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秋天的嘉峪關稍微涼快了一些,不過,來嘉峪關城玩的遊客一直在繼續着, 車輛在嘉峪關市的道路上緩緩前進,滿眼的綠色和湖水,構成了美麗的湖光山色圖……面對眼前的景色,來自浙江的遊客呼籲道:“本來,這西北的小城,多麼美好啊!”

實際上,嘉峪關城展示的風貌,不過是甘肅旅遊業繁榮的縮影, 甘肅省旅遊資源豐富,擁有除海外的一切地形,文化資源豐富也居全國前列, 在這片熱土上,曾經出土過全國的觀光標誌馬踏飛燕,還有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等一系列的文化旅遊資源。

多年的鬥星轉移,多年的滄桑鉅變,在世代和世代甘肅人的努力下,甘肅旅行更加多樣,以更加美麗的姿態進入人們的視野。

說起甘肅乃至全國的旅遊業,地處河西走廊咽喉的武威市,是繞不過去的話題。1969年,武威出土的銅奔馬“一鳴驚人”,驚豔中外。1983年,銅奔馬被國家旅遊局正式確定爲中國旅遊標誌。武威,就此成爲中國旅遊標誌之都。

武威的“天馬”已經在國內外發出聲音,但當地的文化觀光產業不是這個“天馬行空”, 很久以來,武威這個中國旅遊標誌之都,沒有可以提及的景區。奔馬從武威到甘肅,不過是一個旅遊標誌。

現在武威城北、雷臺漢墓的東部,大規模的文化旅遊綜合體被選拔, 天馬,步園,天馬博物館,天馬博覽園,天馬星光塔,天馬文創孵化產業園等以一系列以“天馬”命名的旅遊單體建築,再次讓銅奔馬在故鄉輝煌。

張掖,因“張國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地處河西走廊中段。自古以來,張掖總是以粗獷的西北模樣示人。而如今,一座彩山、一條河流、一片溼地、數場賽事,撐起了張掖龐大的旅遊市場。

“70年前,這裏曾經是一片荒地,我做夢都沒想過,現在這裏會成爲吸引遊客的旅遊勝地。”1942年出生的閔正德是土生土長的張掖人,自小在這裏長大的他,從未想過家鄉會被建設成一座美麗的旅遊城市。

現閔正德經常站在張掖市溼地公園的木棧道上抬起眼睛環顧四周,天光葦影的影子徘徊,飛鳥游魚競相競爭。 美麗,溼地公園不僅是當地市民休閒散步的好地方,也是被稱爲張掖旅行的金名片。

時間把曾經的光輝留在歷史上,給未來帶來無限的希望。 張掖市委宣傳部長李潤強表示,在紅色旅遊、康養旅遊、會展旅遊、研學旅遊等新業態的不斷發展下,張掖正在形成多元選擇、多重體驗、多樣消費的文化旅遊發展新格局。 ‘我們積極全面實施“旅遊+”戰略,加快旅遊與文化,生態,中醫藥等領域和行業的融合發展,着力培育旅遊新業新產品,省文化旅遊廳相關人員告訴記者,甘肅致力於使絲綢之路沿線的天水,平涼,蘭州,武威,張掖,酒泉,嘉峪,敦煌等歷史文化名城成爲絲綢之路重要景點。 另一方面,甘肅着力於世界絲綢之路旅遊優先地,中國野外體驗大本營,西部自行旅遊黃金線建設,沿絲綢古道建設17個滑雪場和120個自行露營場,戶外旅遊大力發展。

同時“一帶一路”倡導的全球宣傳和“全球旅遊”的深度不斷加深,甘肅也逐漸發揮了世界自然和文化資源的真正價值。“世界絲路旅遊的目的地”,“中國野外體驗的大本營”,“西北自行旅行的黃金線”,屬於甘肅旅行的新時代悄然崛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