是可以讓海蔘充分發揮其營養效果。因此立秋進補海蔘,應量少而清淡,每天一隻中等大小的,堅持每天早晨空腹直接食用,或者搭配米粥食用,這樣即清淡又充分的可以讓人體吸收。

海蔘南瓜小米粥——色澤金黃 口味香甜

主料:水發海蔘100g

配料:南瓜50g,小米50g

調料:鹽5g,味精5g,上湯80g

製作方法:

1、發好的海蔘切丁備用;

2、南瓜切丁、蒸透,打成漿狀備用;

3、 將煮好的小米粥盛入鍋中,把切好的海蔘丁、漿狀南瓜蓉倒入鍋內調勻;

4、最後加入上湯,調味,煮2-3分鐘即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