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科學報

近日,西湖大學鄭鉅聖課題組在糖尿病領域專業期刊《糖尿病護理》上發表了關於脂肪、腸道菌羣與糖尿病(本文特指Ⅱ型糖尿病)關係的最新研究成果。該團隊揭示了人體腸道菌羣在n-6多不飽和脂肪酸代謝與糖尿病的關係中所起到的重要介導作用。西湖大學博士生苗澤蕾爲本文第一作者,西湖大學鄭鉅聖博士和中山大學陳裕明博士爲本文共同通訊作者。

事實上,人們對n-6多不飽和脂肪酸並不陌生,它廣泛存在於食用油中,例如葵花籽油、玉米油。在過去幾十年的時間裏,全球人羣n-6脂肪酸的攝入量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有部分學者提出n-6脂肪酸的代謝參與了糖尿病的病理生理過程,但它們之間的關係一直存在爭議。

基於廣州營養與健康隊列,包含2008~2013年間招募的約4000名廣州城市中老年居民(45~75歲),鄭鉅聖團隊與合作團隊每3年對所有參與者進行跟蹤隨訪一次。通過約6年的隨訪,團隊收集到了約2000人的糞便樣本,進行測序分析腸道菌羣組成。同時,本項研究也收集了人羣在基線和隨訪過程中的血液、尿液等生物樣本以及用藥、飲食問卷等信息,分析n-6多不飽和脂肪酸的血液生物標記物與糖尿病之間的關係。

通過前瞻性隊列研究,研究團隊發現,n-6多不飽和脂肪酸的血液生物標誌物之一 ——γ—亞麻酸與糖尿病患病風險呈現正相關,與腸道菌羣多樣性呈負相關。在評估未來的糖尿病發病風險時,應聯合考慮膳食n-6多不飽和脂肪酸以及n-6脂肪酸代謝過程中的關鍵標記物如γ—亞麻酸的水平。同時,研究分析得出膳食n-6脂肪酸與腸道菌羣多樣性、糖尿病之間的關係:膳食n-6多不飽和脂肪酸很可能會降低菌羣多樣性,提高糖尿病患病風險,這一結果側面印證了其血液代謝物γ—亞麻酸與菌羣及糖尿病的關聯。

根據以上結論,在中國人羣中,過多的n-6脂肪酸攝入(食用油是重要來源)很可能會在不好的方向上影響腸道菌羣結果,從而導致糖尿病風險的提高。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可以替代性地攝入富含n-3脂肪酸或單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用油(如菜籽油、橄欖油、亞麻籽油等)。當然,這個假說仍然需要更多其他人羣隊列研究來進行驗證。

就世界範圍而言,該研究首次把n-6脂肪酸血液代謝物γ—亞麻酸與腸道菌羣以及糖尿病三者聯繫起來,判斷n-6脂肪酸與糖尿病之間的關係。相比歐美人羣,亞洲人羣與糖尿病相關的代謝和生活特徵存在一定差異,但是此前尚無基於中國人羣的前瞻性隊列研究闡述n-6脂肪酸血液生物標記物與糖尿病之間的關係,此項研究補充了中國人羣在該領域的表現特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