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都有挖鼻孔的習慣,這不僅是不愛乾淨的表現,同時也會讓孩子的形象大打折扣,所以對於孩子挖鼻孔的行爲,父母都是嚴厲制止的。

但是不管是用什麼辦法,哪怕軟硬兼施,孩子都很難改變挖鼻孔的習慣,讓父母很是頭疼。

鼻腔裏面有着豐富粘膜和血管,孩子挖鼻孔的時候很容易導致鼻黏膜受損。

不僅會出現鼻子流血的情況,而且會導致細菌進入鼻腔內,讓孩子的鼻部出現疾病,甚至有可能導致孩子鼻炎的產生。

01

孩子爲什麼會喜歡挖鼻孔?

1、空氣乾燥

環境因素是導致孩子挖鼻孔的一個重要原因,在北方或者是在冬天,由於空氣比較乾燥,孩子的鼻子會有明顯的不適,經常會出現幹癢的情況。

這時他們就會產生挖鼻孔的行爲,因爲在挖鼻孔之後,他們的不適症狀能夠有所緩解,所以久而久之就會成爲一種習慣。

2、鼻子有異物

我們的鼻子裏會有一種讓我們不舒服的異物存在,那是我們口裏所說的鼻屎。

年幼的孩子不知道如何去處理鼻腔裏的異物,用手去挖是他們最本能的反應。

父母要對孩子進行一定的引導,告訴他們如何正確的去除鼻腔裏的異物,以免孩子的錯誤行爲對鼻子造成傷害。

3、心理壓力

雖然孩子年齡小,可是他們也會有心理壓力,這種壓力錶現在方方面面。

比如和小夥伴相處的關係,或者是父母對自己的要求無法達到,這都會讓孩子感覺到無所適從。

這時他們就會出現一些小東西,比如挖鼻子,啃指甲,其實都是他們負面情緒的一種宣泄。

4、過敏性鼻炎

現在患過敏性鼻炎的孩子越來越多,這和遺傳有關,也和環境有關。

過敏性鼻炎會讓孩子的鼻子非常難受,所以他們會時常的揉鼻子,挖鼻子,這樣會讓他們稍微感覺到舒服一些。

當然父母還是應當及時帶孩子去醫院治療,儘量在孩子小的時候避免過敏性鼻炎的發展。

曾經有兩位美國科研員曾做過一個調研,結果顯示有91%的人都有挖鼻孔的習慣。所以不僅是孩子,我們大人其實也會有挖鼻孔的行爲,當然和孩子相比,大人挖鼻孔的場合能夠很好的把握,至少不會在公共場合挖鼻孔。

而孩子卻不同,他們挖鼻孔是不分時間,不分場合的,這也是讓家長最難以接受的地方。

02

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孩子往鼻孔的行爲?

1、先觀察再找方法

對於孩子挖鼻孔的行爲,家長沒有必要發現一次就勃然大怒,對着孩子又吼又罵,而是應當有一定的耐心仔細觀察。

如果孩子挖鼻孔的行爲只是偶然發生,那麼家長也不用過多的擔憂,可以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法讓孩子改變挖鼻孔的行爲,過多的提醒反而會導致孩子的這種錯誤的行爲越來越增加。

2、尋找替代物

如果孩子挖鼻孔的行爲經常出現,那麼僅僅靠轉移注意力的方法顯然很難改變。

這時父母可以尋找一些替代孩子挖鼻孔行爲的方法,比如當孩子想要挖鼻孔的時候,就讓他們拉一下衣服上的拉鍊或者是摸一摸釦子。

也許在最初孩子很難做到,但是在家長的監督下,相信孩子能夠慢慢改變挖鼻孔的行爲。

3、幫助孩子清潔鼻孔

當孩子的鼻孔感覺到不適的時候,父母要及時幫助孩子清洗。

因爲孩子自己並不知道如何去正確的處理鼻孔,只知道用最簡單的方式,把手直接塞進去,從而緩解他們的不適,這肯定是錯誤的,會導致他們的鼻孔越來越大。

父母可以在家裏準備一個專門的處理鼻腔異物的鑷子,然後取一隻乾淨的棉籤蘸溫水後放在孩子的鼻孔裏,輕輕左右旋轉。

儘量讓孩子的鼻孔各個地方都保證溼潤,這樣對鼻孔裏的異物也能起到一定的軟化作用。

之後父母便可以用專門的兒童鑷子幫助孩子取出鼻孔裏的異物,需要注意的是當取出異物之後,可以讓孩子也看一看。

證明父母確實是在幫助孩子清理鼻子,而不只是做做樣子逗孩子。

這會讓孩子知道原來鼻腔裏的異物可以這麼舒服的被取出來,漸漸的也就不會自己再挖鼻孔了。

當然壞習慣養成容易,想要改變卻很難,所以父母要給孩子一點時間。

在壞習慣沒有完全改變之前,發現孩子挖鼻孔後,一定要及時讓他們洗手,儘量保證手部的清潔,對孩子的鼻腔也是一種保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