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三国第一场名战争。这场战争决定了两种势力的走向,一是袁氏家族就此衰落,一是曹操为首的曹氏就此崛起。

199年,衣带诏事发后,袁绍终于有了理由攻打曹操,于是乎,集结十万精兵南下对曹操发起进攻。面对兵强马壮的袁绍,东汉朝廷马上分为两派,一派主降,一派主战。主降派他们的理由很简单,袁绍拥兵十万,而曹操不过只有两万军队,根本没法打。退一步说,这些人不管丞相是谁,大将军是谁,甚至皇帝是谁,即便袁绍攻陷许昌,当了皇帝,他们的待遇也不会改变,该吃吃该喝喝。另外一派是极少数,最为典型的只有一个人:郭嘉。

郭嘉认为,袁绍胸无大志、优柔寡断,绝对不是成就大事的人,为了给予曹操信心、鼓舞士气,郭嘉列举“十胜十败之说”。但是,打仗不是儿戏,搞不好是要死人的,并不是倚靠一句话、满腔热血就能够战胜敌人,只有抓住战场上瞬息而变的战机才能够取胜,这一点,曹操做得很好。

200年,袁绍正式对曹操下手,在攻打曹操之前,袁绍命一位著名写手陈琳写一封檄文告示天下,毕竟天下诸侯不是只有你袁绍一人,为了告诉天下人曹操到底有多坏,檄文必不可少。曹操对这篇檄文并没有在意,但是,当他看到内容后,勃然大怒,气的头风病都犯了,当即开战袁绍。能够将心胸宽广、脸皮极厚的曹操气到如此,看来陈琳确实不负写手二字,对了,他还有一个“匪号”:建安七子之一。

初期,袁绍只能用一个字形容,狂;两个字,很狂。因为他有狂妄的资本,武将有张郃、麴义、朱灵、颜良、文丑等,谋臣有许攸、田丰、沮授、 审配等。再加上十万精兵,如果袁绍不是天生的250,怕是闭着眼睛都能打败只有二万人军队的曹操。很可惜,袁绍就是天生的250。

曹操、袁绍对峙官渡时,徐州刘备趁机捣乱,曹操二话不说,放任袁绍不管征讨刘备,田丰告诉袁绍这是天载难逢的机会,大本营许昌肯定空虚,只要奔袭许昌,接应天子,曹操便成了逆贼,天下可定。而袁绍可能觉得这样有点胜之不武,趁人家出去打仗偷袭老家算什么英雄好汉,于是以小儿子病重离不开家长数次拒绝田丰的建议。

在袁绍长期250的高压下,许攸受不了了,投奔曹操,并告诉曹操乌巢一毁,袁军必败,曹操连夜便率领虎豹骑奔袭乌巢,将袁军的粮草毁于一旦。袁绍败了,彻底败了,不仅战争失败,部下也是散的散逃的逃,基本没有一人愿意继续追随袁绍。

官渡之战分出胜负后,曹操的将士在打扫战场,而他则来到了袁绍的书房,进入书房后,曹操被眼前的一幕惊到了,所谓书房,本应放一些兵书、地图亦或者孔夫子等哲学书籍,然而,袁绍的书房却放的是琳琅满目的古董,短暂的无语后,曹操大笑:袁本初败得不冤!值得一提的是,过了四年,曹操终于见到了那位檄文写手陈琳,曹操没有杀死他,而是不计前嫌任用了他,继续干起他的老本行。

曹操的心胸、谋略、兵法确实是袁绍无法比拟的,这一点,郭嘉是对的,而郭嘉能够得到如此的准确判断,并不是因为他是神仙,而是他最初的投奔对象就是袁绍,亲身体会到了袁绍250的智商,断定此人今后不可能成就大事,宁愿在家闲赋三年也不愿再看见猪头袁绍。

总之,袁绍败曹操胜,并非是巧合,即便没有许攸献计偷袭乌巢,相信袁绍也会制造出更多的致命破绽,而曹操也绝对不会放过任何战机,一句话:官渡之战,曹操获胜,名至实归,袁绍败北,也是名至实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