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來的遲早會來,最終比拼的還是自己的底牌與底蘊。家有餘糧,心中不慌;身懷絕技,何懼風雨!——不論企業,還是國家。

文:《中外管理》社長、總編 楊光

從雞蛋到玉米

這幾天,華爲餘承東一句“麒麟芯片9月就將斷供”,可謂一石激起了千層浪。要知道,自從前年中興通訊屈辱求和後,舉國才意識到華爲看似得不償失的“備胎”是多麼有遠見!可是,我們的醒悟與慶幸沒多久,才忽然發現:等真幹起仗時,我們以爲的備胎,其實還是備不起來!

何以至此?

華爲一位管理者之前曾給我打過這樣一個比方:“我們呢,其實就想要一個特別一點的雞蛋。但是到處都找不到。於是我們只好去找能下這種蛋的母雞。結果也到處找不到。於是我們又只好去養雞,那麼就要先找到能餵養這種母雞的飼料。結果還是到處都找不到。於是我們又不得不先去種玉米!你看,我們本來要找雞蛋,但最後卻要從種玉米着手。”

我不解:“怎麼會找不到?我們不是有全球最完整的工業供應鏈體系嗎?”

華爲的朋友苦笑而不答。

這時,您是不是就明白爲什麼明明多年苦心打造了備胎,可爲什麼真要勁兒時還是面臨斷供絕版了吧?是的,我們是有全球最完整的工業供應鏈體系,但那只是在中低端,如果真到了體現綜合硬實力的高端產業鏈,我們還不夠厲害,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按任正非的“樂觀”判斷:“用200年總是可以趕上的!”

還不到死磕時機

美國這次確實太霸道過分,特朗普確實走火入魔。特別是對於微信的封殺恐嚇。如果說封殺海外抖音,還可以用文化自潔來粉飾,而悍然封殺本很乾淨的微信,無疑對於中國的經濟民生傷害更大,也徹底撕去了其最後的僞裝。

而特朗普的瘋狂,必將“締造”美國的衰落。這是我在2016年特朗普壓倒性逆襲希拉里時,就做出的判斷。因爲特朗普的勝出,意味着美國選民輕易地拋棄了他們的立國之本,也就是美國能夠引領世界的核心價值觀。美國不怕經濟危機,美國不怕恐怖襲擊,美國也不怕種族暴亂,但美國最怕的,是失去他們建國立本的開放包容,和全球立信的領袖擔當。隨着特朗普的跳出,這一切被改變了,而且居然這麼輕鬆。

這雖是必然大勢,卻註定是要很多年之後纔會應驗的。特朗普在嚴重傷害美國自己之前,首先嚴重傷害的是中國和中國企業。而他憑藉的,與其說是他的瘋狂和霸道,不如說還是百年以來美國持續積累出來的雄厚國力,特別是科技實力、金融實力,和全球領導力。

而越是高壓關鍵時刻,我們越要冷靜和理性。

中國企業和中國大衆,在大勢坐二望一的關鍵節點,要警惕的,就是在義憤衝動下,以情懷代替理性,以道義代替分析,以願望代替能力,以利益代替格局,而輕率地一味亮劍死磕。

要知道,美國不僅有頂尖的技術,有開放的市場,更有綁架西方主流市場,及其高新技術、金融運轉的能力。而這,是比中美交惡本身更危險的。天下大事的價值,永遠都不在於它本身,而在於它產生的影響。中國縱然有世界最大的市場,和正在崛起的技術,但中國已然世界第二的經濟體量和志存高遠的復興之夢,都決定了我們不可能在完全斷絕全球主流產業鏈下,去自力更生地實現良性運轉,遑論超越與幸福。

特朗普誤國是他們自己的事,我們還首先要把我們自己的事辦好。大敵當前,要認清形勢、看清差距、進退有據,而不要跟着別人蹩腳的指揮棒去跳舞,錯亂了自己的節奏,耽誤了自己的前程。

世界上有兩個最大的學問:一個是分寸,另一個,就是時機。

在我們把自己的企業軍團磨練得更強大之前,在我們的“華爲”還屈指可數,在我們屈指可數的華爲還只有唯一的備胎,在我們唯一的備胎也還受制於人時,就還不是全面決戰的最佳時機。

做好企業的本分

我們的國家和大衆要先做好自己的本分之事。那麼我們的企業,什麼纔是不確定時代嚴峻挑戰下的本分之事?

記得本世紀初企業界曾圍繞“利潤重要?還是現金流重要?”發起過討論,《中外管理》也刊發過相關文章。當時的答案是“出人意料”的“現金流”。直到今天,在百年未遇的疫情衝擊下,大家也都是更愛談“現金流”的重要性。這都是對的。但是深層次去思考,當真“只是”如此嗎?

如果我們把頭埋下來只從短期看,肯定現金流比賬面利潤要重要。如果公司沒有現金流,即便有其他優勢也難逃倒下,一分錢難倒英雄漢的案例不勝枚舉,又特別是今年。但是,如果我們從更長遠的視角看,很難想象真正持續的現金流,不是依託紮實而持續的利潤來支撐——除非是擊鼓傳花的龐氏騙局。是的,一直虧卻一直都有錢,一直鉅虧反還一直很有錢的燒錢模式,在過去十年很常見。但是,那個階段過去了,誠如它曾經的到來。近兩年,全球資本市場已不再盲目追捧一味燒錢的所謂獨角獸模式。WeWork上市失敗,就是一個轉折點。

與此同時,中國企業已然走過的另一個階段,就是一味推崇規模和速度,一味鋪攤子和高槓杆的階段。規模和速度,曾一度成爲中國企業過去40年普遍遵循的核心價值,它也確實成就了中國奇蹟。但是隨着全球經濟自2008年金融海嘯後就從未真正復甦過,又隨着中美關係趨於戰略性緊張,產業泡沫不再膨脹,風險資本趨於穩健,更因爲今年的全球疫情衝擊,中國企業更多要靠自己的真本事、硬功夫過日子時,自身“盈利能力”將是替代“速度和規模”,成爲企業生存發展最堅實的基礎。

最終,腎上腺終會讓位於腦細胞。一切還得迴歸ABC基本面:做公司,總還要有足夠利潤。不創造利潤的公司,是不道德的。

用“利潤倍增”來健體賦能

爲此,中國企業如何通過有效的管理,創新的經營,來實現切實的利潤增長,進而實現“利潤倍增”,便是擺在各類中國企業面前最現實的課題。也因此,始終秉承爲中國企業競爭力提升而不斷與時俱進提供管理賦能服務的《中外管理》,專門成立了“中外管理利潤倍增中心”,爲的就是用務實的利潤增長賦能工具,來陪伴我們的企業,走好這個艱難而關鍵的歷史性階段。

該來的遲早會來,最終比拼的還是自己的底牌與底蘊。家有餘糧,心中不慌;身懷絕技,何懼風雨!——不論企業,還是國家。

來源:中外管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