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于公元前273年征服整个意大利半岛后,开始向外扩张。当时称雄西地中海的是北非的迦太基,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于是"二虎"之间爆发了旷日持久的战争。因为罗马人将迦太基蔑称为"布匿",故后来的史学家们把他们之间的战争称为布匿战争。

第一次布匿战争以迦太基的失败而结束,但此时迦太基仍然是地中海上军事强国,他们不甘失败,准备复仇。公元前219年,汉尼拔率迦太基军涌向西班牙,攻占了这里的罗马城市。公元前330年春,罗马正式向迦太基宣战,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

一、主动出击

公元前218年4月,汉尼拔率领9万步兵、1.2万骑兵和37头战象从西班牙出发,他的大军花了半年的时间翻越比利牛斯山和阿尔卑斯山,到了这年九月,汉尼拔大军出现在了罗马北部的北意大利平原。罗马在这里的军队人数很少,因此被汉尼拔连续击溃。在敲开意大利的北大门后,汉尼拔大军势如破竹,挥师南进,大军开向亚德里亚海岸,企图打击罗马人的后方。

公元前216年春,迦太基人占领了意大利南部的坎尼城。这座城市可以说是罗马的重要粮仓,如果失去坎尼,罗马就将会陷入更大的困境之中。因此,罗马人决心与迦太基展开决战。对此汉尼拔早有防备,迦太基军队早已在城外平原上安下营寨。这一年的8月2日,罗马与迦太基就在坎尼城附近的平原上进行了一场载入史册的战役,史称坎尼会战。

这次会战,罗马将所能调动的8万步兵、6千骑兵全部投入战斗。迦太基军也投入了4万步兵和1.4万骑兵。罗马在步兵数量上占绝对的优势,因此他们信心十足地来到战场,可战争的结果却让罗马将军们和元老院大跌眼镜。

二、排兵布阵

罗马军主将是执政官瓦罗,他将庞大步兵军团放在队伍中央,分左、中、右三路,重装步兵是军队的绝对核心,因此被瓦罗放在阵形中心,每列重装步兵之间都有一定距离,以便于作战。骑兵则被放在左右两翼,其中右翼骑兵主要由罗马城公民组成,左翼骑兵则完全由其他意大利城市的居民组成。

面对来势汹汹的罗马军团,汉尼拔在详细研究过瓦罗的战术后,将自己的部队排列成弧形。迦太基左右两翼是主力,由骑兵和重装步兵组成。而位于中央的、面对罗马主力的则是战斗力一般的步兵,这些步兵大多来自高卢和西班牙,他们与罗马正面作战的力量显然是不足的,但这些士兵擅长防守,又对汉尼拔极其忠诚。汉尼拔这样用兵的真实意图是,利用中路突出的步兵吸引罗马军主力的攻击,然后己方中军全力防守,将罗马的主力重装步兵军团死死缠住,再以两翼的强劲骑兵和重装步兵,迂回到敌阵之后,形成前后央击之势。这种兵力分配正是迦太基人致胜的关键所在。此外,汉尼拔还命令500亲信执行假投降任务,伺机在罗马军中"开辟第二战场"。

主帅汉尼拔亲自坐镇中路军,指挥步兵作战。他命令自己的外甥汉诺指挥右翼骑兵,弟弟玛哥指挥左翼的重装步兵。另外,汉尼拔还在军中精选了骑兵三千名,放在身旁,以备不时之需。为了切断敌人的退路,汉尼拔又另外派遣一支精锐部队埋伏在罗马大军身后的树林里,以便在罗马人撤退时阻断他们的退路。

待迦太基军摆阵完毕,罗马军主帅瓦罗在看到迦太基的派兵布阵后,也临时将自己的阵势作了一番调整,缩小每个士兵之间的距离,增强中央方阵的力量,企图以人数上的绝对优势突破汉尼拔的中军,击毙主帅,快速取胜。可瓦罗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一调整却正中了汉尼拔的下怀,罗马的重装步兵因缩小了相互间隔而在战斗中失去了灵活性。

三、佯降之军

上午9时,广阔的战场上吹响起了刺耳的军号,双方的步兵发出一片呐喊声,一场巨大规模的血腥残杀开始了!罗马步兵一开始就排着密集的方阵,在瓦罗的指挥下向前行进,对迦太基的中路军发起猛攻。迦太基军见状,立刻执行汉尼拔预先安排的计划,中央方阵向后收缩,致使全军阵线变成了"凹"字形阵势。

瓦罗见敌中军退缩,以为迦太基人已经丧失斗志了,遂指挥主力发动更猛烈的攻击,准备一鼓作气取胜,但战场上的一切都在按照汉尼拔的剧本进行。此时汉尼拔安排的500名轻装步兵也来到罗马人面前,声称受到汉尼拔的虐待,向罗马投降了。瓦罗心中暗喜,他命令手下收缴了这些人的武器,将这些"降兵"安置在阵形后方。此时这位全军统帅已经彻底被汉尼拔忽悠瘸了,他以为这场会战的关键时刻已到,于是毫无保留地将全部军队都投入了战斗。但显然他低估了汉尼拔这个个掌握战场火候的老手。此时汉尼拔的时机才终于来到,于是他命令步兵和骑兵立刻从侧面出击,罗马军的中央方阵瞬间就被汉尼拔包了饺子。

四、前后夹击

迦太基的重装骑兵都是来自北非的老兵,他们对罗马充满了仇恨,因此打起仗来十分凶狠,迅速击垮罗马军右翼的骑兵,并来到了罗马军左翼的侧后,形成前后夹击之势,罗马军哪里经得起这样的"夹馅饼",他们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迅速溃败下去。汉尼拔见状也立即向敌后伏军发出信号,埋伏树林中的迦太基军队收到信号后,迅速包抄过来,他们分出一队人马追击逃散的敌方骑兵,其余都配合步兵一齐合围罗马步兵。

战斗打到中午的时候,海面上突然刮起了强劲的东风,战场顿时变得漫天沙土,面向东南的罗马人被风沙吹得两眼流泪,难以观察敌方行动。而迦太基士兵却由于背对东风,他们的弓箭和标枪凭风借力,让罗马人更加绝望。罗马步兵虽众,此时已挤成一团,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陷入一片绝望的混乱之中。

就在罗马人阵势大乱的时候,留在他们后队的那500名强悍的迦太基"降兵"也趁势作乱,突然从怀中抽出短剑,奋力向就近的罗马士兵杀去。这场残杀整整持续了12个小时。罗马开赴战场的八万大军当中,有近六万人战死,一万多人被俘,执政官鲍路斯和一众高级将领全部阵亡,全军总指挥瓦罗则在混乱中率残部逃跑了。而反观迦太基这边,汉尼拔总共只损失了六千余人。坎尼惨败的消息传到罗马,元老院采取了紧急措施:任命了新的独裁官费边,并宣布把17岁以上青年全部征人军队,由国家出钱,向奴隶主赎买把签名名年轻的奴隶,组成两个奴隶军团。元老院和费边命令这些军团死守罗马城,准备迎接迦太基对罗马的致命打击。

结语

坎尼战役就此结束,罗了罗马步兵马军战死沙场的步兵多达5万,骑兵也有4千,留守罗马大营的近万名士兵全数被擒。坎尼会战可以说是战略之父汉尼拔的最高成就。在死者之中有一大批下级军官以及80名元老院议员。这支当时罗马史上最庞大的野战军就此被汉尼拔生生吞下。

参考资料:《罗马帝国》、《汉尼拔》、《第二次布匿战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