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後來到小區健身場,家長健身,孩子玩耍,小小的活動場顯得無比熱鬧。一開始,氛圍融洽,可沒多久,那種彷彿天都要塌下來的尖銳哭聲傳過來好幾次。我張望過去,是一個兩三歲的小女孩,每次哭,要麼跺腳、要麼捶地、要麼打滾。

女孩的哭聲裏就自揭原因:“我要第一個玩!這個我也要玩……我不要排隊……我不要等下一個……”

一開始,還有小朋友勉強讓一讓她,可後來大家都不願意了。不如意的小姑娘呢?於是就上演了剛纔的一幕。

孩子的奶奶在一旁哄,顯得無濟於事。聽老人家口氣,孩子遇到不順心的事,常常只知道哭鬧。眼看着下個月就要上幼兒園了,這讓做家長的很擔心。

1、每個撒野的孩子身邊,都站着一個順從的大人

一不順心就哭、一不如願就鬧,孩子在外拼命撒野,做大人的在一旁卻。這樣的場景,其實一點都不少見。不管走到哪裏,我們總會在

在某一個街頭角落,或者是廣場遊樂園遇見。

歸根結底,孩子用哭鬧的方式進行“要挾”,無非是想達成自己的目的。而很多大人一邊無奈着“乖乖就範”,一邊卻抱怨着孩子“變壞”。

事實上,一個幼小的孩子,哪來與生俱來的“精明”,不過是在一次又一次經歷中積累了經驗。

如果溯源,你會發現,在最初孩子不如願的時候,他只是不高興而已,他也許會哭,也許也會發脾氣,但一定不是現在的“不達目的不罷休”。

那時候的大人,也許是拗不過孩子的脾氣,也許是心疼孩子哭鼻子,想着不過是滿足下孩子小小的心願不礙事,於是選擇了順從孩子的要求。

但是,對於孩子而言呢?這種逆轉卻會帶給他們不一樣的邏輯思考方式:只要我哭、我鬧、我發脾氣,我就能得到我想要的一切。

久而久之,孩子養成了哭鬧的習慣,也逐漸形成了“以自我爲中心”的性情。

每個撒野的孩子身邊,都站着一個順從的大人。

成人的每一次妥協,看似安撫了孩子的情緒,實際上卻削弱了孩子自己對情緒的處理的能力:不懂得通過正常表達來爭取。而這,還會影響孩子的社交關係。

2、與其斥責,不如教會孩子應該怎麼做?

當孩子離開父母,進入幼兒園集體生活,如果他只會習慣性用哭鬧去要求,既無法讓自己融入團體,也無法讓自己被團體接受。

那麼,父母怎麼做,才能幫助孩子改掉哭鬧的習慣呢?4個建議給家長們。

1) 放下指責,告訴孩子:你想幫助他

當孩子哭鬧的時候,請家長們放下指責,給予孩子幫助。

也許此刻,孩子的表現讓家長也很鬧心,但家長一定要清楚:此時此刻,你纔是能夠帶孩子走出情緒泥潭的領路人。

平復自己的心情,然後平靜地告訴孩子:

“寶貝,其實媽媽很想幫助你,可是你一直哭,我不知道你要什麼,也聽不清你再說什麼。”

“幫助”,是走近孩子的一個契機,這句話傳遞給孩子的是另一種感覺:不是指責,而是接納。

家長對孩子正面的引導,通常情況下,纔會得到孩子正面的回應。

2) 及時鼓勵,讓孩子明白:哭鬧是沒有用的

當孩子聽懂父母的話,逐漸歇了哭聲,那麼家長們就要及時表揚孩子。這個時候,媽媽可以給孩子一個擁抱,然後用讚許的語氣告訴孩子:

“現在寶寶好好說話了,媽媽就能夠聽懂你在講什麼了。”“寶貝你知道嗎?哭是沒有用的,你好好跟媽媽說話,媽媽就知道你爲什麼生氣了,媽媽也能幫到你了,明白嗎?”

幼齡階段,“表揚”是對孩子最大的積極心理效應,孩子的很多改變動力大多來自父母的讚賞和肯定。

3)明確指出,讓孩子懂得:他爲什麼會出現情緒問題

等孩子平靜下來,指出孩子的情緒問題根源,可以幫助孩子更好了解自己,明白他的情緒爲什麼會出問題,比如,媽媽可以安撫他:

“我現在知道了,寶貝這麼生氣是因爲你想再玩一小會再去洗澡,對不對?”“讓你自己收拾玩具,你很生氣,對嗎?”“媽媽知道,你希望媽媽放下工作,多陪你玩一會是不是?”

幫助孩子指認出他憤怒情緒根源所在,能夠讓孩子得到情緒共鳴,他是被父母理解的,父母也是真相原因幫助他的。這種共鳴與共情,是良好的對話基礎。

當孩子覺得自己的情緒被認同,那麼接下去,家長提出的建議,孩子也就會欣然接受。

4) 給出建議,讓孩子知道:正確的處理方式

這個時候,我們的爸爸媽媽提供幾個解決方案供孩子選擇,以此讓孩子明白,其實除了哭,還有很多方式可以用來解決問題。

比如,媽媽可以告訴孩子:

“這個玩具,媽媽可以等到你生日的時候送給你,你再看一看?或者我們先回家?”“給媽媽十分鐘,先處理這個事情,我再陪你玩半個小時,好嗎?你可以先看一會書。”“等你洗臉刷牙之後,我們可以坐在牀上看兩集小豬佩奇。媽媽知道,你一定會又快又好,對嗎?”

給出建議,讓孩子明白正確的處理方式,才能幫助孩子下一次面臨同樣問題時,就會用正確的方式自己去處理,從而逐漸學會自我情緒管理。

3、 孩子哭鬧的背後,其實藏着他們的無助

幼年時期,是孩子世界觀形成的最初階段, 好的開端,能夠讓孩子養成良好的性格,學會用積極的姿態擁抱生活。

反之,如果孩子不懂如何處理問題,會導致社交不斷受挫,那麼這一段童年經歷,無形中會影響孩子的性格,乃至影響成年以後他的處世觀。

美國有協會調查顯示:平均每年有大約1500萬人受社交恐懼症折磨。成年人的社交恐懼症,與他們在社交過程中經受過心理創傷有很大的關係,很多狀況從童年就開始了。

一個只懂得用哭鬧錶達需求的孩子如果屢屢被拒絕,即便家長安慰他:“小朋友不愛跟你玩,沒什麼了不起。”但是受挫多了,再天真爛漫的孩子,同樣沒有強大的心理來支撐自己的社交窘境。

這樣的孩子,極其容易陷入“自我否定”裏。

事實上,一個只會撒潑哭鬧的孩子,他們的內心是孤獨無助的,因爲他們知道,除了哭鬧,似乎沒有其他方法能夠幫助他來滿足自己的需要。

孩子哭聲越尖厲,他們的內心越不自信。

所以,面對一個哭鬧的孩子,作爲父母的我們,請從正面引導,帶孩子走出負面情緒。這纔是真正幫助孩子步入社會小團體的正確方式。

而與此同時,能夠減少的,還有父母的憂慮:你會發現,當孩子自己能夠越來越處理好社交問題,他臉上的笑容也會越來越燦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