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就在山東長大,記得小時候喫的餛飩就是一碗10個,然後是香香的湯汁加上了一些蔥碎,再加上兩個油炸糕,別提多香了。長大後,有幸去過北京和成都,發現他們的喫法又和我們不太一樣,而四川連名字都變了。這事一直讓我挺好奇的,後來也有所研究,發現了一些不同之處。

下面,就來跟我一探究竟吧!

都說北方的餛飩大,其實我也沒覺得大很多。小時候在自家的餛飩很簡單,就是醬油和醋衝湯,加點鹽,然後撒上蔥花和香菜,再來點餛飩就很不錯。在家裏,老媽做的餛飩湯裏會打上雞蛋花,喫起來口感更好。

而到了北京,我所喫過的地攤餛飩是以紫菜、蝦皮和蔥花或是再加點香菜。味道變化也不大,口感其實也差不多。我想,北方的餛飩大概就是如此。

包餛飩其實要比包餃子簡單的多,北方的餛飩一般都是疊兩下,然後捏出一個小領子,感覺就很好看。

後來去了四川,在成都的第一天就喫了抄手,當時還有點不解,這名字變化這麼大。後來觀察了一小會,發現人家的包餛飩的速度真的超快,而且它們是採用了一種對摺的方式來包,好像要比北方的更簡單一些。

更爲不同的是湯料的區別,它們會提前在碗中準備好辣椒粉、生抽、芝麻油、辣椒油、芝麻、花生碎等調料,然後衝湯加上抄手。

大清早的就喫這麼辛辣的食物,其實我還是有些不習慣哈,對我來說,早上不如喫個灌湯包來得舒服。不過,人家的抄手的口感確實不錯,皮薄滑溜,也確實是一道美味。

後來在我老家這邊,又發現有人開了那種雲吞麪的館子,出於好奇去喫了一次,結果發現,是麪條和餛飩的混合裝,也正是因此才知道這是廣東的喫法和叫法。

據我所知,廣東叫雲吞是因爲粵語中的餛飩的發音類似於雲吞。可這雲吞麪,餛飩不算多,但口感確實很好,無論是麪條還是餛飩,真的很美味,關鍵是湯量也很足。

麪條的口感不同於手擀麪,也不同於拉麪,絲滑爽口,讓我印象深刻。餛飩的體積也不大,一個一個也是十分輕鬆。

在上海和浙江我都沒有機會嘗試過,據說福建那邊也有着不同的名字和做法,但具體我還是不太瞭解。希望小夥伴們踊躍留言,說說你們當地的餛飩又是什麼樣的,有什麼特色和不同之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