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古时又称"乞巧节""女儿节",每年七夕都是商家最爱的节日,蛋糕店,牛排馆,高级西餐厅的烛光晚餐,鲜花---都在告诉你七夕到了,你要表示一下了。但是,在我们乡下就不是这样的。七夕多是乞巧,女子们比拼和学习女红技能的日子,祈求心灵手巧。记得小时候一到七夕,妈妈和左邻右舍,姑姑婶婶们,聚到一起和面,一堆人凑一起都拿着自家的模具,敲敲卡卡的,不一会一堆不同形状,不同口味的巧果就出炉了,烤好了,围坐一起边评论边聊天。看到小孩子就给几个,那也是我记忆中最美的食物了。为了应景,悦悦把我们家的传家模具拿出来了,跟我妈认认真真地学做了一次。

备料:

中筋面粉:500克,鸡蛋:2个,酵母:5克,白砂糖:60克,牛奶:120克

步骤:

步骤1:将面粉,白糖,牛奶倒入盆中。鸡蛋打匀倒入,然后温水溶解酵母,将酵母水分多次倒入盆中,揉成均匀光滑的面团。

步骤2:揉好的面盖上保鲜膜室温醒发一个小时,醒发好的面团拿出来用手揉匀,排出气泡,面揉得时间越长,做出的成品越好吃。面团不能太硬,太硬稍微加点水。面太软也不行,太软的面粘上去了,磕不出来,成品花纹也不清晰。之后搓成长条,按照模子的大小切成小剂子。

步骤3:将小面块放进模子卡子里,用手指按压,并用剪刀剪去多余的面。一定要按压结实。

步骤4:最后使劲磕出来,一排小巧饼就做好了,盖上干布醒发10分钟,烤箱185度预热,十分钟就好。

步骤5:没有烤箱,用平底锅和电饼铛也可以。我用平底锅,开小火加热锅,把小饼胚一个一个放入锅中,烙至两面上色均匀即可。

步骤6:做好的巧饼出锅后一定要自然晾干,完全凉透了才能密封保存。如果为了观赏好看,可以涂上颜色,用红绳串成一串的,挂起来自然风干。

如今的七夕,因为浪漫的牛郎织女的传说,变成了中国'情人节'。也好,这样的日子帮不少呼之欲出却被按压在心底的感情,找到了出口,终成眷属。亲手做一盒七夕巧果送给爱人,也是不错的宣爱方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