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老舍從倫敦留學歸來,住在朋友白帝洲,31歲的他還沒有成家立業,朋友們都很爲他着急,幾天後,老裴在北京的一個朋友的安排下,來到了另一個叫老裴的家裏,讓老舍沒想到的是,這個女人會成爲他的妻子,爲自己生孩子。

1930年,老舍從倫敦留學歸來,住在朋友白帝洲,31歲的他還沒有成家立業,朋友們都很爲他着急,幾天後,在另一位好友羅昌培的安排下,一位女士來到白帝周家,請老舍到北京師範大學演講,讓老舍沒想到的是,這個女人會成爲他的妻子,爲自己生孩子。

這個女人叫胡福清,和老舍一樣,她也是滿族紅旗人,她從小就愛文學、書畫,個性很強,家人不同意她,一個女孩讀書太多,但她不甘心,她再三向媽媽提議,以後要按自己的能力去上學喫飯,然而,她的家人同意繼續她的學業,胡沒有讓家人失望,於是她被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錄取。

老舍和胡福清認識後,羅昌培經常帶他和朋友一起喫飯,胡福清總是在桌上,漸漸地,他們互相熟悉,產生了一種感情,後來,老舍回到濟南教書,寒假期間,他給胡福清發了一封長信,介紹了自己的人生經歷和對胡福清的印象,老舍說:“你我都是滿族人,生活習慣一樣,你喜歡文學,我對外國名著、歷史和文學史瞭解很多,我們有共同語言,可以生活在一起,”在信中,老舍還談到了自己的性格和對婚後生活的一些要求,表示願意和她建立一個友好和諧的家庭。

之後,老舍有一天給她寫了一封信,寫了100多天,接到老舍的來信後,胡福清非常感動,這是郎友清有意娶她,所以他們訂婚了,1931年大學畢業後,兩人在北京一家三層樓的酒店結婚,婚後,她跟着老舍到各地,在師範學校教文學。

他們的第一個孩子出生在濟南,一個叫舒吉的女孩,1935年,他們的大兒子舒義出生,抗日戰爭爆發後,胡福清擔心老舍婆婆一個人在北京生活,於是帶着孩子回北京照顧婆婆的日常生活,北平淪陷後,她帶着孩子到重慶與老舍團聚,生下了下一個女兒舒麗,在婚姻中,有一個詞叫“七年之癢”,第七年,老舍與胡福清的婚姻也受到考驗。

1938年,老舍受邀出席漢口文藝家協會開幕會,認識了24歲的青年女作家趙慶歌,老舍任協會總務部主任,趙慶革任組織部祕書,兩人都喜歡文學,由於工作上的接觸和相處,老舍和趙清歌相愛了,但老舍不僅結了婚,還生了三個孩子,老舍很享受這份新歡,對胡福清和他的孩子們充滿愧疚。

很快,老舍有了新情人的消息傳到了胡福清的耳邊,她受不了和別的女人做丈夫,所以來到漢口和老舍離婚,這時,倔強的趙慶革選擇了主動退出,老舍又回到了家中。

然而,老舍始終放不下趙慶革,他偷偷去找她,和她私奔了,胡福清再次來到老舍,希望和老舍離婚,最後,趙慶革不想毀了老舍一家的生活,於是給老舍留了一封信,信中只有八個字:各依一城,永不相見。

之後,趙慶革沒有結婚,也沒有再見到老舍,他專注於文學創作,她死後,她的信件甚至被燒燬了,也許這是“最好在江湖上忘記彼此”,三人的情感糾葛,也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消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