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企鵝醫生平臺官方推送

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大家都會注意保護,而眼皮作爲窗框,反而很多人忽視對它的呵護。

可是,在面部皮膚中眼部皮膚是最爲脆弱、最容易出現皮膚問題的部位。

比如常見的細紋、黑眼圈、眼袋等等,也包括今天要提到的「脂肪粒」。

圖片來源:網絡

生活中受到「脂肪粒」困擾的人非常多,只要眼部皮膚有顆粒狀就會誤以爲是脂肪粒。

但實際上,「脂肪粒」是一種非常籠統的說法,至於是什麼在醫學上包含很多種情況,今天我們就來看下兩位典型選手。一 眼睛周圍長的到底是什麼?

1.慄丘疹

脂肪粒其實是“慄丘疹”的一種俗稱。

被大家叫做「脂肪粒」,是因爲皮疹內部常常可以擠出白色或淡黃色的乳狀物或粒狀物,被誤認爲是脂肪而得名。

慄丘疹是形成於毛囊皮脂腺的表皮囊腫,內部聚集了角質化的殘留物。

通常爲白色或者淡黃色凸起,不規則的分佈在眼周。

2.汗管瘤

主要是由於小汗腺管堵塞,脂肪代謝功能發生障礙,產生脂肪堆積,是一種良性的腫瘤,不會影響身體健康。

汗管瘤多數長在眼睛周圍,有的長在額頭、手、胸部、臉頰、上脣等部位。

凸出的顆粒比起慄丘疹大一點,並且表面是不光滑的。

圖片來源:網絡

人們常說長「脂肪粒」是因爲眼霜的營養過剩、皮膚吸收不好,或者眼霜堵塞了毛囊口導致的。

經常會有人諮詢:既然是眼霜的問題,爲什麼換了好多眼霜也沒好轉?即使什麼都不用了它也不見好?

實際上,粟丘疹的發生和眼霜可能並沒有直接關係。二 產生「脂肪粒」的原因?

1.皮膚損傷

因爲皮膚上有微小傷口,而皮膚在自我修復的時候“用力過猛”,導致過多角蛋白擁堵堆積,最終形成「脂肪粒」。

也有可能是由於皮脂被角質所覆蓋,不能正常排至表皮,從而堆積在皮膚內形成所謂的「脂肪粒」。

圖片來源:網絡

2.內在原因

身體內分泌失調,致使面部油脂分泌過剩,導致毛孔阻塞,容易形成「脂肪粒」。

3.使用營養豐富的護膚品

使用過於油膩的眼霜和化妝品導致的,因爲太油膩的護膚品不能被皮膚完全吸收。

最後導致眼周和臉部肌膚營養過剩,也會形成「脂肪粒」。

圖片來源:網絡

到這裏相信大家已經可以區分眼部皮膚的問題所在,也已經知道到「脂肪粒」的形成原因。

可以在下面這幾個方面多加留意,對預防脂肪粒的出現有很大幫助。三 如何預防「脂肪粒」?

1.注意眼部清潔

注意眼部的清潔,保證皮膚正常的排泄和吸收,清潔手勢要輕柔。

每天可以做眼保健操,按摩眼周肌膚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排毒。

2.正確選擇護膚品

眼周肌膚非常薄弱,日常保養時切忌使用過油的面部及眼部保養品。

3.注意防曬

曬傷也是很嚴重的皮膚損傷,修復過程中可能就會出現角蛋白的過量產生,進而出現「脂肪粒」。

如果因爲各種原因不想塗防曬,可以選擇戴墨鏡打遮陽傘。

4.適度去角質

雖然「粟丘疹」與角蛋白和死皮細胞的堆積有關。

但有研究發現過度去角質也會導致粟丘疹的發生,因爲過度去角質也會引起皮膚組織的損傷。

去角質時要控制好使用頻率,不要造成角質層損傷。

5.注意飲食和日常作息

飲食上要少喫油膩刺激食物,不要熬夜。

很多時候,皮膚問題並不容易直接判斷出區別,這個時候就要找專業醫生諮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