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新水景。知道枫桥夜泊之诗的人,都因为寒山寺的枫桥而忘不了苏州。枫桥水的秋景正如图一般。不过因为阳光明媚,枫桥有一种现代感,这种时候也听不到寒山寺的钟声。

直指秋空。苏州之行中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这座直指九天的壮美的塔了。这塔名为报恩讲寺,也称北寺,十分壮美。高约二百五十尺,直径四间,石骨木造九层建筑,是明朝万历年间建造的,登到塔顶,可以俯瞰整个城市。

黑瓦白墙。一九三一年的列国国势要览上看到的苏州,推算人口五十万,是位列世界第七十五位的大城市。从北寺塔看到的城市景色,是广阔的平原,是黑瓦白墙的连续的屋落,东边如此西边也如此,全都是黑瓦白墙的景色。午后的街上也没有什么变化,不过却让人感到一股哀愁,奇妙的城市。

无名庭院。苏州的好处不只是寺和塔。还有江南平原养育出来的城市,这座城市也同样被水滋养,苏州万千印象中,最深刻的还是水。这是没有名字的一座庭院,由于相机镜头反射出早晨的阳光,运河一带显得十分白,苏州秋景还是在于水啊。

瓦片掉落。没有一根木梁的开元寺也被叫做无梁殿,就是这样的像城门一样的建筑。唐开元二十六年创建,没有用过一根木头,全部是用石头筑造的。中央的天井是穹隆的本堂,四方的墙壁上刻有梵网经,十分奇妙。这个寺庙在咸丰年间被烧毁的,这么大的地方如今就剩古瓦和这个大殿了。

沧浪古亭。如果说与俗人有缘的话,苏州不似杭州那样,不是与骚人墨客有缘的地方。正因为文人墨客的稀少,那至少苏子美的沧浪亭是苏州的骄傲。被称为“予以罪废,无所归,扁舟南游,旅于吴中”,使人留恋,被歌颂为“至则洒然忘其归”的沧浪亭,现在是美术专门学校,很有意思。

吴王长眠之处。比起苏州的古刹灵严寺,虎邱更有名。城外半里,吴王棺木就葬在此处的坟堆上,上面的寺庙其实是唐朝的古刹,经过历朝历代的存亡,五度被烧毁又五次被重建,旧时的盛观已经不能看到了,残骸的这样的寺塔,即使华丽也表现出了一代君王最后的惨淡。

采香径的清晨。跟苏州之名一起被流传的还有吴王和西施的一段风流韵事。然而这座灵严山上馆娃宫的遗址,现在楚石上已经长出了杂草,香草长在两岸,美人的龙舟在水中摇曳,拥西施入怀的,与舟中琴声相互应和的只有这条溪川,现在只有潺潺水声依旧了。

山境清闲。江南的水干涸的小川之畔,有稻穗有落叶的木梢,是寒风中的十一月的山谷。从府城向西约四里,支刑山是从前隐居山中的晋朝高士支遁的地方,这里依然可见闲云野鹤的风韵。山里已经是初冬了,前院的二百年的梅树也光秃秃的。

落叶。背靠奇岩怪石的山峰,山麓下有一群屋落,清高宗将它命名为高义园。园内枫树数十株,树龄已经上百年,秋末冬初的红叶十分美,是江南难得的盛景。闲雅的寺门,干涸的池水,燃烧林间掉落的红叶,用来暖酒,别有一番风流韵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