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這一個日期對於每一箇中國人都具有歷史性意義,這一天是中國人民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取得了抗日戰爭勝利的一天,中國人民迎來了新的未來。當然,革命先輩們付出的鮮血與汗水我們亦不敢忘,是他們的行動讓我們對民族大義、民族脊樑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在抗日戰爭這一艱難的過程當中,不僅有革命人士爲祖國奮不顧身,還有生活在中華大地上的農民,他們更是默默的付出,爲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每當我方軍隊無法從正面進攻敵人時,經常會有普通民衆憑藉自己的樸素經驗,爲我方軍隊提供了出其不意的“妙計”,給日本軍隊一個沉重的打擊。

抗戰末期,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後,依然有大批日軍躲在炮樓負隅頑抗,中蘇軍隊久攻不下,沒想到路過的農夫一句話就解決了問題。

雖然在1945年8月份日本天皇已經發布聲明無條件投降,但卻不是所有的日軍都豎起白旗投降,有的日軍根本不相信他們的大日本帝國是輸的一方,更不相信他們心目中神一般存在的天皇會宣佈投降。

於是就有已經被日本“忠君”思想徹底洗腦的少數日本軍隊,他們無視日本天皇發佈的無條件投降宣告,仍在繼續負隅頑抗。有的日本士兵甚至是覺得這是我國放出動搖他們軍心的“誘敵”計謀,他們心中也許爲自己能夠識破中國軍隊的計謀而感到“英明”,這更加堅定了日本軍隊死守陣地的想法。

負隅頑抗的日本軍隊雖然數量不多,但是日本軍隊也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他們死守的陣地——炮樓。

這個炮樓是戰爭時期遺留下來的,四周佈滿了洞眼,這些洞眼的作用就是能夠讓日本士兵全方位的瞭望觀察敵情,而且在對陣時它還能充當槍眼隨時掃射攻進來的中國士兵,但一般是我方士兵還未接近炮樓就會被掃射,這個炮樓是易守難攻的絕佳陣地。

這讓抗日隊伍對着這一小羣日本兵無可奈何,因爲他們不僅有着易守難攻的炮樓,而且還有着足夠的彈藥物資。

若是強攻,肯定能夠拿下,但是不免造成自身的傷亡,所以雙方就這樣僵持着,抗日軍隊攻進去,而日本軍隊也是無法逃脫抗日軍隊的圍捕。

正當我軍對此事愁思苦惱時,一名路過的農夫瞭解了此事之後便有了想法。作爲一位老農民也不知道什麼是含蓄,直接就調侃道“你們怎麼這麼死腦筋,這事兒不是很好解決嗎?”

抗日軍隊卻不明白這怎麼好解決了,畢竟已經和日本軍隊僵持有一段時間了。而老農夫卻說,你們進不去讓他們自個兒出來不就行了,老農夫就給我軍出了點子:用日寇屍體燃燒產生的臭味將日本士兵逼出炮樓。

沒想到這計策很快就奏效了,日本軍隊在炮樓裏難以忍受臭味都跑了出來,這讓等在外面的抗日軍隊抓了個正着。等中蘇聯軍想要感謝老農夫時,卻不見農夫的身影。

老農夫“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的瀟灑氣度令人佩服,在我國那段艱難的歲月裏,如老農夫一般的普通人亦不在少數,他們的事蹟不爲大衆所熟知,但他們對祖國貢獻的一點點力量都會被歷史所銘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