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如林教授(左)及其團隊正在做手術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李曉敏通訊員史可峯文圖

7月初,“河南省縱膈鏡診療中心”和“河南省大血管疾病診療中心”正式落戶河南省胸科醫院。兩大診療中心的成立,將推動河南省胸部疾病診療水平再上新臺階,進而更好地爲老百姓的健康保駕護航。今天,記者就先帶您瞭解下河南省縱膈鏡診療中心。

絕處逢生這個手術幫她挽回了生機

上週,61歲的趙女士從河南省胸科醫院胸外科一病區出院了,臨走前,她拉着醫生的手說,自己又撿回了一條命,而這全虧了省胸科醫院胸外科的專家們。

趙女士是一個食管癌患者。3年前,被確診爲食管癌時,趙女士和家人的第一反應都是做手術,然而,在入院檢查後,醫生髮現,趙女士屬於先天性胸廓畸形、左側胸壁塌陷明顯伴脊柱側彎,同時肺功能低下。

醫生告訴她,如果開胸手術,風險太大,於是,趙女士選擇了放療。

今年6月,趙女士再次出現下嚥困難等症狀,在當地醫院複查:食管癌復發。

隨後,趙女士便踏上了漫漫求醫路。在多家醫療機構內,醫生們發現,趙女士心肺功能較差、加之全量放療導致胸腔粘連嚴重,再加上麻醉方面評估不能耐受單肺通氣,於是,多家醫療機構婉拒給趙女士手術。

怎麼辦?難道等死嗎?

7月初,趙女士的孩子聽說河南省胸科醫院錢如林團隊開展有縱膈鏡聯合腹腔鏡治療食管癌這一消息後,抱着試試的心理,立即帶着母親趕到了河南省胸科醫院。

入院後,經麻醉科、心內科及胸外科聯合會診,趙女士在全麻下進行了“縱膈鏡聯合腹腔鏡食管癌根治術”,並順利康復出院。

力挽狂瀾這幾類食管癌患者有了救星

讀到這兒,很多讀者會好奇,縱膈鏡聯合腹腔鏡食管癌根治術是一種什麼樣的手術?它爲什麼能“力挽狂瀾”,讓不可能變可能?

省胸科醫院院長助理、胸外科主任錢如林說,傳統食管癌手術操作均要涉及開胸,而這無疑會給肺部帶來損傷,這種損傷對肺部正常的患者來說,尚且能夠接受,但是對於肺功能差、既往有肺葉切除病史、或者是胸廓畸形、胸膜炎導致的胸膜腔嚴重粘連的患者來說,就是致命的打擊。

如何挽救這幾類食管癌患者的生命?錢如林苦苦思索,最終,“縱膈鏡聯合腹腔鏡食管癌根治術”誕生了。

錢如林介紹,這個手術是食管癌的一種微創手術,它直接經縱膈到達食管而非借道胸腔來解剖遊離食管,減少了對胸壁的不必要損傷和對心肺的干擾,手術時,兩組醫生同時進行縱膈及腹腔的手術操作,這就縮短了手術時間,降低了圍術期風險。同時術中無需更換體位和調整氣管插管,縮短了手術時間和麻醉時間。更值得一提的是,因爲這種手術胸部沒有切口、不放置胸管,也就減少了術後疼痛,更有利於患者的咳嗽咳痰及早期康復功能鍛鍊。

據瞭解,像趙女士這樣食管癌合併心肺功能低下、冠心病史、既往有肺葉切除病史等手術風險高,或者是胸廓畸形、胸膜炎導致的胸膜腔嚴重粘連的患者有很多,縱膈鏡聯合腹腔鏡微創手術無疑是這部分患者的福音。

成立中心技術支援讓更多患者受益

2020年,河南省胸科醫院申報河南省縱膈鏡診療中心,並很快得到河南省衛健委的同意批覆。

“這是對我們工作的認可,也是對我們的鞭策,我們將一如既往開展好本院工作的同時加大對全省其他各地兄弟單位縱膈鏡技術的幫扶力度。”錢如林說。

採訪中,記者瞭解到,河南省胸科醫院胸外科專業在省內最早開展縱膈鏡診療技術,2007年,錢如林在河南省率先開展縱膈鏡下縱膈淋巴結活檢術,2013年開展縱膈鏡下縱膈腫物切除術,截至2019年底,該院縱膈鏡食管癌根治術完成130多例。

錢如林介紹,縱膈鏡聯合腹腔鏡食管癌切除術尤其適用於中早期食管癌、心肺功能較差的患者。該技術可通過學員培訓、技術支援等方式,向省內外推廣及普及,具有廣闊的臨牀應用前景及經濟學價值。

據瞭解,近年來,省胸科醫院一直致力於對基層醫院胸外科的幫扶工作,目的是幫助建立規範化的胸外科診療規程並面向基層縣市級醫院推廣真正適宜的縱膈鏡等胸外科微創技術。

2017年,省胸科醫院在河南省牽頭成立了河南胸部疾病專科聯盟,2018年,省胸科醫院被國家衛健委科技司授予“中國地/縣域醫院腫瘤微創技術推廣項目河南省基地”稱號,被河南省醫師協會授予河南省醫師協會胸外科醫師分會第一、二、三屆會長單位。目前,該院已經在全省範圍內成功舉辦專題學習班及手術演示數十期,累計培訓學員400餘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