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民国军阀孙殿英,人们往往首先想到东陵大盗这个词。他因盗掘慈禧、乾隆之陵寝而名噪一时,在当时引起中外各方的关注和热议。

1928年,孙殿英以军事演习为掩护,将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的陵墓洗劫一空。事发后,舆论哗然,已经退位的满清最后一任皇帝溥仪和皇族遗老们怒不可遏,将孙殿英的罪行控告到了蒋介石那里,强烈要求老蒋严惩。

自古以来,盗坟掘墓都是被人人唾骂的缺德事、违法事,都是要判重罪的。但是这个孙殿英盗墓之后,却为自己的卑劣行为找出一套冠冕堂皇、大义凛然的理由,简直把自己包装成一名民族英雄了。

满族本是关外的少数民族,后来从大明王朝手中夺取江山,建立了清朝政权。在满清统治期间,特别是清军入关前期,满汉民族矛盾非常突出,不时有民间义士打出反清复明的大旗。清朝末年,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革命党人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最终推翻了满清封建统治,创立了民国。

利用汉人对曾经的异族统治的不满,孙殿英在盗墓后为自己辩解道:“满族杀了我祖宗三代,我不得不替先人报仇革命。孙中山有同盟会、国民党,革了满清的命;冯玉祥用枪杆子去逼宫,把溥仪和皇族赶出紫禁城;我孙殿英没有几条枪,只有革死人的命!”

孙殿英振振有词地说:“满清入关时,杀害了无数汉人祖先。后来康熙、乾隆又大兴文字狱,诛杀读书人。比如吕留良、戴名世这样的人,都被开棺戮尸。我孙殿英虽然没什么文化,但也知道佛经上有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道理。”

“满清统治我中华三百年,不知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我现在发掘东陵,只是把我们汉人的财宝重新拿回来,为天下人散尽财富,充盈国库。我也不管别人说我是不是盗墓贼,反正我对得起祖宗、对得起大汉同胞!”

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孙殿英的这些辩解貌似还有点道理。孙殿英自称是孙承宗的后人,而孙承宗是明末著名的军事战略家、抗清民族英雄。抗清被俘后,多尔衮下令把孙承宗绑在马尾巴上,给活活拖死了。孙殿英盗墓前从没说自己和孙承宗有什么关系,盗墓后才说自己是孙承宗的后人,大概率是他为自己的盗墓开脱罪责。

但是,孙殿英的父亲,却的的确确是被满族旗人活活打死的。从这一点上来说,孙殿英和满族人的确有杀父之仇。盗掘东陵,某种意义上也的确是在为祖宗报仇。

在孙殿英的一套义正言辞的借口迷惑下,冯玉祥曾经对他说:“殿英老弟,你的革命精神我很佩服!在反对清廷这一点,我干的是革活人的命(指驱逐溥仪),你干的是革死人的命(指盗陵)。”

其实,孙殿英盗墓的真正目的,并没有那些民族大义,主要是看中了陵寝中的宝藏财富。当时孙殿英虽然是一名军长,但却是杂牌军的军长,老蒋经常找借口不发军饷给他们。彼时孙的部队已经半年没有发薪水了,军心浮动,所以孙殿英才铤而走险,把心思打到慈禧和乾隆陵上面。

明明是一名可耻的盗墓贼,孙殿英却响亮地打出为天下汉人报仇雪恨的口号,不得不说是他的聪明之处,事实上也的确迷惑了不少汉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