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是不是經常會聽到孩子“撕心裂肺”的哭聲?有一些孩子就如林黛玉一樣,屬於天生敏感型的,情感極其細膩,哭就是他們最常用的一種表達方式。

但是大多數孩子並不屬於這一類型,除去嬰兒的啼哭,很多大孩子哭是想尋求安慰、關注,或者是他們感到憤怒、沮喪等情緒時的一種發泄方式。

面對孩子的啼哭,家長是不是會感到非常的頭疼,甚至在孩子大哭的時候自己也很崩潰,想跟着孩子一起哭!今天就來給這些家長支支招:

1. 善於關注、傾聽孩子的想法

一些“高需求”的寶寶需要更多的關注,甚至是每分每秒都需要被關注,如果他們發現自己被“忽略”了,就會用哭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這時候家長首先應給予孩子正面的回應,放下手上相對不是很緊急的事情(緊急事情除外)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在聽。”同時可以配合一些安撫的動作,比如撫摸和擁抱,首先安撫好孩子的情緒。

待孩子情緒穩定不哭以後,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剛剛在忙XXXX事情,爸爸(媽媽)也有自己的事情需要做,但是還是很愛你的,忙完就會陪你一起玩了,下次如果想爸爸(媽媽)陪你一起玩,不要哭,可以直接告訴爸爸(媽媽)。”

2. 溫和的態度對待孩子

有些孩子性格相對獨立,但是遇到困難時會嚎啕大哭,表示很挫敗。這時候家長應該及時出現給予一些幫助,即使一些孩子拒絕幫助,家長也應該以溫和的態度慢慢引導。讓孩子戒除急躁的性格,有條理地解決事情,而不是情緒化地發泄。

3. 幫孩子瞭解自己的情緒

有種情況是孩子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哭的原因,可能是形成了一種不好的習慣,遇到不開心的就會哭,這種時候家長需要分情況討論:

比如當孩子睡醒哭,這是有起牀氣了,家長可以給孩子擦把臉、換身舒服的衣服,然後告訴孩子:“寶寶你是不是剛睡醒感到難受呢?沒關係,我們來洗個臉,換一身好看的衣服,一起去你喜歡的遊樂園玩蹦蹦牀好嗎?”先讓孩子瞭解自己的情緒,爲什麼哭,然後再用注意力轉移法調節孩子的情緒。

4. 鼓勵孩子向他人求助

當孩子遇到困難,自己卻沒辦法解決的時候,通常會選擇大哭。這時候急躁等負面情緒都會表現出來,家長這時候需要主動詢問孩子是否需要幫助,並且在事情解決後告訴孩子:“當你遇到困難不會做的時候可以向爸爸媽媽求助幫忙,哭是不能把積木堆起來的,請爸爸媽媽幫忙纔可以!”。

從小培養孩子“以結果爲導向”的思維,而不是“情緒化”的思維,對他將來人生路上解決問題有很大的幫助。

5. 不要拒絕孩子的求助

當孩子邁出了“求助”這一步,家長一定要注意不要忽略了孩子的“求救”!或許當時家長在忙,或許覺得這個對於成年人來說很簡單,請試着站在孩子的角度,並且有耐心地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教會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也是給孩子一項終生受用的技能。

當家長學會了這幾招,再遇到孩子哭鬧的情況看看自己會不會再崩潰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