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職場媽媽育兒路

我們總是特別關心寶寶的大腦發育問題,在0~3歲的大腦發育黃金期,沒有一個爸媽希望自家娃在這個環節落後他人。

芝麻醬、亞麻籽、深海魚油和藻油……這些“補腦”營養品很常見,不少家庭都有爲寶寶購買的經歷。

但想要寶寶大腦健康無損的發育,安全的生長環境往往遭到家人忽視。寶寶的大腦非常脆弱,日常生活中一個幾乎人人都忍不住做的動作,最容易讓孩子的大腦“受傷”。

寶寶的大腦有多脆弱

嬰幼兒僅是頭部的重量就佔了身體的1/4,比如家人在橫抱寶寶時會感到他們的頭部壓着胳膊很沉重,正是因爲寶寶的頸部肌肉沒有發育完善,頭部的全部重量都需要依靠家人的胳膊承託。

另外,嬰幼兒大腦中的水分含量比成年人要高,大腦髓鞘化未完全(髓鞘對於腦部神經的作用類似於電線表皮對於內部線路的保護作用),比成年人的大腦要柔軟和脆弱的多。

日常帶娃時,一個簡單的動作——“搖晃”,就可能會對寶寶的大腦帶來不可逆的影響。

“搖晃”會對寶寶的大腦帶來哪些影響

當寶寶受到不同程度的搖晃、磕碰、摔傷等震盪情形時,隨動作而晃動的大腦可能會與顱壁發生撞擊,輕則容易讓孩子養成不晃就不睡覺的習慣,重則造成寶寶的頸部肌肉和韌帶受到損傷。

甚至引起膜底積液、毛細血管出血,導致寶寶智力下降、學習障礙、動作發育遲緩、失明、語言能力障礙等情況。這就是所謂的“嬰兒搖晃症候羣”。

出於愛意,總是忍不住搖晃怎麼辦

除了生氣發怒,我們搖晃寶寶也可能是出於喜愛,橫抱寶寶前後左右搖晃逗哄、在哄睡時上下顛顫、或者把寶寶高高舉起再拋下。

嬌貴如寶寶,難道就真的像琉璃娃娃一樣晃不得了嗎?

1)瞭解怎樣搖晃纔算劇烈

劇烈搖晃通常是指在持續5~20秒鐘內,每秒可晃動寶寶2~4下的情形。這會造成寶寶的大腦以頸部爲軸心向多方向搖晃受力,大腦在顱內快速晃動,從而造成傷害。

2)樹立避免劇烈搖晃的意識

2012年,國外有一個不到一歲的小姑娘Cheyenne,只因爲哭鬧不睡覺,令親爸James感到惱火便大力搖晃女孩,導致小姑娘出現了癲癇、右腿無力等後遺症。

美國嬰兒搖晃症候羣國家中心的統計結果顯示:美國平均每年有近5萬名孩子因爲家人的疏忽而造成嚴重的搖晃症候羣症狀。

死亡率高達15%~38%,另外還有30%的孩子會有失明、癱瘓或者意識受損等永久性傷害。

劇烈搖晃給寶寶腦部帶來損傷並非危言聳聽,家人一定要樹立避免搖晃寶寶的意識,正確應對寶寶哭鬧的情況。

聰明養育,三個關鍵事項要注意

想要寶寶健康又聰明,除了及時的補充各類營養之外,日常的護理細節不可大意。

①哄睡要注意方法

不少家人哄睡時會控制不住的搖晃寶寶,確實,寶寶也不是隻要受到搖晃就會被傷害。

可一旦養成搖晃哄睡的習慣,我們搖晃的動作幅度下意識裏容易越來越大,如果寶寶養成了“逢睡必搖”的習慣,受到危險的概率就會提高。

小貼士:家人們可以把哄睡的方式替換成輕拍寶寶的背部、唱搖籃曲等,幫助寶寶養成良好的入睡習慣,更利於寶寶健康。

②控制自己的情緒

在開心時,不要用把寶寶高高拋起再接住的方式來表達情緒;感到憤怒和煩躁時,更不可抓握住寶寶大力搖晃, 對寶寶的大腦損傷極大。

小貼士:嬰幼兒受到搖晃的傷害多發生在哭鬧不止,讓家人感到氣憤並有挫敗感導致。因此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很重要。

嬰幼兒的哭鬧一般都是有需求的,家人的懷抱、困了、餓了、尿了等都會讓孩子哭。如果家人沒法妥善的解決寶寶的哭鬧問題,應該積極諮詢或者暫時託付給那些更有經驗的朋友和親人,等到情緒穩定後再接管寶寶。

③觀察寶寶的反應

如果家人只是不小心搖晃了一下寶寶,或者動作非常輕柔,也無需過於擔心,仔細觀察寶寶的反應即可。

小貼士:想要讓寶寶更聰明,日常的護理過程中除了避免搖晃,還不能上下拋接寶寶,抱着嬰兒旋轉、把寶寶放在大腿上顛顫,更不能用力把寶寶摔在牀或者沙發上。

如果寶寶不小心受到晃動,家人要注意觀察寶寶的反應,若寶寶有不安哭鬧、嗜睡、體溫下降等情況,一定要及時尋求專業幫助。

今日話題:各位家人,還有哪些對寶寶大腦有害的行爲?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