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不斷發展,社會的基調自然也會隨之變化,從而對社會的經濟發展產生影響。羅馬共和國一直以農業作爲基礎,在早期的時候對商業置若罔聞。而到羅馬共和國後期,商業貿易卻逐漸繁榮發展起來。其實最根本的就是羅馬社會發生了變化。羅馬是通過擴張征戰不斷強大起來的,所以其社會經濟的發展變化與擴張戰爭不無關係。

不過國家形成之初,地理環境往往影響其社會經濟發展,比如歷史上的古希臘山海環繞,並不適宜發展農業。因爲海上交通便利,所以商業貿易倒十分繁榮。而羅馬的情況就大不一樣,羅馬地處意大利半島,雖然多面臨海,但是海岸線曲折,沒有適合的港口以發展海上貿易。

羅馬共和國地圖

不過天無絕人之路,羅馬不適合發展商業,卻有着農業種植的優良條件。意大利半島地勢和緩,便於農業開墾。而且這裏的土壤也十分肥沃,適合作物的生長。因爲坎佩尼亞以及拉丁姆地區都是火山土壤,也就能夠提供作物生長所需的養分。同時農業離不開水源灌溉,意大利半島上有着豐富的灌溉水源,水系發達而且流經的地域也十分廣闊。意大利最早的農業種植地就是由波河所養育的。不僅如此,廣袤的森林以及豐富的金屬資源還提供了農業生產所必須的工具。

羅馬農民耕作

優良的種植條件養育了羅馬農業,大量的穀物等作物也爲羅馬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支撐。因此,農業也就成了羅馬立國的根基,“重農”一直是羅馬社會經濟發展的突出特徵。從羅馬的王政時代起,羅馬人就對農業生產十分重視。到共和國早期的時候,羅馬的社會經濟都是小農經濟,也就是以家庭爲單位的自給自足的模式。羅馬的很多家庭都有自己的田地用以種植穀物、葡萄以及橄欖等作物,還會在周邊放牧,發展畜牧業。當時的奴隸數量少,而且也很少讓奴隸進行農業的耕作。

羅馬農民收割穀物

但隨着羅馬不斷進行擴張戰爭,羅馬的社會經濟發展也有了變化,莊園經濟興起並逐步繁榮起來。由於羅馬對外擴張不斷取得勝利,也因此佔領的大量的殖民地,羅馬的公有土地大增。公有土地面積的擴大讓羅馬的貴族和富人從中看到了豐厚的利潤,他們通過買賣和強佔的方式佔領了大量的土地,這些土地也就形成了田莊。因此,羅馬的土地所有制就發生了變化。

當然,羅馬對外擴張的勝利,帶回來的不僅僅是廣闊的殖民地,還有大量的財富以及奴隸。豐厚的財富用於羅馬社會的經濟基礎,也就是農業發展之中。而奴隸則爲貴族以及富人的莊園提供了極其廉價的勞動力,奴隸制也是由此興起。奴隸勞動力廉價也就能爲這些莊園主節省人力的成本。並且這些奴隸也不會有服兵役期也就能夠保證農業的生產不會被擱置,產量就能更大。田莊組成莊園進行農業生產,有了大量的勞動力和資金的支持,莊園經濟也很快發展起來,由此羅馬商業的逐步興起。

羅馬莊園圖

此時的莊園經濟和原來的小農經濟就大相徑庭,不再只滿足於自給自足,而是開始追求豐厚的利潤。莊園經濟帶有商品的性質,是通過出售產品從中攫取利潤。所以種植業的農業作物的規模和種類也有了變化。可以加工成酒的葡萄酒備受青睞,被大量種植。而且當莊園經濟這種商業性質的經濟形式發展起來,爲了便於產品的出售,就不再只是考慮種植的條件,更要關注交通的便利程度,也就是說莊園的位置以及市場交易地點也十分關鍵。

除了種植業,畜牧業也開始了規模化的商業發展模式。畜牧場的規模被擴大,羊羣被集中放養。牧場的主人將羊羣用於市場交易以賺得利潤,而且爲了有更豐厚的回報,他們還會引進更加優良的品種。種植業與農業相結合,並且都進行了商業化,其中的利潤遠比之前獲利更多。

羅馬的農業生產

不過莊園經濟雖然帶有商業的性質,但是本質上依舊離不開農業。羅馬人對農業是十分推崇的,但輕視手工業。早期的手工業較爲落後,基本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直到羅馬共和國末期的時候手工業纔有了明顯的發展,這也是因爲羅馬擴張戰爭的原因。因爲羅馬對外征戰需要大量的軍備,而手工作坊能夠生產出羅馬士兵所需的頭盔以及武器等裝備。而且征戰爲羅馬帶來了大量的財富,這些財富也別用於宮殿以及城市公共設施的建設以彰顯執政者的威嚴。所以宮殿需要華麗的裝飾物品,而公共設施的建設也有需要有手工職業的技術人員。

羅馬遺址

手工產品是商業交換的來源之一,早期的手工業沒有得到重視,而商業貿易也是同樣。從“重農”到商業逐漸興起,是因爲羅馬擴張戰爭之下,推動了羅馬社會的發展變化。“重農”觀念之下,羅馬並不在意海上的貿易。但在公元前1世紀,羅馬逐漸掌握了地中海的控制權,商業貿易的中心逐漸向意大利轉移。羅馬城成了當時貿易的矚目焦點,各地的商品都集中在此進行貿易,開創了“條條大路通羅馬”的繁盛局面。而且羅馬打敗了商業大國迦太基之後,航海造船技術也有了進步,對外的貿易也逐步發展起來。

到了羅馬共和國後期的時候,羅馬的商業已經繁榮發展起來。便利的海陸交通要道爲羅馬送來了源源不斷的進口商品,希臘的工藝品以及非洲的象牙以及阿拉伯地區的香料等等。不過羅馬的出口卻較少,主要是主要是坎佩尼亞的金屬製品、波河的木材以及牧場所產的羊毛等。進口遠遠大於出口,也就導致了羅馬嚴重的對外貿易逆差。但是由於羅馬的不斷擴張,從各行省徵收了大量的稅收,所以羅馬的商業貿易也得以繼續發展。

布匿戰爭

支撐羅馬商業發展的還有羅馬的貨幣體系的發展和成熟,而貨幣體系也是在羅馬擴張過程之中逐步完善的。最初就是物物交換的形式而後由於礦產資源等的開採,所以開始有了鑄幣。當時羅馬國內有青銅幣和銀幣,青銅幣是主要的流通貨幣,而銀幣則主要用於對外貿易。當意大利南部被羅馬征服,坎佩尼亞鑄造了兩德拉克瑪銀幣。不過由於此後坎佩尼亞在布匿戰爭之中倒向迦太基一方,羅馬才又發行了自己的第納裏烏斯銀幣。隨着布匿戰爭的進行,羅馬需要鉅額的戰爭經費,所以開始鑄造馬爾斯金幣。羅馬的貨幣體系逐漸完善,也就極大地促進了海上貿易的發展。

羅馬銀幣

小結

一直以來農業都是羅馬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這是由羅馬所處的地理環境決定的。在羅馬的擴張之戰的推動下,商業由此興起並逐步發展起來。而透過擴張征戰,看羅馬共和國的社會經濟發展,其實根本原因是羅馬的社會發生了變化。

擴張征戰之下,帶來的巨大財富和勞動力奠定了莊園經濟的發展條件,隨着時代不斷發展,原來的小農經濟已經不適應羅馬社會經濟發展所需。因爲征戰,留守土地的公民不得不服兵役,也就耽誤了農事的生產,他們的土地也就因此被兼併,小農經濟也就面臨着破產。雖然羅馬起初並沒有良好的交通以及港口條件發展商業貿易,尤其是當時迦太基這個商業大國對海上貿易的控制。但布匿戰爭中羅馬擊敗了迦太基,並且逐步奪得了地中海的控制權,也就掌握了海上貿易要道,所以商業的興起和繁榮也是順勢而起。

從“重農”到“興商”,其實是羅馬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擴張征戰只是推動羅馬社會發展的其中一個手段而已,真正讓羅馬社會經濟發生變化是時代的作用。處在時代發展中的羅馬社會必然會從原來的“重農”,再逐漸與商業市場結合,形成社會經濟的多元化發展。

參考文獻

《羅馬共和國》

《古希臘和羅馬城邦經濟社會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