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禿又名圓形脫髮,是一種常見的影響美觀的皮膚病。表現爲頭髮突然成片脫落,但局部皮膚正常,無明顯瘙癢、疼痛等自覺症狀。斑禿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尤以青年人患病更爲普遍,常在過度勞累、睡眠不足或受到刺激後發生。常見的中醫原因有肝鬱血瘀、氣血兩虛、肝腎不足。

要解決斑禿這個問題,除了去醫院就診、平時保證休息、放鬆心情之外,還能做什麼幫助生髮呢?今天教大家一個在家就能自己操作的簡單的按摩法,幫助頭髮恢復。共四步:

第一步:用手指輕叩脫髮區頭皮。爲了提高療效,對脫髮區的按摩可以配合局部外塗具有辛辣性味的生薑汁、洋蔥汁、辣椒汁等之後進行,會更加理想;

第二步:雙手四指略分開,指腹緊貼頭皮,從前髮際開始經頭頂向後髮際梳頭,反覆10次~20次;

第三步:雙手中指、食指、無名指略分開,指腹緊貼頭皮,沿耳廓由前往後推鬢角10次~20次;

第四步:點穴。根據脫髮區域的分佈點按相應區域頭面部穴位.具體來說,脫髮區靠前的按揉頭維、太陽、印堂,脫髮區靠近頭頂的按揉百會、四神聰,脫髮區靠近枕部的按揉風池。可配合指壓合谷、足三里、三陰交、湧泉穴,每穴2~3分鐘,以感覺到局部發熱、或痠麻脹感明顯爲度,每日1次。可以起到健脾益腎、疏肝活血的作用。

下面說說這些穴位的具體位置:

頭維穴在頭側部,當額角髮際往裏半個中指節的位置,可以疏風止痛、清頭明目。太陽穴在前額兩側,外眼角外上方,可以清肝明目、通絡止痛。印堂穴位於人體額部,在兩眉頭的中間,有明目通鼻、寧心安神的作用。

百會穴在兩耳尖直上,頭頂正中,可以開竅醒腦、回陽固脫。四神聰位於頭頂百會穴前、後、左、右各旁開1寸處,共4穴,清利頭目、醒腦開竅。

風池穴在頸後髮際線上方,左右各一穴,可祛風散邪。取穴時雙手掌心貼住耳朵,十指自然張開抱頭,拇指往上推,在脖子與髮際的交接線各有一凹處就是。

合谷,別名虎口,在手背,取穴時以一手的拇指指骨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當拇指尖下即是。該穴可鎮靜止痛、通經活經、清熱解表。足三里穴位於小腿外側,從膝蓋外側凹陷處往下,用自己的手指量4橫指出即是,功效生髮胃氣、燥化脾溼。三陰交爲足三陰經(肝、脾、腎)的交會穴,三陰交在小腿內側,從足內踝尖直上用自己的手指量4橫指,按壓此處有一骨頭爲脛骨,此穴位於脛骨後緣凹陷處。常揉此穴可調補肝、脾、腎三經氣血,功效健脾和胃、調補肝腎、行氣活血、疏經通絡。湧泉穴是足少陰腎經的腧穴,位於足底部,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功效開竅、瀉熱、降逆。

(皮膚科)#寬街明醫說##脫髮#

相關文章