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發佈了《中國心血管病報告》顯示,心血管病在所有死亡因素中排第一,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於心血管病。

無疑,心血管病已經是中國人健康的頭號殺手,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甚至比癌症更可怕。而這一切的根源都在於:血管。

好的血管口徑大,管壁光滑、柔軟,彈性好,輸送血液的能力強,而壞的血管就像家中的下水道一樣,佈滿了“水垢”一樣的垃圾,導致血管越來越堵,完全堵塞,性命危在旦夕。

脂肪越多,壽命越短

堵塞血管的罪魁禍首,就是脂類(包括脂肪和類似脂肪物質),攝入過多的脂肪,就相當於自己往血管裏投擲“炸彈”了,而且危害的遠不止血管。

當脂肪堆積在血管,會讓血管堵塞,引發心血管病;堆積心臟,容易引發高血壓、高膽固醇、胰島素抵抗、睡眠呼吸暫停,提高心臟病的發作幾率,甚至死亡的風險;堆積在肝臟,導致肝功能失常……

高血壓和糖尿病

有研究表明,內臟脂肪會破壞人體內部的信息傳導系統,以致器官內部堆積的脂肪超過自身的需求量,容易引發糖尿病、高血壓等各種代謝性疾病。

心臟病

內臟脂肪會導致體內毒素難以正常排出,還會產生多種化學物質,與心臟病關係密切相關。同時,脂肪高的人,如遇壓力或服用松藥材時,其體內貯存的脂肪便會大量地進入血液中,引發危險情況。

患癌風險增高

內臟脂肪還可能致癌,據英國癌症研究中心估計,體重超標男性的結腸癌發病率高出常人25%,而肥胖症男性患者的這種發病率比普通人高50%。

藏脂大戶竟是它

有人可能就要問了,肥肉什麼的我完全不碰,脂肪攝入肯定不多。“國醫大師健康”想要提醒一句,脂肪不僅僅存在於肥肉,有些食物是深藏不露的脂肪大戶,喫它們相當於在喫白花花的肥肉,這些雷區以後也千萬要繞開。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範志紅在她的博客中曾提到,雪花牛肉看似瘦肉,其實內部綴滿了白色的脂肪花紋,排骨口感更好,因爲它是脂肪含量較高的瘦肉,喫雞翅時覺得雞翅更好喫,也是因爲雞翅膀的脂肪含量更高些。

主食類

這裏說到的主食是一日三餐可以飽腹的食物,有些甚至喫起來就像是在喫油,只是我們感覺不到。

1

麪包蛋糕

麪包、蛋糕要做到柔軟酥香,就得加入大量脂肪(比如黃油、植物油)。低脂肪的麪包必然是又乾又硬的口感。

至於蛋糕上面的奶油,那是完全的脂肪,以稀奶油爲例,除了水之外,絕大部分就是脂肪。

2

濃白色湯

很多人喝湯都喜歡喝濃白色的湯,覺得味道鮮美,其實濃白色的魚湯、肉湯、骨頭湯等,其含有比清湯多得多的脂肪。湯變成乳白色,其原理就是脂肪和蛋白質發生了乳化作用,呈乳白色。

如果你喜歡用這些濃白色湯來燒菜,最好先去掉大部分浮油。想要脂肪含量少一點,煲湯之前排骨、雞鴨最好先焯個水。

3

油炸食物

油條、麻團、飛餅、油酥燒餅、千層餅,以及各種酥類食物,共同特點是用油量非常大。1根油條相當於3碗米飯,熱量高得驚人。

不僅僅是主食,需要油炸或過油的菜都是脂肪大戶,紅燒、糖醋、乾煸類的菜往往也要先油炸過,比如香酥鴨、炸肉排、炸雞塊、炸肉丸、幹炸蝦、糖醋排骨,就連乾煸豆角、乾鍋娃娃菜這些素菜,都全是脂肪。

4

含肉餡的食物

要想讓肉餡柔軟香濃,通常需要加 20~30% 的肥肉,哪怕是魚肉餡,也要加入肥豬肉來改善口感。

像肉包子、肉餡餅、肉丸子等各種帶肉餡的食物,還是少喫爲宜,喫包子掰開後,要把裏面的油倒出來。

5

肉腸香腸類

要做香腸也好,做烤羊肉串也好,要通常放 1/3 的肥肉,否則實在口感太硬。

做烤腸、灌腸之類,也要加入一定比例的肥肉糜,脂肪含量在 20~30% 之間。

6

動物肝臟

動物肝臟脂肪含量不是很高,可是膽固醇含量是很高的。比如:豬肝100克可食部分裏,含脂肪58毫克,含膽固醇368毫克,多喫就是囤積脂肪。

7

方便麪

一包方便麪含熱量約400卡,相當於兩碗米飯,如果實在要喫,也最好自己加工煮過後才喫,還要儘量少加調味品。

零食類

偶爾喫點零食打打牙祭無妨,但是如果把零食當早餐、當飯來喫,那問題可就大了。

01

餅乾、曲奇、薯片等

這些全是經典的增肥食品,大量精白澱粉、糖和脂肪的組合。即便號稱是高纖維的餅乾,或者非油炸的薯片,也不能改變高熱量高脂肪的真相。

關鍵是它們水分太少,一袋下肚還不覺得飽,卻喫下去了大量的脂肪。

02

堅果

大部分堅果和油籽都是高脂肪食品,其中脂肪含量在35%-80%之間,能榨出油來,比如花生、葵花子、西瓜子、核桃、碧根果、甜杏仁、夏威夷果、腰果等。而且,堅果味道香美,體積小而能量密度高,很容易喫過量。

建議每天限量一小把,千萬不要多喫。如果爲了保健而喫核桃,每天只需喫三四個就足夠了,還要注意同時減少1勺油作爲平衡。

03

冰淇淋

冰淇淋含脂肪越高,口味就越醇厚。所以熱愛高檔冰淇淋的人總會喫進去大量糖和飽和脂肪。

慕斯、奶凍之類產品,看似酸奶的樣子,其實營養價值比酸奶差得多,蛋白質很少,脂肪卻很高。

04

巧克力

巧克力是充飢經常用的食物,很多人搞運動前會先喫一塊巧克力,之所以能充飢,因爲脂肪含量高啊。

巧克力當中只有少量的蛋白質,剩下的除了糖就是脂肪。即使是健康成分含量較高的黑巧克力,喫多了一樣長胖。

水果類

沒想到吧,居然把水果和肉相提並論,其實倒不是說水果很肥,只是很多水果比肉的熱量還高,雖然不是脂肪,但是會讓身體瘋狂積累脂肪。

1

榴蓮

榴蓮的熱量爲147大卡/100克,瘦肉的熱量爲140大卡/100克,喫100克榴蓮的熱量,可比喫肉還多,榴蓮在泰國負有盛名,被稱爲“水果之王”,而且用榴蓮製作而成的榴蓮餅、榴蓮班戟,會添加大量奶油和糖分,讓人迅速發胖。

2

西瓜

西瓜熱量雖然低,含有大量果糖,這種果糖不像葡萄糖一樣讓人會感覺飽,所以人會無意識的多喫,從而積攢熱量,變得更胖。喫掉半個瓜,等於喫了兩碗米飯!夏天一般我們都會喫冰西瓜,殊不知,溫度越低,果糖甜度就越大,就更容易發胖。

3

牛油果

獨得萬千寵愛的牛油果,它的平均脂肪含量是15%,比豬裏脊的8%的脂肪含量,差點兒高出一倍!所以牛油果也儘量少喫。

4

椰子

每100克椰子含有241千卡的熱量,相當於2.1碗米飯。椰子的椰肉含油量高達35%,其中多爲飽和性脂肪酸,同時還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質,能夠榨油。椰汁的含糖量也不低,所以椰汁喫多了,也容易引起肥胖。

5

龍眼

每100克桂圓乾中就含有26.9克的水分,5克蛋白質和0.2克脂肪,65.4克碳水化合物和283千卡的熱量。

兩招消耗脂肪

除了避免攝入過量脂肪,最好還要想辦法消耗脂肪。

第一

每天半小時以上快走

美國的運動專家發現,快速走可以提升體內脂肪的激素含量,所消耗的內臟脂肪比慢走要多47%。也可以每天利用一定的時間進行有氧運動,讓體內的內臟脂肪充分燃燒,增強肌耐力並增強血管彈性。

第二

喝杯綠茶

綠茶中的茶兒素和多酚都可以促進新陳代謝,起到消耗脂肪的作用,既能幫助血管保持年輕,又能防止腰腹部堆積脂肪。

脂肪是血管“炸彈”,三高、心臟病、血管堵塞的根源都是它,當脂肪不斷堆積,意味着生命進入倒計時,藏脂大戶以後可要小心了,一旦過量,偷走的不僅是健康,還有寶貴的生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