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策劃:袁載譽;文案撰稿:小橙子

自古以來中華文化都是博大精深的,這漢字作爲中華文化的標誌之一,那內涵可謂是很深了。前有一撇一捺皆文章,後有咬文嚼字顯書香,今天吶,就來淺談“師傅”和“師父”二詞之間的差別。

“師傅”?“師父”?

剛拿到題目的時候,筆者心裏已經打好了多個趣事的腹稿。

不知道讀者有沒有這樣的體驗:參加學習一對一互助小組時,稱呼輔導自己的同學“師fu”;或者學習一個技能是,模仿小說情節“拜師fu”;再或者稱呼計程車司機“師fu”等等。面對以上各種情況,我們是應該稱呼“師父”,還是“師傅”呢?

誒,可別小瞧這一字之差,這漢字少一個“點”都有着天壤之別,更何況是在“形”上區別這麼大的倆字。

從我們來到這個花花世界開始,就在接觸漢字。漢字對於我們,已經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語言,正因爲如此,我們常常會忽略一些細小的點。比如如果此刻讓你說出“師傅”和“師父”二字的區別,還別說,真不是每個人都能回答上來的。那這二字到底有何差別呢?能不能隨意互換着用呢?要知曉異同,首先就得分別窺探一二,知真理。

“師傅”。“師父”。

“師傅”一詞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最初的用法就是指“老師”。《榖梁傳》有言:“羈貫成童,不就師傅,父之罪也。”以及《三字經》裏面講到的:子不教,父之過。這裏面所涉及的,都是“老師”之義。戰國時期,“師傅”一詞仍然延續“老師”一義,有《戰國策》記載作證:少棄捐在外,嘗無師傅所教學,不習於誦。

到了秦漢時期,“師傅”一詞的語境發生了變化。從我們看的古裝劇得知,有一官位,名“太傅”,這裏的“傅”,即“師傅”。可見,“師傅”一詞開始在皇室貴族內使用,和“東宮”“儲君”“皇子”等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繫,自然而然就有了階級的味道,這一詞就逐漸變成了帝王子弟家專用詞。

因爲“師傅”的地位逐漸變得尊貴起來,平常百姓也是萬萬不得私自使用的,所以,“師傅”一詞有了一定的排他性。直到南宋時期,在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下,“師傅”的所指逐漸下移,普通私塾的老師也可以被稱作“師傅”,這一稱呼這才又迴歸到廣大社會。

至於我們說的“拜師傅”,這就是清朝中後期的事了。那之後,“師傅”纔可指工、商、戲劇等行業中傳授技藝的人。到了現在我們隨處稱呼的“司機師傅”這種不傳授技藝的習慣,則是20世紀60年代的事,人們對任何的比自己年長的人或者成年人都可稱呼“師傅”。所以簡單來說,在現在,只要你成年了,在一定的場合下,表示尊敬,你我皆是師傅。

“師父”一詞和“師傅”比起來就出現的很晚了,且使用的頻率也較少。不過二者都有“老師”之義。

唐代首先出現“師父”一詞。記載於姚思廉的《梁書》,說到高祖德皇后郗徽的祖父郗紹,曾任“宋國子祭酒,領東海王師父”。雖長得不一樣,但意思和“師傅”基本沒差,不過,自“師父”一詞出現,它就有着比“師傅”更寬泛的概念,既可以指民間傳授技藝的老師,也可以尊稱宮廷皇子的老師。

唐朝以後,“師父”含義開始延展,用來指具有特殊技能的人。例《中朝故事》有記載道:小術不行,且望縱之,某當拜爲師父。《梁溪漫志》有云:高郵強盜尉九,疾足善走,日行數百里,氣勢猛壯,白天喫喝,夜則爲盜。一天早食時,被一個道人“呼爲師父,且拜之”。這兩則故事裏都講述了有特殊技能的人被拜師的事。

到了元明時期,文化更加多元化,加之中華文化本就具有極強的包容性,“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師父”一詞也隨着外來文化的傳入而不斷豐富。“嗣法弟子從源頓首再拜師父丈室”,“諸僧道盜其親師祖、師父及同師兄弟財者”...這表示“師父”逐漸可用作對道士、和尚等的尊稱。

淺談區別和聯繫

“師傅”一詞到了現在,延伸到對士農工商各行各業人的尊稱,比如最常見的“司機師傅”;而“師父”一詞則延伸爲對武術、戲劇、表演等傳統技藝領域傳道受業人士的尊稱。

在面對“老師”一義的時候,二者混用是可以的。不過“師父”一詞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拆開“師父”即爲“師”和“父”,將傳道授業解惑的人稱爲“師父”,即表明老師和父親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儒家倫理體系裏面也是“天地君親師”,可見師有着和父母同等地位。

總結一句話:師傅和師父都可泛指從事教學工作的老師,師父有着比師傅更寬泛的含義,在可以用師傅的地方都可換作師父,反之則需謹慎。

袁史有話說

說到這裏,尊稱孔子是用哪個詞更好?

從《論語》中的描述也可得知,答案當然是“師父”。孟子荀子等對老師孔子是有着豐富感情的。

簡簡單單的“師傅”“師父”四字,牽扯出千年前的文明。博大精深的文化啊,深藏不露的漢字啊,要窮盡多少輩人的心血,才得以窺探一二你的真實面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