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訊 8月28日下午消息,針對近期外國禁用中國企業App事件,APUS創始人兼CEO李濤在接受新浪科技採訪時,談及了他對中國企業出海的看法與建議。

李濤認爲,多數中國出海企業從產品到變現至少需要四步,但只有50%掌握在自己手中,這導致失去了掌控權。此外,目前在國外表現優異的中國廠商數量較少,孤掌難鳴,所以企業出海必須抱團,而內容和遊戲類產品值得在海外深耕。

出海應適應不同國家地緣差異

在李濤看來,中國互聯網企業出海,要以全新的視角去看待和思考世界,而在出海過程中,企業不僅要尊重各個國家的風土人情、法律法規,還要讓企業融入當地的地緣文化當中。首先要在當地市場構建更加安全、穩定、高效的互聯網生態,一站式滿足全球用戶接入互聯網的各類需求;其次應部署全球化公司和全球化團隊,打造更符合當地實際情況的產品策略、市場策略,從而快速形成自發展狀態,更好地適應不同國家的地緣差異。

實際上,李濤算是出海領域的“老兵”。2014年,李濤離開360併成立APUS,成爲早期All in 海外系統工具類的中國互聯網企業之一。2017年,APUS將VIE結構拆掉回國,原因是用戶市場和收入都在海外,其不希望資本市場也在海外。他表示,伴隨着APUS全球化策略不斷調整,公司目前已在全球市場新增長點縱橫捭闔。

重要策略是抱團和補全生態

李濤回憶,2018年開始,谷歌Facebook已經開始進行策略性調整,遏制一些走向國際的互聯網產品和企業。

此舉恰恰掐住了出海創業者的“命門”。“中國的創業者大部分都是做產品的,通過谷歌獲取用戶,用戶變流量、流量再變現”,他認爲,一般來說,從產品到變現至少需要四個環節,但有一半掌握在外企手中,這是件危險的事。

目前,中國出海企業被“變現難”所困擾,“店大欺客”等現象始終猶存。

他建議,首先中國企業要學會自建生態並補全,不要純粹依賴;其次,通過扶植代理商賣廣告,並進行分散配置;最後,應該幫助中國更多變現平臺走出去。

目前來看,中國出海的互聯網企業,真正表現優異的只有幾家,身處異國“孤掌難鳴”,“如果我們整個產業鏈在外邊,整個供應鏈上有很多中國企業,可能就不是今天這個樣子”。

所以,中國企業出海的重要策略是抱團,“如果不是抱團出海,一兩個單一的企業出去,基本上是被人家滅掉的”。

出海在未來半年內處於糾結期

面對衆多領域,哪項纔是中國出海企業的重點抓手?

李濤給出的答案是:內容和遊戲,“不要再嘗試做工具類產品,因爲面臨着非常巨大的挑戰,沒有太大的機會”。

他還強調,未來出海的趨勢不會遇冷。“我認爲出海在未來半年裏處於糾結期,在每一次爆破前都有一個沉靜期,大家在不停醞釀,所以不會遇冷更不會停歇”。

值得一提的是,APUS已經成爲首家支持華爲HMS生態的中國互聯網公司。李濤表示,目前正在幫助華爲構建HMS生態,包括整套技術解決方案,“出海必須要抱團”。更重要的是,其正在幫助華爲在全球範圍內做支付,並輔助搭建整個商業平臺。不過他坦言,“沒有APUS,華爲也能建起來,只是時間長短、速度快慢的問題”。

據悉,APUS商業化初期以工具產品爲主,目的是搶佔流量市場入口。隨後,通過多種運營方式來提高存量用戶價值,比如搭建內容平臺,以此提高用戶在生態上的停留時間。在第三階段,APUS依靠中後臺產品賦能服務生態,通過數據判斷,瞭解不同地區用戶的喜好、習慣,從而爲用戶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目前,APUS已經形成了“產品+增長+商業化變現”的閉環體系,推動其全球業務的快速增長和發展。而這套體系在未來會通過共享模式逐漸開放給生態夥伴使用,助力中國互聯網全球化進程。

公開信息顯示,APUS產品用戶分佈在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總用戶量截止2018年已超過了14億。(大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