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趕緊睡,明天還要見客戶,必須精神狀態好;方案沒問題了吧;穿什麼衣服呢……兩小時後,還是沒睡着;

“今天對她說話有點重,她會不會生氣呀”,大腦像放電影似的,重演當時畫面,結果在自責、懊惱中,睜眼到天亮;

“我怎麼還睡不着,都幾點,唉,恐怕又是難眠的一夜”;

……

良好的情緒對健康是有益,反之,不良情緒對人體健康是不利的,容易使人患某些疾病,或者使病情反覆、加重。對於睡眠也是如此,不良情緒(情緒緊張、鬱鬱寡歡、疑慮重重、憂心忡忡等)不僅容易引發失眠,也是不利於失眠的的調治的,反之,良好的情緒對失眠的防治都是積極有益的。

失眠患者的情緒容易變化無常,常因爲一些瑣事而煩惱、流淚、發脾氣,之後呢,又會後悔之前那樣做,所以常常鬱鬱寡歡。有的失眠患者非常重視健康,而失眠會影響健康,會迫切想要好好睡覺,很擔心會因爲失眠而誘發某些疾病。中醫認爲思慮過度會勞傷心脾,久而久之,失眠、健忘、頭暈、心慌等症狀不減反而加重。病情的加重有會進一步引起患者焦慮不安,緊張憂心,嚴重的還會惶惶不可終日,如此,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睡不着(失眠)——焦慮、憂心——睡不着(失眠)——焦慮、憂心……

給大家分享個例子,我的一位患者,她失眠三年,爲了能睡個好覺,可謂是煞費苦心:創造安靜的睡眠環境(把家裏人轟走)、每晚十點左右泡腳、點香薰,如此還是睡不着,經常睜眼到三四點,很是焦慮、煩躁,創造了這麼好的睡眠環境還睡不好,再來點安眠藥,睡是睡着了,但停了就又睡不着了,對安眠藥有了依賴性。

其實,這位患者有急於入睡的心理,做了充足的準備,期待落空,越是想睡越睡不着,就會焦慮、發愁,“怎麼還睡不着”、“恐怕又要睡不着了,明兒又是沒精神氣得一天”等,結果是很難入睡的。

對於此類患者,在調理臟腑陰陽平衡、鎮靜安眠的同時,還要對患者疏導,改善心理因素是很重要的,“神靜則寧”。同時,患者也要學會自我調整,擺脫不良情緒因素,睡前不要想事情,睡不着也不要多想,要有戰勝疾病的信心,保持平靜、舒暢的心情,人放鬆了,有助於睡眠。#失眠# #中醫# #失眠焦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