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發現了嗎?近年來癌症的患病率越來越高了,因癌症失去生命的案例在我們身邊越來越常見。

1.

8月30日,漫威宇宙的超級英雄

《黑豹》的主演Chadwick Boseman

因罹患結腸癌去世

享年43歲

2.

被觀衆譽爲“古典第一美人”

曾在《康熙王朝》中飾演容妃的演員

服裝設計師李建羣

於7月16日去世,享年63歲

她在離世前

在社交平臺發佈最後一條內容是關於抗擊癌症

3.

據媒體報道

8月23日

著名導演陳木勝因鼻咽癌離世,終年58歲

知情人透露

陳木勝於去年拍攝電影《怒火戰》期間

因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

才發現自己患上了鼻咽癌晚期

由於鼻咽癌晚期屬於絕症

木勝剛剛轉入香港養和醫院住院

但很快就離世

4.

2018年10月25日

央視主持人李詠因癌症在美國去世,年僅50歲

消息一出

瞬間引爆了微博熱搜以及微信朋友圈

李詠主持過很多知名的節目

比如《非常6+1》和《幸運52》等,都是大家的童年回憶

癌症是什麼?

癌症就是惡性腫瘤,它是100多種相關疾病的統稱。

當身體內細胞發生突變後,它會不斷地分裂,不受身體控制,最後形成癌症。人們身體內所有器官都是由細胞組成。細胞增長和分化可滿足身體需要,這種有序的過程可保持人們身體健康。然而, 如果細胞繼續分裂,這些額外的大量細胞就形成腫瘤。惡性腫瘤的細胞能侵犯、破壞鄰近的組織和器官。而且,癌細胞可從腫瘤中穿出,進入血液或淋巴系統,這就是癌症如何從原發的部位到其它器官形成新的腫瘤,這個過程就叫癌症轉移,多數癌症是根據他們起始的器官或細胞類型來命名的。

癌症發生的核心因素,首先是基因突變。所有的癌症都是基因突變的產物。但是基因突變只會帶來癌細胞,不能帶來癌症。每個人都有癌細胞,但是極少人會得癌症。原因在於絕大多數的突變細胞會被免疫系統“幹掉”。讓突變惡化爲癌的機制則是免疫逃逸,即突變細胞躲過免疫系統的“追擊”,導致癌症的發生。

2015年國家癌症中心發佈了最新的全國癌症統計數據。報告顯示,2015年全國惡性腫瘤發病約392.9萬人,與2014年相比,增加了12.5萬。這也就是說,在2015年,平均每天有超過1萬人、每分鐘約有7.5人被確診爲癌症。

其中,發病率前十的癌症佔全部發病惡性腫瘤的76.7%。肺癌發病率位居首位,發生人數爲78.4萬;剩餘九種癌症依次爲胃癌、結直腸癌、肝癌、乳腺癌、食管癌、甲狀腺癌、子宮頸癌、腦癌、胰腺癌。

在不健康生活方式等的推動下,癌症越來越高發,年輕人患癌的新聞報道也是接二連三。這些高發癌症,看似離我們很遙遠,實際卻是近在咫尺!

癌症不可怕,可怕的是對癌症沒有認識,身處高危之中而渾然不知。

美國科學家調查了近4萬人,統計出哪些人更容易患上癌症,比如凡是有哮喘和對某些藥物或化學試劑過敏的人,比無過敏者更易發生癌症等等,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哪些人易患癌症?

常喝很熱的濃茶

經常飲用高溫(70攝氏度以上)濃茶水,不但易燙傷食道形成慢性潰瘍,而且茶中的鞣質可沉積在損傷部位,刺激受傷的食道上皮細胞,致使慢性潰瘍經久不愈,導致癌變。

經常熬夜

癌細胞是在正常細胞分裂過程中發生突變而形成的。夜間是細胞分裂最旺盛的時期,如果夜晚睡眠不足,人體的免疫力降低,發生變異的細胞不容易被及時清除,從而可能導致癌症的發生。而熬夜者爲提神常吸菸喝咖啡,也易使更多的致癌物進入人體。

憋大小便

尿液中一般含有一種或幾種致癌物質,均能刺激膀胱上皮使其癌變。糞便中的有害物更多,如硫化氫、糞臭素、膽固醇代謝產物和次級膽酸等致癌物,若經常刺激腸粘膜,也會導致癌變。

過敏體質

美國科學家調查了近4萬人,凡是有哮喘和對某些藥物或化學試劑過敏的人,比無過敏者更易發生癌症。有過敏史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幾率比正常人要高30%;有過敏史的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的幾率比正常人高40%。

血清膽固醇過低

美國一些專家認爲,血清膽固醇過低的,其結腸癌發生率較高。血清膽固醇低於110mg/dl的人,其患結腸癌的危險性比正常人高3倍以上。

偏喫肉食

美國哈佛大學的專家發現,每天以豬、牛、羊等畜肉爲主食的人,患腸癌的比例比那些每月只喫幾次少量肉食者高2.5倍;患胰腺癌的危險性也隨食入肉量的增加而增加。

癌症病人的子女

腫瘤遺傳學研究認爲,人類癌症的發生與遺傳因素有很大的關係,癌症病人的後代患癌的風險顯著高出一般人羣。

夫妻一方患癌

資料表明,夫妻雙方同時或先後患癌的現象,有逐漸增多的趨勢,稱爲“夫妻癌”。專家認爲,相同的不良生活方式爲其禍根。

高血壓

高血壓雖不能直接導致癌症,但是兩病的發生有着共同的機理。肥胖、嗜酒、吸菸、食鹽過多等既能使血壓升高,也能誘發癌症。所以積極防治高血壓也能降低患癌風險。

維生素缺乏

瑞士專家認爲,體內保護性維生素少的人易受癌症侵犯。維生素A、β胡蘿蔔素缺乏者,罹患肺癌的危險增加3倍;維生素C缺乏者,罹患食道癌、胃癌的危險分別增加2倍和3.5倍;在維生素E不足的人羣中脣癌、口腔癌、皮膚癌、宮頸癌、胃癌、腸癌、肺癌的發生率都要增加。

我國八成癌症者發現時已是晚期,

醫生:謹記癌症信號能救命!

乳腺癌

乳腺不規則腫塊或乳頭血性溢液,警惕乳腺癌。80 %的初診乳腺癌患者,是因無意中摸到乳腺腫塊而就診。腫塊多單發,以無痛性腫塊居多,少數伴有隱痛或刺痛,邊緣不規則、表面不光滑,若還伴有乳腺皮膚的“酒窩樣 ”或“橘皮樣”改變,建議就醫。非妊娠期女性乳頭流出膿液、漿液、血液等,可能是乳腺增生、乳腺導管擴張症或乳腺癌表現,需請醫生進一步判斷。建議:一般而言,18 歲以上的女性要學會乳房自檢,每月定期檢查一次

肝癌

肝癌早期一般沒有明顯的症狀,到了肝癌的中晚期會出現肝區疼痛、發熱、身體乏力、食慾減退、消瘦、肝腫大、黃疸等七種常見的症狀。肝癌早期一般都是通過檢查身體檢查出來的,很少是出現症狀檢查出來的,一般出現症狀時都應該在中晚期了,所以年紀大的人要定期進行體檢。肝硬化可能是肝癌的癌前病變。肝癌存在典型的三步曲,即肝炎→肝硬化→肝癌。約70 %的原發性肝癌是發生在肝硬化的基礎上。建議:肝硬化患者要及時接受規範的治療 。

胃癌

慢性萎縮性胃炎可能是胃癌的癌前病變。大部分慢性胃炎患者及時接受正規治療,效果是比較好的,不會致癌。但是有的胃癌與某些良性病變共存或在某些良性病變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基礎上發生癌變,而這些胃部疾病大多已長期存在,更易使患者放鬆對胃癌的警惕。建議: 胃癌的發生與幽門螺旋桿菌有很大關係,可進行幽門螺桿菌基因分型評估胃癌風險,如有需要,可進一步進行胃鏡檢查。

淋巴癌

淋巴癌最早期的症狀是淋巴結腫大,爲最常見的首發臨牀表現,多見於無痛性頸部和鎖 骨上淋巴結進行性的腫大,其他常見的淋巴結腫大的部位爲腋窩和腹股溝。有的患者以 高熱爲主首發症狀。

淋巴瘤也可以出現肺門和縱隔淋巴結腫大,也可以有肝、脾、淋巴結的腫大。 其他症狀有發熱,消瘦,盜汗等全身症狀。還可以累及腎臟,骨髓,中樞神經系統,骨骼,皮膚等。

建議:一處或多處出現淋巴結腫大,質地較硬但無疼痛感的,就應當心淋巴瘤,最好及時就診檢查。

宮頸癌、子宮內膜癌

陰道莫名出血,警惕宮頸癌、子宮內膜癌。有些女性在性交、婦科檢查,或用力排便後有少量陰道出血,呈淡紅色或褐色,屬“接觸性出血”,可能是宮頸癌的癌前病變信號。

陰道出血一般先少後多,或時多時少,病情發展到中期,出血會明顯增多。此時應及時到醫院檢查,並堅持4~6個月複查。絕經期後有不規 律陰道出血或血性白帶,在排除宮頸癌和陰道炎後,應高度警惕子宮內膜癌。

建議:宮 頸 癌 篩 查 , H P V + T C T 是 經 典 篩 查方式 。21歲以上的或者有性生活3年以上的 女性,至少每2年做一次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查(TCT)及HPV 病毒檢測。

如果以上檢查發現高危型HPV陽性或TCT異常,可以做陰道鏡檢查,必要時取宮頸上的組織,做病理組織學診斷,以判斷是否處於癌前病變。

做好預防從現在打響

目前已證實至少1/3 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

如肺癌、口腔癌、食道癌等均與吸菸有關,控制吸菸,降低"菸民"人口的比例則可降低有關癌的發生率。

又如,原發性肝癌不僅與乙型肝炎、肝硬化密切相關,還與主食中的黃曲酶毒素含量、食物中的亞硝鹽含量以及飲用水的污染程度有關。因此控制肝炎的流行、防黴、去毒改水的綜合措施可望降低原發性肝癌的發病率。

惡性腫瘤儘管還不能像預防某些傳染病那樣有把握、那樣有的放矢,但至少有相當程度的主動權。 許多致癌因素是通過飲食、生活和職業環境接觸、特殊的生活方式等多種途經作用於人體的某一部分,經過幾年或幾十年的持續影響,最終導致癌症的發生。

遠離癌症,專家建議:

保持樂觀豁達、積極向上的精神,心情開朗,生活豐富多彩。

保證充足的睡眠。

經常開窗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保護皮膚,不要在太陽下暴曬或停留太久。

戒菸,因爲主動吸菸和被動吸菸患肺癌的危險性同樣增加。

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經常飲茶、多食大蒜、多喫新鮮的綠葉蔬菜,適量喫點肥肉,不喫黴變食品,控制飲酒量,少喫巧克力、咖啡等。

保持適當體重,不要過輕或過重,成年人應保持相對穩定的體重。

堅持運動,每週至少三次,每次約1小時,騎車、游泳、步行及打球都是很好的運動。

保持口腔清潔,早晚刷牙,飯後漱口,及時治療口腔疾病。

注意性衛生,保持性器官的清潔,及時治療宮頸糜爛。

注意安全用藥。

定期檢查身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