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島

感情裏,你能追到誰,只和你自己有關。

曾經聽過一句話是這樣說的:

“人生就是一場又一場的相遇,都是緣分,沒有好與壞。緣分來了,好好相待;緣分盡了,自會分離。”

聽起來,似乎和誰在一起,都只和緣分有關,當你和對方無緣的時候,就算你再努力也追不到。

這樣一來,確實能解釋所有的愛情,但愛情真的是這樣嗎?

錢鍾書和楊絳之間,一見鍾情,再見傾心,要說有緣吧,確實挺有緣的,如果不是能夠相遇,也不會有這樣的愛情故事。

但是,若錢鍾書或者楊絳當中有任何一個人,沒怎麼讀過書,不懂得詩詞歌賦,不能陪對方吟詩作對,兩個人就算遇見了,可能都無法產生緣分。

愛情裏的兩個人,總是在互相選擇,你有你的心儀對象,對方也有自己的理想標準。

如果你一直追不到自己心儀的人,就證明你是時候該思考一個問題了,你該問問自己,你有沒有變成自己理想中的那個人。

追求愛情前,先認清自己

科胡特在《精神分析治癒之道》中闡述了一個觀點,簡單概括就是:“自戀是人類的一般本質,每個人本質上都是自戀的。”

這種自戀,指的是自己對自己價值的肯定,以及對自己的珍惜、保護等等,這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狀態。

唯一的不同之處在於,有些人的自戀程度弱,有些人的自戀程度強罷了。

當一個人的自戀程度過強時,會出現自己對自己的認知,和別人對自己的認知不對等的一種情況,這也是很多人追不到心儀對象的原因。

好比之前看過一則徵婚消息,一個28歲的女生髮表了一條徵婚帖,自己的條件羅列的很清楚:“年齡28,身高160,體重140斤,現在是公務員,家裏還有一個弟弟但是已經畢業了,父母健在,沒房沒車。”

對於另一半的要求,她洋洋灑灑寫了幾百字,重要的內容是這幾條:

1、要在體制內工作;2、必須有車有房,不能貸款;3、不能有不良嗜好,抽菸喝酒等等都不行;4、身高175以上,不能太胖(理由是自己有點胖,不希望找一個一樣胖的人);5、彩禮必須給,數字以後再說...

單從這幾條來看,她喜歡的人大概率不喜歡她。

不說長相到底如何,單說她的條件,真的不算太高,除了一份穩定的工作外,幾乎什麼附加值都沒有。這樣的條件,爲什麼要對別人提過高的要求?

戀愛也好,婚姻也罷,本身就是兩個人的共同選擇,你知道選擇一個家境更優渥的人生活起來容易,對方也知道要和一個有車有房的人在一起。

感情裏,很多人最容易犯的錯,不是在戀愛時看不清別人,而是在挑選伴侶和戀愛的過程中,看不清自己。

找了一個家境條件還不錯的人,嫌棄對方的父母難相處;找了一個工作穩定的人,嫌棄對方只圖穩定不上進;找了一個對自己好的人,嫌棄對方眼裏只有愛情。

在你挑來挑去,用自己的條件篩選了一批又一批的人後,符合你要求的人,真的不是你能輕易配得上的。

當你對感情的要求太高,但對自己的估量有誤時,認知偏差一旦存在,感情很難有結果。

只有你足夠好,才能追到你心儀的人

《愛你就像愛生命》中,有句話是這樣寫的:

靜下來想你,覺得一切都美好得不可思議。以前我不知道愛情這麼美好,愛到深處這麼美好。真不想讓任何人來管我們。誰也管不着,和誰都無關。告訴你,一想到你,我這張醜臉上就泛起微笑。

這句話,是王小波送給李銀河的情書,是他愛的表達。

和李銀河相遇時的王小波,才華足夠惹眼,外表卻沒那麼好看,以至於一度被李銀河以長相不佳拒絕。

得知這個結果後,王小波也不放棄,堅持給李銀河寫着情書,從兩個人只是朋友,寫到了兩個人成爲夫妻。

那一句句的情書,最後被收錄於《愛你就像愛生命》當中,有人說,這是一本會帶給所有人溫暖,能治癒一切不愉快,會讓人相信愛情的書。

書裏所收集的書信,是王小波愛的展示,每封信的開頭,幾乎都是一句:“你好哇,李銀河”,因爲王小波說:“單單你的名字就夠我愛一世的了。”

當初的李銀河,是王小波一見鍾情的人,可是因爲長相不佳,兩個人差點有緣無分,後來王小波憑藉着這些情書,一點點打動了李銀河。

感情本身就是如此,在你喜歡一個人的時候,對方是你心儀的對象,必定是優秀的,也只有你足夠優秀,才能打動那個人。

就像李銀河爲什麼會愛上王小波?

不是因爲王小波足夠執著,而是王小波真的足夠優秀,他能把自己的愛,變成一行行最美的情話,能把自己想說的話,用最美的語言表達出來,這些對於追求一個文人氣息伴侶的李銀河而言,纔是最有吸引力的地方。

兩個人真的在一起後,王小波用行動證明了李銀河沒愛錯人,結婚的那幾年,只要兩個人分隔兩地,王小波的情書沒斷過。

他說:“以後少寫信多見面好不好?寫信我愛瞎說,見面就敬重了。我願意敬重你。”

他還說:“我把我整個的靈魂都給你,連同它的怪癖,耍小脾氣,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種壞毛病。它真討厭,只有一點好,愛你。”

若你也能遇見一份如此真摯的愛情,也許深陷其中的會是你。

感情裏,每個人都想找一個更好的對象,這是自然的,那個心儀的人,也必定是比較優秀的,這也是自然的。

可是在你選擇對方,並且想讓對方選擇你之前,你總要明白自己有什麼資格。

就像社會心理學家做過一項吸引力的實驗,實驗結果表明,男女之間的感情,產生於“同性相吸”。

這種“同性相吸”,不是同性別的人,而是同性質的人。

你能和對方站在同一個高度,處在同一個思想水平,有過相似的經歷,生活上有共鳴的時候,兩個人才容易產生感情。

否則就算你喜歡對方,那個人也不一定能看上你,這不是沒有緣分,這是沒有能力留住對的人。

感情的道理,真的很簡單,兩個人相愛無非彼此吸引,所以如果你一直追不到你心儀的人,說明你是時候該思考一個問題了,你總該明白,是不是自己配不上對方,你們纔沒有結果。

—END—

今日話題:

一個人拒絕了你,你會覺得是自己配不上對方嗎?

歡迎留言,一起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