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希望自己的人生和“高級”一詞掛上鉤。

什麼是高級?這其實並不是一種優越感的存在,也不是優人一等的表現,而是一種能夠從內心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從而達到生活質量的提升。

林清玄說:“改變表相的最好方法,是從內在改變。”

外表的東西如果沒有內涵的烘托,終於是金玉其外,少在短時間內高級的人,往往是內秀的,對於生命的理解不同於尋常的觀念。

就像同樣是買一個音箱,有人覺得能放大聲音就夠了,有人卻要求環繞立體聲,不同的要求就反映出了對生活不同需求的標準。

購物是爲了得以享受,花了錢的目的是讓自己達到滿意。人生一樣,當你養成了這3種好習慣,你的人生也會感覺越來越高級。

01 自律

曾國藩是並不是天生就帶有光環的人,他的出生極爲普通,沒有才華沒有背景。年少的時候屢試不中,脾氣暴躁還好色貪玩。

醒悟後,爲了提升學業他給自己定了三條鐵律:勤奮、耐煩和堅持。

每天黎明即翻身上牀,點燈讀書;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讀,他讀書不求快不求多,務求自己都能融會貫通;而他這一生無論是考功名還是帶兵打仗,都堅持讀書的習慣。

曾國藩用了最笨拙的法子,做成了許多聰明人都無法完成的事。而那些所謂的早年天資卓絕的天才們,早已被他埋頭甩開了很遠的距離。

很多人制定了完美的計劃,卻由於紅塵俗世的雜念失去定力,不懂得約束自己的行爲的人,最終導致人生方向的失控,以至於迷失了自己。

大凡成功的人都有自己的信念,並且會雷打不動地執行,不會因爲偶爾的懈怠讓自己肆意妄爲。能夠獲得成功的人,常常是不動聲色地養成了自律的習慣。

成功從來不是偶然的現象,都是在自己堅持不懈地追求下,一點點實現崇高的目標。

真正自律的人生纔會讓人望塵莫及,對於每個人來說,最大的敵人其實就是自己,只有戰勝了自己,纔可能會擁有想要的成功。

你的人生,取決於你的態度,無疑懂得自律的人,才能形成行走在世間的底氣。

02 實幹

身邊一位朋友頗有幾分聰明才智,可是他的事業卻一直不順遂。

因爲他雖然聰明,腦袋裏不乏有各種新奇的想法,但是每次激情澎湃地大放厥詞後,便再沒有了下文,猶如顆投進大海里的小石子,再沒有一絲的漣漪。

反倒是有人聽了他的想法馬上投入實幹中,因此卻獲得了商機。朋友只有羨慕的分。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只有夢想卻不懂得化爲力量,那麼就和成功永遠難搭上界。一個人只有勤勤懇懇,一步一個腳印闖蕩,纔會擁有想要的成功。

夢想不能少,但務實的精神更不可丟。成功從來沒有捷徑,它需要實幹的精神。

馬雲是當代創業者心中的的偶像,很多人在創業之初抱怨沒錢、沒經驗。馬雲曾經有過三次創業經歷,在創業開始時也沒什麼錢,但最終他成功了。

馬雲認爲:“在創業之初創業者需要的不是指導,而是實幹。”很多人總是有想法卻很少會有行動,但是馬雲一有想法馬上就會行動,所以他獲得了成功。

達爾文曾說:”如果說我有什麼功績的話,那不是我有才能的結果,而是勤奮有毅力的結果。“

成功從不會辜負那些努力拼搏的人。如果連最簡單的事情都不願意去下功夫的人,註定也很難會收穫成功。

03 讀書

年少的時候爲了學業,讀書大多是一種被動的行爲,很難感受到思想上的衝擊。

楊絳先生曾收到一位年輕人長篇大論對人生的抱怨和苦楚感,看完信後她給予了鼓勵,並在最後附上一句話:你的問題在於,書讀得太少,而想的太多。

讀書使人明鑑,使人更瞭解成功,使人離成功更近。

古希臘哲學家芝諾曾經說過:“人的知識就好比一個圓圈,圓圈裏面是已知的,圓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圓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讀書可能在短時間看不到什麼用處,但是長期浸潤在知識之中,你的內在會產生極其奇妙的現象,從你的角度看出去的世界可能就和別人是不一樣的。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同樣是夢想,在有些人心中是遙不可及,但或許在你心中就能通過努力觸手可及。

薩特思南所言:“把卓越觀念融入日常行動,你就會變得超羣出衆。”

很多人往往是一邊立志,一邊忘記,總是無法獲取成功,卻又埋怨命運的不公平。然而說到底,不過是因爲一直建立不起來良好的習慣。

良好的行爲習慣會對人的一生產生很深遠的影響,會讓一個人終身受益。

曾有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被問到:“您在在哪所大學、哪所實驗室裏學到了你認爲最重要的東西呢?”出乎意料那位白髮蒼蒼學者回答說:“是在幼兒園。”

他接着解釋:“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飯前要洗手,午飯後要休息;做了錯事要表示歉意;學習要多思考,要仔細觀察大自然。從根本上說,我學到的全部東西就是這些。”

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養成良好的日常行爲規範,是對自己的一種負責任的態度。

從現在做起,養成這3個好習慣,你也一樣可以擁有高級的人生。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