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前夕,慈禧太后過生日,慈禧在皇宮裏怒氣衝衝地喊道:“如果我今天不高興,我會讓他一輩子都不快樂”,原來光緒皇帝的政黨曾告誡慈禧“日軍大規模增兵朝鮮,必須爲將來的戰爭做準備,我希望太后允許在朝鮮增兵,同時,他們將派遣海軍在中國、韓國和日本海域巡邏,等待一次實質性的攻擊,並在國家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攻擊東京,”

甲午戰爭前夕,慈禧太后過生日,慈禧在皇宮裏怒氣衝衝地喊道:“如果我今天不高興,我會讓他一輩子都不快樂”,原來光緒皇帝的政黨曾告誡慈禧“日軍大規模增兵朝鮮,必須爲將來的戰爭做準備,我希望太后允許在朝鮮增兵,同時,他們將派遣海軍在中國、韓國和日本海域巡邏,等待一次實質性的攻擊,並在國家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攻擊東京,”

1894-1895年甲午戰爭前夕,光緒皇帝有志於直接佔領東京,但是,當時的朝廷大多是義士,主要是翁同和,他們是一流的作家和詩人,然而,說到前線的戰鬥,就像紙上談兵,雖然他們雄心勃勃,但最終還是一無是處。

慈禧沒有增兵,反而無視日本的增兵,回答說:“日本想幹涉朝鮮內政,所以不用擔心”,還憤怒地說:“誰敢讓我過不好的生日,我讓他過不好的生活!”我們可以看出慈禧是一個和平主義者,李鴻章是慈禧和平派的領袖。

李鴻章主張“利用外國人控制外國人”,依靠英、美、俄三國的斡旋,向日方施壓,當時駐紮朝鮮的袁世凱曾要求李鴻章增派軍隊,但李鴻章予以反駁,他說:“日本雖然增兵,但沒有和我作戰,在這個時候,很容易惹事生非”,李鴻章就這樣拒絕了袁世凱的要求。

袁世凱只能眼睜睜看着日本出兵朝鮮,佔領首爾,北洋海軍司令員丁汝昌曾告誡李鴻章:“請求決戰日本”,李鴻章也拒絕了:“你可以在威海守艦,其他事情不關你的事!”李鴻章一方面壓制主戰,另一方面派人與英、美、俄談判,要求調停。

在日本準備開戰的半個月前,日本駐華公使高村向清廷遞交了一封“告別信”,李鴻章見此,知道戰爭即將打響,但是,李鴻章並沒有做好備戰準備,相反,他加緊努力與外國使節聯繫,要求調停和干預,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清朝外交使節許永毅還在英國使節面前哭着,要求英國迅速介入。

然而,西方列強總是口頭承諾而不採取任何實際行動,其中,俄羅斯特使向李鴻章承諾“戰前將派俄軍艦艇赴威海協助作戰”,但李鴻章致電北洋海軍軍官丁汝昌,稱“俄方將派軍艦赴威海與你一同觀戰”

過了很長時間,李鴻章沒有看到俄羅斯做出任何實質性的行動,不過,日本正要出兵,立即與英國特使取得聯繫,希望英國能提供幫助,然而,在權衡利弊之後,英國像俄羅斯一樣袖手旁觀,把一艘被日本摧毀的英國民船釘在清朝的頭上,他說清政府保護外國船隻不好,要求清政府賠償。

李鴻章大發雷霆說:“這個英國人不但不幫忙,還趁火打劫,慈禧得知後也大發雷霆:“不惜一切代價與英國開戰”,就這樣,李鴻章“以洋爲夷”的戰略沒有實現,最終,被譽爲亞洲第一、世界第九的日本軍艦將被殲滅!簽署《馬關條約》後,李鴻章也被彈劾,從那時起,清朝再也打不起外強中乾,淪落到別人手裏了。

近年來,關於甲午戰爭中的戰爭與和平問題一直存在爭議,有人認爲李鴻章主張和平是對的,也有人說光緒皇帝指揮戰爭也是正確的,其實,李鴻章主張和平,是因爲他知道北洋海軍的實力不可能抗日,正如李鴻章曾經自嘲:“我一輩子都在貼紙老虎”,指的是北洋海軍。

李鴻章創建北洋海軍,更多是爲了威懾,而不是主動出擊,相反,光緒皇帝的主力戰士認爲北方海軍是亞洲第一,所以他們不把日本當回事,活在“中國”的夢裏,如果你主動出擊,你可以想象結果!所以到底誰對誰錯只能說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見。

然而,在當時,光緒主要戰爭派別的觀點一點也不沒有道理,內容是:“有了防禦能力,就可以談戰爭;會打仗,就可以和好;有備而戰,就可以避險;慎之又慎,可以謀劃結局,”這種觀點更適合現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