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在鄉村流淌——梁子湖區脫貧路徑觀察

梁子湖融媒

貧困漸行漸遠,幸福越來越近。

5年時間,梁子湖區共計13個省級貧困村全部出列,全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8118戶24816人脫貧。農村地區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16.12%降至0.025%。

秋陽朗照,倉滿囤流,農民盡享豐收喜悅;扶貧產業基地建設熱火朝天;美麗鄉村迎接八方遊客……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梁子湖區堅持把抓好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相關問題專項整治工作與當前脫貧攻堅攻勢結合起來,與加強扶貧領域作風建設結合起來,與完成今年脫貧任務結合起來,與鞏固脫貧成果結合起來,與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結合起來,聚焦“兩不愁三保障”、“三率一度”,聚力深度貧困村和特殊羣體,下足繡花功夫,做實“五個一批”,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構建精準扶貧、穩定脫貧、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不斷提升全區脫貧攻堅質量。

劉斌村“濱之源”花卉苗木扶貧基地

對照路線圖、任務書、時間表,梁子湖區上下圍着脫貧轉、跟着脫貧幹、盯着脫貧看,變精準扶貧“大水漫灌”爲“精準滴灌”,扶“志”與扶“智”相結合,“輸血”變“造血”新模式……走出了一條具有樑子特色的精準脫貧之路。

“輸血”與“造血”並重 共享產業扶貧紅利

陽光灑落在太和鎮深處連綿的山丘上,一個叫上洪的村子旁,滿山坡的油茶花盡情開放。

上洪村是市級貧困村,地處偏遠,經濟基礎薄弱,到2014年時,村裏窮得沒剩下幾戶人家。2015年,市人社局扶貧工作隊進駐上洪村開展扶貧。結合村裏的丘陵地勢,扶貧隊籌資100餘萬元,建立800畝油茶基地,提高村民收入。

如今,昔日荒山被大片油茶覆蓋,進村的羊腸小道變成了寬敞的柏油路,村村通客車開到了各村灣,家門口有了務工的產業基地,每戶村民每年增收6000元以上,上洪的百姓們開始憧憬着未來的好日子。

“‘輸血’式扶貧,並不是扶貧的治本之策,始終不能徹底扭轉貧困局面。”梁子湖區區委書記夏帆說,扶貧的根本是要從源頭治貧,只有因地制宜,推進產業扶貧,幫助貧困戶量身打造一條脫貧增收之路,走出一種“造血”式、開發式的扶貧之路,增強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才能讓貧困戶實實在在脫貧、實實在在增收,帶動一方的發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造血式”產業扶貧正當時。

昨日,在沼山鎮沼山村種植合作社裏,沼山村黨支部副書記柯子維在火龍果基地查看今年的長勢情況。“已經有不少人預訂了,還有一個星期就可以採摘了。”柯子維介紹,在去年10個大棚的基礎上,今年又增加了22個大棚,帶動了20戶貧困戶就業。

沼山村火龍果基地

產業融合匯入發展動力。和沼山村相似,2017年初,胡進村成立金雞湖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引進白草莓、藍莓、白芨、湘蓮等,發展村級集體經濟。

胡進村黨支部書記胡寶慶介紹,依託村裏“能人”胡重九的技術,加上樑子湖區的政策幫扶,村裏順利建成了面積200畝的扶貧基地,採用“互聯網+生態農業”的方式,打造集生態農業生產、銷售、科普、體驗於一體的現代綜合型田園觀光綜合體。目前已輻射帶動近40戶貧困戶就業,每年基地務工人次達百餘人,發放工資近30萬元。

塗家堖鎮張遠村白龍藍莓基地以“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帶動藍莓種植人口720人,幫扶對象每人年均增收7500元,成爲首批國家產業扶貧標準案例;太和鎮朝英村以“支部+公司+農戶”的方式建設了110畝小龍蝦養殖示範基地;沼山鎮牛山村、王鋪村、楠竹村3個省級貧困村實現脫貧,創辦7個村集體農業基地,有效幫助263名貧困人口實現“家門口”就業;樑子鎮劉斌村“斌之園”苗木基地、毛塘村水果及中藥材基地帶動了100多戶貧困戶就業……今年疫情發生以來,在復工復產中優先安排貧困戶就業,119家扶貧產業基地復工,已安排1702戶2784名貧困人口參與生產勞動。爲13個省級貧困村配齊農業產業扶貧指導員。

千樹萬樹梨花開。一個個扶貧項目的實施和政策的落實,在增強貧困戶“造血”功能的同時,提高了貧困戶脫貧脫困的獲得感。

扶志與扶智相攜 激發脫貧內生動力

扶貧需先扶志與扶智。

“物質上的扶貧重要,精神上的扶貧更重要,我們不放棄任何一個貧困戶。”夏帆介紹,梁子湖區針對鄉村“等、靠、要”惰性思想,入戶走訪、深入談心,並結合政策兜底,就業轉移、產業“造血”等多項舉措,幫助貧困戶增收。

在沼山鎮沼山村一處山坡上,柯民強笑得燦爛,“不僅脫了貧,去年還賺了6萬多,日子越過越甜。”

柯民強,沼山村上柯灣村民,一家3口人,低保貧困戶,夫妻兩人都是肢體殘疾,但柯民強身殘志不殘,在政府的幫助下,免息貸款5萬元,在上柯灣流轉30畝土地,養殖蛋鴨2000只,種植蔬菜、果樹20畝。自己脫了貧,還聘請兩個貧困戶在自己的基地務工。柯民強說:“現在我信心很足,將來還會不斷擴大自己的產業,乘精準扶貧的東風帶更多貧困戶脫貧致富。”

胡開盛是太和鎮農科村3組村民,自己患有嚴重的胃病和風溼病,50歲的妻子黃翠雲因子宮肌瘤已經動了好幾次手術。這個只剩半個勞動力的家庭,卻要供養3個孫子讀書。

2017年,在扶貧幹部幫助下,申請到了5萬元小額貸款,流轉了土地種湘蓮和水稻。2018年,他利用自學到的蝦稻共養技術,在水稻田裏試投了6.2萬元的蝦苗,進行蝦稻共養,順利走上了脫貧致富路。

“政府給了好政策,我們就要不等不靠把日子過好。”說這話的是老黨員塗作禮,東溝鎮劉河村有名的貧困戶,兒子患有智力殘疾,妻子患有尿毒症,家中因病致貧,舉步維艱。“那些年,我省喫省喝,拼了命地打工掙錢,但怎麼也填不上窟窿,妻子的治療費用太高了。”

2015年,在政府政策幫扶下,塗作禮一家成功申請了大病醫療救助,妻子的治療費也被政府兜底。2017年,塗作禮把打工的收入省下來,又找親戚借了些,着手創業。他流轉了村裏閒置的28畝荒田,種植水稻,又花8000元買回一輛機耕船,利用空餘時間爲周邊農戶耕田。“加上爲灣子看水,幫村民修水修電,所有項目算在一起,我一年也能淨掙3萬元。”

柯民強、胡開盛、塗作禮……在樑子,像他們這樣在脫貧的路上,不等不靠,你追我趕的貧困戶還有很多很多。

扶志長志氣,給當地貧困戶賦予了脫貧致富的志向、勇氣和幹勁。扶智長本領,爲貧困戶拓寬了脫貧致富的本領、平臺和途徑。

“貧困的根源在於羣衆缺乏知識、技能、信心和鬥志。給錢送物雖然見效快,但沒有貧困主體的積極參與,只會富一時。”梁子湖區扶貧辦主任何溢輝說,扶貧重在扶志,要調動貧困羣衆的積極性,不等不靠,苦幹實幹,才能實現徹底脫貧。

脫貧與振興共舉 美麗鄉村催生“美麗經濟”

寬敞的柏油路一直通到村口,就能看到“張家灣”的石碑。石碑後,寬闊的文化廣場、停車場,氣勢恢宏、乾淨整潔。

灣內,有一條“墨巷”,巷側是整齊劃一的徽式樓房,一排排漂亮的院落內,花果壓彎了枝頭。院落外,印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欄隨處可見。

“以前的張家灣可不是這樣。”70歲的村民張大爺提起以前的灣子直搖頭。張家灣位於東溝鎮西南邊最偏遠村落之一的茅圻村,2009年之前一直是省級貧困村。當地人窮得叮噹響,戲稱它是“東溝的西伯利亞”。然而,像這樣一個欠發展村灣,在東溝鎮脫貧攻堅的戰役中,打出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2009年,茅圻村多次召開村民大會,流轉包括張家灣在內的2000畝土地,建立長綠生態園,種植生態涵養林。同年,茅圻村擴建了一條3.5公里長、16米寬的入村公路。2012年,圍繞着這條入村生態路,張家灣開始探索美麗鄉村建設。

生活家園建好了,張家灣的下一個行動也排上了議事日程:依託田園風光、鄉土文化等資源,張家灣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產業,農家樂、民宿、旅遊商品生產等產業乘勢而起,全灣有一半以上農戶通過發展鄉村旅遊受益,貧困戶也順利實現脫貧。

“既要走上脫貧之路,又要通向振興之道”。這不僅僅是張家灣的“獨門祕籍”,也是塗家堖鎮在深入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的生動實踐中形成的共識。

塗家堖鎮是全市最爲偏遠的農村,貧困村多。發展不足是塗家堖鎮最大的實際,增加收入是村民最大的願望。

如何將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更好地結合起來?塗家堖鎮在實際工作中摸索出自身模式,繪就了一個欠發達地區發展“新樣本”:通過“生態經濟化、農民工人化、就地城鎮化”的路徑,讓村莊因環境而美,讓村民因生態而富。

官田村的九品香蓮、萬秀村的桑葚、細屋熊灣的石榴、張遠村的向日葵、徐連村的藍莓……塗家堖鎮在發展特色生態旅遊,提出“一鎮一特、一村一品”的旅遊新戰略,深度挖掘本土歷史文化。

近年來,梁子湖區依託各村生態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生態扶貧農業,已建成藍莓、胡柚等生態農業基地153個共94萬畝,培育84個優質農產品。通過胡柚節、採菱節、藍莓節等12項鄉村旅遊節慶活動的帶動,3500餘名貧困戶或銷售農產品,或辦農家樂,或入股合作社,每人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9.1%。

梁子湖綠色食品有限公司組織貧困戶在茶葉基地打工

如今,梁子湖區廣大幹部羣衆拿出“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氣概,鼓起“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勁頭,以更大決心、更精準思路、更有力措施,實施脫貧攻堅工程,以昂揚的姿態迎接挑戰,以必勝的決心、信心去打通扶貧攻堅“最後一公里”,確保到2020年同全國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不斷提高廣大農民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