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我一直在看龍應臺老師和兒子安德烈合著的書籍《親愛的安德烈》。

這本書是值得所有父母和孩子一起閱讀的。在這本書的最後,我發現書中講述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龍應臺老師總是被混血兒子“上課”。

華人朋友的共同特徵

龍老師的二兒子菲利普問媽媽:“你有沒有注意到你的華人朋友的一個共同的特徵?”

龍老師答:“沒有。”

“就是,當要問我問題的時候,他們的眼睛是看向你的,而且就站在我面前,卻用第三人稱呼我。”

一開始,龍老師沒有聽懂兒子的意思,於是就跟兒子悄悄地做了一次實驗——觀察下一次朋友來時的舉動。

結果卻令她大喫一驚。當甲教授來拜訪時,龍老師介紹:“這是中文系甲教授,這是我的兒子菲利普。”

甲教授和菲利普握手,然後甲教授對着龍老師問:“好俊的孩子,他會說中文嗎?”

龍老師說,“會,說得不錯。”

甲教授問,“他幾歲?”眼睛看着龍老師。

龍老師答,“15歲。”

甲教授說,“他讀幾年級呢?”眼睛依舊看着龍老師。

龍老師說,“你問他吧。”甲教授這才轉過去看向菲利普。可是沒說幾句又轉回來了“他懂幾國語言?”

菲利普在一旁用偷笑的眼神看着龍老師。

十六歲的菲利普在與龍老師做過多次實驗後曾經想做過這樣的歸納總結:歐洲人是看年齡的,只要你滿十四周歲了,老師便要用“您”來稱呼學生。

但中國人看的不是年齡而是輩分,不管你幾歲,只要站在爸媽身邊,你就是“小孩兒”,你就沒有身份,沒有聲音,不是他們講話的對象。所以他們纔會用眼睛盯着你的爸(媽)發問,讓“大人”來爲你代言。

當兒子做出這些歸納時,龍老師直言,她當時真的“傻”了。此後,即使朋友身邊的孩子

只有醬油瓶子那麼高,龍老師也會彎下身子去跟他講話。

20歲的孩子,媽媽爲什麼還要問她上不上廁所

更令人震撼的事兒發生在龍老師與菲利普的一次旅行中。

他們一大家子人在看海,一旁菲利普的舅媽問她讀完大學的女兒咪咪,“要不要去上洗手間?”龍老師也想去洗手間,起身問菲利普“要不要上廁所”。

菲利普從一本英文雜誌裏抬眼看着龍老師,說:“媽,我要不要上廁所自己不知道嗎?需要媽來問嗎?”

在龍老師回來後,菲利普追問,咪咪已經20歲了,爲什麼她媽媽還要問她上不上廁所?

第一,這種問題不是對三歲的小孩子纔會問嗎?第二,上廁所不應該是件非常個人的事情嗎?當你的朋友們來家裏做客,你會不會問他們要不要上廁所?

龍老師雖然很不情願,但是又不得不承認:不會。

母親不懂“斷舍離”,孩子會被養成“巨嬰”

他們母子所爭論的話題、他們之間的矛盾,恐怕不僅僅是兩代之間,更可能是兩種文化之間的差異。可這些問題,確實是很多亞洲父母和孩子之間長期存在的。

而且亞洲母親這種出於母性的心理依賴,會造成很多的問題。比如孩子人格不夠獨立,思想也不夠獨立。

相關研究表明:如果一個母親不能夠乾脆利落地完成與孩子的“斷舍離”,他們很有可能成長爲一個徹徹底底的“巨嬰”。

還記得前幾天的新聞嗎?一位母親生病住進了醫院,22歲的女兒很焦慮,然而她的焦慮不是源於對母親的擔心,而是因爲母親住院了,就沒有人給她做飯了。

就算母親已經躺在了醫院,女兒還在不停地打電話問她媽媽,中午應該喫什麼。

這件事兒聽起來像個笑話,可就是真真切切地發生在現實中。

這樣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比如大學生選了自己喜歡的專業,卻害怕父母不同意;要找個什麼樣的女朋友結婚生子,也全憑父母的標準和描述……

父母及時放手,孩子才能獨立成長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迷茫和無助,即使成績優異,有很高的學歷,依舊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要做什麼。

其實造成這些最深的根源就在於:他們的父母從來都沒明白或者不願意承認,他們的孩子,從來都不是自己的附屬品,而是一個完全獨立的“別人”。

他們總是自以爲是地以愛的名義把自己的孩子護在自己的懷抱,把他們養成溫室裏的花朵,他們就再也沒有勇氣獨自面對生活中的風風雨雨。

做父母的,應該要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闖蕩、去成長。畢竟“花盆裏長不出參天松,

庭院裏跑不出千里馬”是古人早就驗證過的道理。

他們早就應該明白:每個孩子有着自己獨立的思想、獨立的人格。

無論在他們成長的任何時期,他們只要有了充分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他們就有權利表達自己的思想和需求,可以與別人直接對話,而不需要大人來爲他們發言。

平等的交流,我從成了孩子最愛的人

說到這裏,突然想起那次我去哥哥家看小侄女的經歷。

去之前,我想要給她帶個禮物,所以跟嫂子開視頻,想要問問寶貝喜歡什麼。沒想到是大寶貝兒接的電話,她看到我很開心。

她很興奮地跟我分享着她小小的世界裏的一切,彷彿我根本不隔着屏幕是在千里之外,而是我就坐在她面前。

我跟她說:“大寶貝兒,姑姑要去找你玩兒了,你想要什麼禮物啊?姑姑可以帶給你哦。”

“真的嗎,姑姑你真的要來看我嗎?”小侄女兒知道我要去看她,就很興奮,一聽到我要給她買禮物,又有些害羞,“我想要一個大兔子……”

小侄女已經上小學了,是一個很聰明、很聽話的孩子。因爲在她很小的時候,我總是喜歡陪着她玩兒,所以她跟我一直很親近。

那天是週末,我陪着玩耍,還教她寫作業。她突然悄悄跟我說:“姑姑,我最喜歡你了。”

“哦?那是爲什麼呢?”我對此有些疑惑。

“姑姑跟別人不一樣,你每次都願意跟我直接交流,會去了解我真正的需求和想法。而其他人,無論是給我買禮物還是想要了解我,都是在問我媽,我不明白,我就站在他們面前,關於我的問題,爲什麼要問我媽?”

“所以,你的感受是什麼?”我忽然對小侄女的話題來了興趣。

“其他人總把我當小孩子,是不是小孩子的話,他們根本就不在意?”寶貝的眼裏充滿疑惑。

“不是的,寶貝,是他們還沒有學會怎麼跟小孩子相處……”我趕緊轉移了話題,生怕小侄女知道真相後會傷心。

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不講年齡,只講輩分,只要父母在,我們就永遠都被當做孩子。如果長期下去,孩子們就會忘了自己也可以表達想法,也需要承擔責任……

我忽然明白:小侄女之所以跟我親近,是因爲我們一直在平等地交流。我從未把她當小孩兒,而她也從不覺得我有多“老”,我們的相處自然就沒有距離感了。

在我這裏,她可以感受到平等和尊重,因爲我看她的眼神裏,沒有冷漠和忽,只有溫暖和愛意。

每個孩子都是自己的發言人。我想替他們像大人們問一句:我就站在你面前,關於我的問題,你爲什麼要問我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